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好·上高监司
众生灵遭磨障[一],正值着时岁饥荒。谢恩光[二],拯济皆无恙,编做本词儿唱。
[滚绣球]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三],旱魃生四野灾伤[四]。谷不登,麦不长,因此万民失望。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五],一斗粗粮折四两[六],煞是凄凉。
[倘秀才]殷实户欺心不良[七],停塌户瞒天不当[八]。吞象心肠歹伎俩[九]。谷中添秕屑,米内插粗糠,怎指望他儿孙久长!
[滚绣球]甑生尘老弱饥[一○],米如珠少壮荒[一一]。有金银那里每典当[一二]?尽枵腹高卧斜阳[一三]。剥榆树餐,挑野菜尝。吃黄不老胜如熊掌[一四],蕨根粉以代糇粮[一五]。鹅肠苦菜边根煮。荻笋芦蒿带叶{口庄}[一六],则留下杞柳株樟。
[倘秀才]或是捶麻柘稠调豆浆,或是煮麦麸稀和细糠。他每早合拿擎拳谢上苍[一七]。一个个黄如经纸,一个个瘦似豺狼,填街卧巷。
[滚绣球]偷宰了些阔角牛,盗斫了些大叶桑。遭时疫无棺活葬,贱卖了些家业田庄。嫡亲儿共女,等闲参与商[一八]。痛分离是何情况?乳哺儿没人要撇入长江。那里取厨中剩饭杯中酒,看了些河里孩儿岸上娘,不由我不哽咽悲伤。
[倘秀才]私牙子船湾外港[一九],行过河中宵月朗,则发迹了些无徒米麦行[二○]。牙钱加倍解[三一],卖面处两般装,昏钞早先除了四两[二二]。
[滚绣球]江乡相,有义仓,积年系税户掌。借贷数补答得十分停当,都侵用过将官府行唐[二三]。那近日劝粜到江乡,按户口给月粮。富户都用钱买放,无实惠尽是虚桩[二四]。充饥画饼诚堪笑[二五],印信凭由却是谎[二六],快活了些社长知房[二七]。
[伴读书]磨灭尽诸豪壮,断送了些闲浮浪。抱子携男扶筇杖,尪羸伛偻如虾样[二八]。一丝好气沿途创,阁泪汪汪。
[货郎儿]见饿殍成行街上[二九],乞出拦门斗枪。便财主每也怀金鹄立待其亡[三○]。感谢这监司主张,似汲黯开仓[五一]。披星戴月热中肠,济与粜亲临发放。见孤孀疾病无皈向,差医煮粥分厢巷,更把赃输钱分例米,多般儿区处的最优长[三二]。众饥民共仰,似枯木逢春,萌芽再长。
[叨叨令]有钱的贩米谷、置田庄、添生放[三三],无钱的少过活、分骨肉、无承望;有钱的纳庞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三四]。小民好苦也么哥,小民好苦也么歌,便秋收鬻妻卖子家私丧。
[三煞]这相公爱民爱国无偏党[三五],发政施仁有激昂[三六]。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扶弱摧强。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三七]。覆盆之下,同受太阳光[三八]。
[二煞]天生社稷真卿相,才称朝廷作栋梁。这相公主见宏深,秉心仁恕,治政公平,莅事慈祥。可与萧曹比亚[三九],伊傅齐肩[四○],周召班行[四一]。紫泥宣诏[四二],花衬马蹄忙。
[一煞]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四三],伫看金瓯姓氏香[四四]。入阙朝京,攀龙附凤[四五],和鼎调羹[四六],论道兴邦。受用取貂蝉济楚[四五]。衮绣峥嵘[四八],珂珮丁当[四九]。普天下万民乐业,都知是前任绣衣郎[五○]。
[尾声]相门出相前人奖[五一],官上加官后代昌。活被生灵恩不戽,粒我蒸民德怎偿[五二]。父老儿童细较量,樵叟渔夫曾论讲,共说东湖柳岸旁[五三],那里清幽更舒畅,靠着云卿苏圃场[五四],与徐孺子流芳挹清况[五五]。盖一座祠堂人供养,立一统碑碣字数行,将德政因由都载上,使万万代官民见时节想。
【注释】
[一]磨障:折磨,障碍。
[二]恩光:犹“恩德”,此指高监司放赈救民。
[三]取:语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得”“着”。时雨:下得正是时候的好雨。
[四]旱魃(ba):旱神。《神异经》:“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
[五]料钞:元初发行的新币,它是以丝料作本位的,故名“料钞“。加三倒:旧钞兑换新钞,要加三成,这是说钞票贬值。倒:兑换。
[六]折四量:打四折计算。这是因为钞票贬值,买粮时只能打个四折。
[七]殷实户:富裕户。殷实,富裕,厚实。
[八]停塌户:囤粮户。元代有“塌仓”,即堆栈。停塌,就是停积起来的意思。
[九]吞象心肠:比喻贪得无厌的心。《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吐其骨。”
[十]甑生尘:形容贫苦人家断炊已久。典出《后汉书·范冉传》:“(冉)所止单陋。有时绝粒。……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
[一一]米如珠:形容物价昂贵。
[一二]那里每:犹言“怎么”“何处”。
[一三]枵(xiao)腹:饿着肚皮。枵 :空虚。
[一四]黄不老:一种野莱。熊掌:一种珍贵的食品。
