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对于广大备考的考生来讲,经过刻苦的复习之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对于每种题目思考之后,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今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做题的时间不够,然而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众所周知,公务员的行测考试不仅仅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是考查解决问题的效率。之所以在考前突然感觉时间不够用,主要原因除了在模拟考试的阶段不能统筹有限的做题时间外,更重要的是对于某些常见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熟悉,不能烂熟于心,所以在思考问题推导问题的阶段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时间在不经意间就偷偷溜走了,其中资料分析题型体现的尤为明显。下面专家为大家举例说明:
例.2009年棉花的产量为5784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48%,问2009年棉花的产量与去年相比增长了多少万吨?
对于这样一道考查增长量的资料分析题目,在行测试卷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同时通过这样一道很常见的题目,恰恰能体现出广大考生的差别。对于此题有考生用一分钟时间可以解决,也有考生用几秒钟时间就能解决。
【解析1】对于此题,大部分考生的思路如下:
这种解法在理论上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运算量会相对比较大。
【解析2】此题最巧妙的列式方式为:
然而这样的列式方式计算量会非常小,在几秒的时间之内可以口算。
本题是求增长量的题目,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列式方式:
差别很明显,不同的列式方式会决定计算量的大小情况,从而拉开考生之间的距离。所以在冲刺阶段,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熟悉考点的基础之上,锻炼列式敏感度,为其他题型争取更多的做题时间。
以上就是为同学们带来的“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技巧:列式在资料分析中的重要性”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技巧:列式在资料分析中的重要性】相关文章:
★ 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老生常谈”与“标新立异”的图形推
★ 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可能性推理之枚举归纳论证分析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之“主题”的功效
★ 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十分钟突破“相同元素”的排列组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