斗鹌鹑·冬景
地冷天寒,阴风乱刮。岁久冬深,严霜遍撒。夜永更长,寒浸卧榻。梦不成,愁转加。杳杳冥冥,潇潇洒洒。
[紫花儿序]早是我衣服破碎,铺盖单薄,冻的我手脚酸麻,冷弯做一块,听鼓打三挝[一]。天那,几时捱的鸡儿叫更儿尽点儿煞[二]。晓钟打罢,巴到天明,刬地波查[三]。
[秃厮儿]这天晴不得一时半霎,寒凛冽走石飞沙,阴云黯淡闭日华。布四野,满长空、天涯。
[圣药王]脚又滑,手又麻,乱纷纷瑞雪舞梨花。情绪杂,囊箧乏。若老天全不可怜吧,冻钦钦怎行踏!
[紫花儿序]这雪袁安难卧[四],蒙正回窑[五],买臣还家[六]。退之不爱[七],浩然休夸[八]。真佳,江上渔翁罢了钓槎,便休题晚来堪画。休强呵映雪读书[九],且免了这扫雪烹茶。
[尾声]最怕的是檐前头倒把冰锥挂,喜端午愁逢腊八。巧手匠雪狮儿一千般成,我盼的是泥牛儿四九里打[一○]。
注释
[一]挝(zhua):敲打;这里作量词用。鼓打三挝,就是更鼓打了三下,即三更的意思。
[二]更儿尽点儿煞:指夜尽天明。古代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
[三]刬地波查:平白地受苦,刬地,平白地,无故地。波查,磨折,受苦。
[四]袁安难卧:东汉袁安寒微时居洛阳,一日天大雪,许多人外出乞食,安僵卧不能起。洛阳令巡行至安家门,见状认为是贤人,乃荐举他做官,这句说雪这么大,天这么冷,袁安怕也睡卧不能安稳了。
[五]蒙正回窑:吕蒙正,北宋初年人,曾三资助做宰相。他少年时家境贫寒,住在少阳城南破瓦窑中,靠进城替人写字作文过活。这句是说,下那么大的雪,吕蒙正也该回到破窑中去了。
[六]买臣还家:朱买臣,西汉人,做过丞相长史等官。他少年时家贫,靠卖柴度日。这句也是说,下那么大的雪,朱买臣也该回家去了。
[七]退之不爱:韩愈,字退之,唐代大文学家。因谏阴唐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剌史。侄孙韩汀来送行,韩愈写了一首诗给他,诗中有“雪拥兰关马不前”的句子。全句意思是说,雪挡住他的去路,所以退之不爱。
[八]浩然休夸:故事传说,唐代诗人孟浩然爱雪,曾说诗思在霸桥风雪中的驴子背上,所以雪天骑驴到霸桥欣赏梅花。这句是说雪这样大,孟浩 然也不要再夸它有诗意了。
[九]休强呵映雪读书:故事传说,晋朝的孙康好学而家贫,没有钱买灯油,冬夜利用雪的反光读书。这句意说,天气太令,不要勉强映雪读书了。
[十]泥牛儿:即土牛或春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 中鞭春”,表示春天到来。农事即将开始。四九:古代把冬至以后的八十一天分为九九,认为“九尽寒尽”,过完这八十一天,寒冷就过去了。四九约在立春前几天,阴历春节前后。全句意谓我盼望四九天打泥牛,即盼望春天到来。
猜您喜欢更多》
- 竹枝歌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初发嘉州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
- 喜雨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韵吕君丰城宝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韵吕君见赠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游庐山山阳七咏 简寂观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再和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会仙馆二绝句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与“斗鹌鹑·冬景”相关元曲精选阅读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