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五代史演义·第四回
残唐五代史演义·第四回
黄巢藏梅寺起手
黄巢看山顶上有寺,碑上写着藏梅禅寺四字,景致非凡。
有诗为证:
金光万道冲云汉,紫雾千条锁翠峰,
景物非凡观不尽,原来却是梵王宫。
黄巢正游玩间,那行者见了,报与长老。说:“山门外有一人,生得十分古怪,想是黄巢。”长老听得,即吩咐本寺众僧,铺毡焚香,一步一拜,来接黄巢,至方丈内坐下。长老说:“接迟主公,乞恕小僧之罪。”巢喝道:“休胡说!谁是主公?”长老遂将前事备说一番。黄巢心中暗道:“我若果有此事,你这寺中僧人不杀一个。”言毕,长老安排酒席款待,巢遂匿于寺中。
忽一日到后花园中看景,行至树下,见桌上放着一张琴,巢近前抚罢一曲,则见东南风起,巽地云生,天风过处,闪出一仙女,立在黄巢面前道:“吾奉上方款令,差吾下来,送此一口宝剑与你,此剑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巢接剑在手,低头便拜。仙女指道:“兀的那东南方有一位仙长来了!”巢回头看时,仙女化道清风而去。巢得剑欢喜不胜,将剑与长老看,说知其事,长老道:“贫僧决无谬言。”时值五月十四。
巢叫长老云:“我选庚子年壬申月甲申日庚午时,是五月十五日,我试剑起手,你寺里僧人,尽行回避。”
言未尽,只见行者来报曰:“山后王十万家来请,十五日寺中大小僧众赴斋。长老吩咐:“你众僧明日都去赴斋,我在寺中伏侍主公。”吩咐已毕,次日天早,众僧齐去赴斋,长老安排早饭与黄巢吃。巢说:“今日午时三刻,开刀起手,你要回避。”长老辞了黄巢,自去躲身。出门只见路旁一株大树,年久心空,长老遂隐身于树内,不觉午时已到。却说黄巢望天祝谢曰:巢本唐臣,一介书生,只因当今无道,宠任奸邪,用舍颠倒,思乱纷纷。权臣贪贿财利,不论贤才;主上惟取相貌形容,不分豪杰。巢因此誓削权奸,扫清天下,夺取江山,况荷宝剑颁临,钦承明命,乘此吉期,开肱展臂,果蒙默祜,受命遐昌。
祝毕,手执宝剑叹曰:“我有愿在先,不杀寺中一个僧人。”阔步出寺,四顾无人,就将这大树起手开刀。把剑望树上一砍,只见人头落地,鲜血喷天。巢说:“莫非这树内有人!”
视之,乃法明长老。巢说:“我本心不要杀你,只因你躲此大数不过。”有诗为证:
不肯参禅苦自修,法明长老命该休,
身藏大树无人见,谁识钢刀不肯留。
黄巢大树试钢刀,只道藏梅僧尽逃,
非是法明藏不密,奈缘天数莫能饶。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卓吾子评:
僖宗以貌取人,失之巢贼,致令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唐家囫囫囵囵一个天下,分为五代,况起手开刀,天曹主杀法明,法明即多方求救,能幸免大数耶!
- 标签: 高中文言文
- 上一篇:残唐五代史演义·第五回
- 下一篇:残唐五代史演义·第三回
猜您喜欢更多》
- 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 残句:浴泉秦虢流丹粉
- 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
- 酌姨母崇德君寿酒
- 次韵杨君全送春花
- 次韵中玉早梅二首
- 次韵答任仲微
- 次韵中玉早梅二首
- 次韵向和卿行松滋县与邹天锡夜语
- 北园步折梅寄君庸
- 次韵公择舅
- 从王都尉觅千叶梅云已落尽戏作嘲
- 阻风入长芦寺
- 赠高子勉四首
- 次韵答任仲微
- 次韵答邢惇夫
- 从陈季张求竹竿引水入厨
- 读晋史
- 赠高子勉四首
- 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
- 残句:拙者窃鉤辄斩趾
- 次韵吴宣义三径怀友
- 次韵向和卿行松滋县与邹天锡夜语
- 次韵答秦少章乞酒
- 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
-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 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
- 次韵答薛乐道
- 次韵寄滑州舅州
与“残唐五代史演义·第四回”相关高中文言文阅读
精品推荐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