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云泽兵
【提示】
本篇论述了河川战的原则和方法。首先指出,在同敌人“临水相拒,敌富而众,我贫而寡,逾水击之则不能前,欲久其日则粮食少”,器械不备、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应“索便诈敌而亟去之,设伏兵于后”。即设法欺诈敌人,赶快脱离险区,并设置伏兵,防止敌军追击。接着进一步论述“敌人知我伏兵,大军不肯济,别将分队以逾于水”的情况下,应以“鸟云之阵”歼敌。即等到敌先遣队渡河后。向其发起猛烈攻击。此时,敌大部队见先遣队形势危急,必然波河前来支援,这时我伏兵和车骑从四而围攻,敌人必败。最后指出,用兵作战,必须灵活机动,鸟散云合,变化无穷。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入敌国境内,与敌军隔河对峙,敌人资材充足,兵力众多,我军资材贫乏,兵力寡少。我想渡河进攻,却无力前进;我想拖延时日,又缺乏粮食。而且我军处于荒芜贫瘠的盐碱之地,附近既没有城邑又没有草木,军队无处可以掠取物资,牛马无处可以放牧,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军队没有战备,牛马没有饲料,士卒没有粮食,在此情况下,应当寻找机会,欺骗敌人,迅速向别处转移,并在后面设置伏兵,以阻击敌人的追击。”
武王问:“如果敌人不受我的诈骗,我军士卒迷惑恐惧,敌人进全我军前后,我全军溃退败逃,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时寻求退路的方法,主要是用金银财宝引诱敌人前来掠夺,同时贿赂敌方使者。此事必须精密细致,不使敌人察觉最为重要。”
武王问:“敌人已侦知我方设有伏兵,大军不肯渡河,另派一支小部队渡河向我进攻,我全军震恐,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应部署为四武冲阵,配置在便于作战的地方,待敌军全部渡河后,发动我方伏兵,猛烈攻击敌人侧后,强弩从两旁射击敌人左右。同时把我战车和骑兵布列为鸟云之阵,戒备前后,使全军猛烈战斗。敌人发现我军与它的小部队交战,其大军必会渡河前来。这时就发动我的伏兵,猛烈攻击敌军侧后,并用战车和骑兵冲击敌军两翼,这样,敌军虽然人数众多,定会被打败,其将领也必然逃走。大凡用兵,其基本原则是,当与敌对阵面临作战时,必须把军队布列为冲阵,配置在便于作战的地方,然后再把战车和骑兵布成鸟云之阵,这就是出奇制胜的方法。所谓鸟云,就是象鸟散云合那样,灵活机动,变化无穷。”
武王说:“好啊!”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临水相拒,敌富而众,我贫而寡,逾水击之则不能前,欲久其日则粮食少。吾居斥卤之地①,四旁无邑,又无草木,三军无所掠取、牛马无所刍牧②,为之奈何?”
太公曰:“三军无备,牛马无食,士卒无粮,如此者,索便诈敌而亟去之,设伏兵于后。”
武王曰:“敌不可得而诈,吾士卒迷惑,敌人越我前后,吾三军败乱而
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求途之道,金玉为主③。必因敌使,精微为宝④。”
武王曰:“敌人知我伏兵,大军不肯济,别将分队以逾于水,吾三军大恐,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分为冲陈,便兵所处,须⑤其毕出,发我伏兵,疾击其后,强弩两旁,射其左右。车骑分为鸟云之陈,备其前后,三军疾战。做人见我战合,其大军必济水而来,发我伏兵,疾击其后,车骑冲其左右,敌人虽众,其将可走。凡用兵之大要,当敌临战,必置⑥冲陈,便兵所处,然后以车⑦骑分为鸟云之陈,此用兵之奇也。所谓鸟云者,鸟散而云合,变化无穷者也。”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斥卤之地:盐碱地带。此处指荒芜贫瘠的地方。斥,碱。卤(lǔ),
盐。
②刍牧:割草放牧。
③金玉为主:以金上财宝为欺诱敌人的主要手段。
④精微为宝:指谋划或行动时,把精细秘密,作为最宝贵的手段。
⑤须:等待,等到。
⑥置:底本作“宜”,疑误,今据《武经七书汇解》校改。
⑦车:底本作“军”,疑误,今据《武经七书汇解》校改。
【例证】
河川战是古代常见的作战样式之一。河川战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渡水和反渡水。渡水的方法一般有暗渡、分渡和强渡。反渡水的方法有立足于自保的阻水而守,立足于歼敌的半渡而击,立足于相机进取的越水而军。笠泽之战中,越军就是利用暗渡而击败吴军的。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 494 年),越被吴击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聚力量,伺机灭吴。吴王夫差恃胜而骄,急欲图霸中原,连年对外用兵,对越不加戒备。三十八年,勾践趁吴王赴黄池(今河南封丘)会盟之机,袭击吴都姑苏(今苏州),给吴以沉重打击。四十二年,吴国大旱,仓廪空虚,勾践认为灭吴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兴兵再次伐吴。
三月,越王勾践和大将范蠡率越军五万人进入吴境。吴工夫差闻讯,亦率六万人迎击越军,双方于笠泽(今江苏苏州南,与吴淞江走向相同的古河道)隔江对阵相持。入夜后,勾践从左、右两军中各派出一部兵力,令左军逆江而上,进至上游五里处;令右军顺江而下,进至下游五里处。夜半时分,左、右两军鸣鼓呐喊,佯为进军。夫差突闻江面上、下游鼓声大作,误认为越军乘夜渡江前来夹攻吴军,分兵两路驰往堵击,仅留中军接应。越军探知吴军分兵出击后,以中军六千锐卒为先锋,偃旗息鼓,衔枚渡江,秘密接近吴军大营,突然向吴中军发起猛烈的攻击,遭突袭的吴中军大乱败退。两路吴军闻大营被袭回救,又遭越左右两军追击,亦随即溃败。越军乘胜猛追,再战于没(今苏州南),三战于郊(今苏州郊区),连续大败吴军,迫使夫差退守姑苏,最终灭吴。
此战,越军利用夜暗,两翼佯动,诱敌分兵,乘虚偷渡,实施中央突破,
终于取得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渡江奇袭战的胜利。
- 标签: 六韬三略
猜您喜欢更多》
与“鸟云泽兵”相关六韬三略阅读
精品推荐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