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查询工具>> 历史上的今天>> 1984年 >> 6月25日>> 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去世
1984年6月25日 (甲子年五月廿六)

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去世

1984年6月25日 (农历五月廿六),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去世。

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去世

米歇尔-福柯

10多年来,他那漂亮的光头一直就是政治勇气的标志。那是一颗闪亮的北极星,它指引人们向一切窒息自由精神和压抑“立异之权”的传统制度进行抗争。由于他敏于批判,矢志于揭露权力的滥用,敢于响应埃米尔-左拉“我控诉”这一昔日的战斗口号,福柯在他的崇拜者心目中,已取代让-保尔-萨特成为理想知识分子的典型。

当57岁的米歇尔-福柯于1984年6月25日去世时,他或许是天下最有名的知识分子。他的书、文章和谈话录被译成16种文字,社会批评家把他的工作奉为试金石。许许多多学术领域的学肯们都在极力弄清他的经验研究的蕴含,都在深入思考他提出的那些抽象问题,如权力的范围和知识的限度,如道德责任的起源和现代政府的基础,如历史探寻的特征和个人身份的本质。

他在去世之前销毁了大量的个人文件,在遗嘱中还禁止在他死后发表一切他无意中留存下来的文稿。但一个偷卖福柯公共演讲录音带和自由转抄本的黑市却很快形成了,那里生意十分兴隆,许多出售品已为收藏家们所收藏。当代还没有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福柯是因他在60年代发表的《癫狂与文明》而开始成名的。书中指出,人们对于精神错乱的看法在1500年以后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在中世纪,疯子可以自在地逛来逛去并且受到尊重;可到了我们这个年代,他们却被当作病人关进了疯人院,一种“被误导的慈善”大行其道。

此后,福柯在1966年出版的第二本著作《事物的秩序》成了令人膛目结舌的畅销书。其中新词叠生,妙语连珠,最有名的是最后一句话,它断然宣布“人”很快就会消失,“恰似一张埋没在海边沙砾里的面孔”。就像一个世纪前尼采宣布上帝已死那样,福柯又预告了“人”的死亡。由此引起的争论再次使他受人瞩目。

1968年5月事件发生后,福柯的名望上升到顶峰。那一年全世界的学生都在造反,事后福柯便对政治产生了一种恒常的热情。在他的后半生中,他例行公事般地评论时事、签署请愿书、参加游行示威,每遇不平即拍案而起,为所有可怜的、无权的人仗义执言,也登上了学术声望的又一高峰--在1970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的教授。

在后来的岁月里,福柯作品中最引人瞩目的地方是他的“权力”概念。在1975年出版的《训诫与惩罚》中,他指责社会通过反复灌输训诫条例来改变人的行为,使他们成为毫无创造能力的“驯顺的团体”。但在他身前只写完两卷的《性史》中又指出:行使权力的快感被逐出“驯顺团体”之后,不可避免地会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在性幻觉中重现,爆发为“权力和快感的永恒螺旋运动”,促使性反常行为疯狂增长,有些有益,有些有害。

难怪福柯把死亡看作一个人可以得到的唯一的特赦形式。他在1963年用一种典型的格言式自白宣称:是的,死于“性病”无非是在从事“耶稣受难式的活动”。他死于艾滋病,留下的告诫是:“每时每刻,每走一步,人们都必须把他们所想所说的同他们所做的、同他们的真实身份进行对照。”

日期查询
2025年6月

乙巳年六月初一日

25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日语 德语 韩语 法语 西语 意语 菜谱 花语 酒方 历今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