[一五]糇粮:干粮。
[一六]荻笋、芦蒿:皆野生植物。{口庄}:同“{口童}”,吞、咽的意思。
[一七]上苍:天,上帝。
[一八]等闲参与商:随便分离。等闲,轻易,随便。参、商,二星名,一西一东,此出彼入,永远不能相见。这是借以喻骨肉分离。
[一九]私牙子:私商,走私的商人。
[二○]则:只。发迹:旧谓一个人由贫穷而富贵。无徒:坏家伙,无赖之徒。
[二一]牙钱:佣钱,买卖介绍人从中得到的行佣钱。
[二二]昏钞:破烂了的纸币。
[二三]将官府行唐:对官府那边搪塞。行,这边,那边。唐,同“搪”。
[二四]实惠:实际的好处。虚桩:空事,虚假的行为。
[二五]弃饥画饼:喻用空想来进行欺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智闲禅师不能回答祐和尚所提出的问题,“归堂,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言可将酬对,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于是尽焚之。”
[二六]印信凭由:指关防、单据。
[二七]社长:一社之长,见睢景臣《般涉调·哨遍·永祖还乡》注[二]。知房:分管县衙门内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管事书办。
[二八]尪赢(wang ying)伛偻:瘦弱驼背。
[二九]饿殍(piao):饿死的人。
[三○]鹄(hu)立:谓如鹄之延颈而立,形容焦切的期待。《后汉书·袁绍传》:“今整勒士马,瞻望鹄立。”鹄:天鹅。
[三一]似汲黯开仓:汲黯,字长儒:西汉有名的直臣,多次犯颜敢谏,面折廷过。《史记·汲黯列传》:“何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汲黯)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贫民。”这里指的是这件事。
[三二]区处:分别处置。
[三三]生放:放债生息。
[三四]填沟壑:言倒毙在野外。《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三五]无偏党:没有偏私。
[三六]发政施仁:言行仁政、施仁义。
[三七]展草垂缰:言变犬马以报恩德。展草的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李信纯醉卧在草地上,碰巧草地起了火,他的爱犬黑龙往返水池,用自己的皮毛沾水以浸草地,隔断火路,以救其主。垂缰的故事是前秦苻坚被慕容冲追逐,跌落水中,其马跪了前足,使得援缰上马,登岸逃走。
[三八]“覆盆之下”二句:喻政治黑暗,见不到光明。
[三九]萧曹:萧,萧何;曹,曹参。都是西汉的贤相。
[四○]伊傅齐肩:跟伊尹、傅说并列。伊尹,是商汤的贤相,傅说是殷高宗的贤相。
[四一]周召班行:与周公、召公是一类的。周公旦、召公奭者是成王的贤相。
[四二]紫泥宣诏:古代皇帝的诏书要用紫泥封面,加上印信。
[四三]玉笋朝班:言朝班中出类拔萃的人。《新唐书·李宗闵传》:“(闵)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唐冲、薛痒、袁都等,世谓之玉笋。”
[四四]金瓯:喻完整的国家。《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
[四五]攀龙附凤:这里喻依靠君主以建功立业。
[四六]和鼎调羹:喻宰相处理政事,犹厨师烹调食物,咸得其宜。
[四七]貂蝉:达官贵人的代称。《后汉书·舆服志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王当},附蝉为文,貂尾为饰。”济楚:严整的样子。
[四八]衮(gun)绣:古代皇帝及上公所穿的卷龙袍。峥嵘:非凡的气象。
[四九]珂珮:玉制的装饰品。珂,马勒上的饰物。珮:玉珮。丁当。珮玉的响声。
[五○]绣衣郎:这里指提刑按察司。《汉书·百官公卿表》:“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滑,治大狱。
[五一]相门出相:言后继有人。《史记·孟尝君列传》:“臣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五二]粒我蒸民:使老百姓有饭吃。《书·益稷》:“蒸民乃粒。”丞民:众民,亿万人民。粒,动词,言以谷物为食。
[五三]东湖:湖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东南。
[五四]云卿苏圃场:苏云卿,广汉(今四川射洪)人。《宋史·隐逸下·苏云卿传》:“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
[五五]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因不满宦官专政,不应徵聘。世称“南州高土”。
与“端正好·上高监司”相关元曲精选阅读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