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
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璧。
五亩苍烟,一邱寒碧,岁晚忧风雪。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
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
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作品赏析
原序: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此首〈念奴娇〉词为蔡松年的名作。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金太宗时仕金,海陵王时累官至尚书右丞相。其词名甚高,「脍炙艺林」,有《明秀集》收录其词。此词作于天眷三年(1140年),用苏轼〈赤壁怀古〉词原韵。上阕悲叹古今人生,下阕入于旷达自适之境。词语飘逸清丽,风格明快,很有气势。
蔡松年,北宋末年词人,曾为地方官,因不满官场的腐败后,退隐山林,清淡赋诗,在住所建有萧闲堂,自号萧闲老人。
这首词表现词人对现实不满和对官场的厌倦,以及由此引发的隐居避世的向往。词人的上片主要表达了对现实和官场黑暗的不满 。开头三句“离骚痛饮”是说人生得意无过于饮酒、读《离骚》。一“痛”一“笑 ”,激越旷放,但隐含避世之心。(皇甫当年”二句 ,用麦甫故事。麦甫是东晋名士王衍 ,其字麦甫,人称“岩岩清峙,壁立千仞。”(顾恺之《麦甫画赞》)五衍清才气过人 ,处事异于常人 ,崇尚老庄之道,后为石勒所害。死前犹言:“呼呜,吾曹虽不如古人 ,向若不祖尚浮虚 ,戮力以匡天下,犹不可至今日。”表现其对现实的回避。“王亩苍烟”三句用二典故,“五亩苍烟”化用白居易《池上篇》中退老之地曰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 ,”“一丘 ”化用《汉书·叙传》中“渔钓于一壑 ,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在此一丘也指退居之地 。“西州扶病”二句,引谢安故事。谢安为东晋名臣,文武兼备,有天下之志,淝水大捷后乘胜追击,一度收复河南失地。然终因位高风大招人忌,被迫出镇广陵,不问朝政。太元十年,谢安扶病舆入西州,不久病逝。
此处用谢安故事表达作者对成就大业的向往。上片引用玉衍与谢安故事 ,一出世一入世、两种情怀,表现作者犹豫徘徊,只能发出“岁晚忧风雪”的忧患之句。
下片定归隐之志和超脱避世之乐。“我梦卜筑”三句以梦抒怀,在理想中作者避居镇阳别墅,建起萧闲堂,终日饮酒相会,不关世事。“嵬隗胸中”以下五句 ,表达出作者胸中自相矛盾喜惧之情 ,不平之气 ,遇酒都归于消灭 ,无喜亦无忧。无奈一切只是空,回想只不过是诸公相聚相和饮酒后的妄想。最后两句,写胜日神交,古今同致,王羲之又何必在《兰亭集序》中记什么“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呢?
本词借用三个人物,王衍、谢安,王羲之三人经历 ,三种情怀。欲避世却对王衍回避现实尚慕不满,欲入世却由于谢安的不幸深表同情。胸中有雄志却只能用酒来浇灭,最后只能说出如王羲之作序般象写上什么“ 永和九年”之类的话语,无奈之情溢于言表。这首词用典巧妙,言志涤远,用韵清雄顿错,别有铿锵之意 。张宗橚《 词林纪事 》引范文白语曰:“此公乐府中最得意者”,确实不假。
- 标签: 豪放诗词
- 上一篇:念奴娇 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 下一篇: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
猜您喜欢更多》
与“念奴娇 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相关豪放诗词阅读
精品推荐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