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翻译>>法国“汉文书库”主创:让人享受汉学文化

法国“汉文书库”主创:让人享受汉学文化

  导语:外语教育网小编特编辑整理了法语辅导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更多法语学习免费资料,敬请关注本站。

  一直以来,我们都无比关注着法国文化,其实在这方六角土地上,也有很多法国人同样关注着中国文化,甚至比我们很多人要更关注。例如,法国美文出版社2010年开始出版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文献,并将这一系列双语图书命名为“汉文书库”,《沪江专访》记者此次就有幸采访到了“汉文书库”的三位主创人员,和《沪江专访》记者一起来了解他们的创立初衷以及其中的艰辛路程吧。

  嘉宾:法国“汉文书库”主创人员

  “汉文书库”丛书协调人、出版专家 玛丽-何塞•杜普女士(Marie-José d'Hoop)

  法国汉学家、法国法兰西院士 程艾兰女士(Anne Cheng)

  法国巴黎高等实践研究院研究导师 马克•卡利诺斯基先生(Marc Kalinowski)

  法国的“中华书局”

  三位主创人员一落座,就拿出一本有着深蓝色封面的小册子,郑重地介绍起来,里面汇集的是目前“汉文书库”所有出版书籍的摘录。明明才薄薄一本,掂量着却觉分量颇重,似乎感受得到译者和编者为之所付出过的光阴和心血。

  这些书籍的出版社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Belles Lettres,中文译名为“美文出版社”。从最初创立到如今,它已经有近百年的书香历史。每一个出版社大致都会有自己主要的出版方向,在这百年来,Belles Lettres始终致力于出版在各个学科领域中标志着人们知识进步的著作。

  其中,较为有名的是法国大学丛书(又称“Budé”丛书),已经出版了八百多本书,包括了从古代直到公元六世纪中期的所有希腊文和拉丁文文献,并且加以更新,还附上新的法语对照译文、导论、简介、注释和批注。按照同样严谨的出版原则,美文出版社还出版了其它的双语丛书,收集了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期的文献和一些简单的翻译作品,这些文献往往从未出版过,此次出版还配上了一些导言和注解以帮助人们理解。

  从2010年起,美文出版社延续之前双语丛书的做法,开始出版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文献,命名为Bibliothèque Chinoise,即“汉文书库”。在提到这套丛书时,主编之一马克•卡利诺斯基将其比喻为法国的“中华书局”,或者“商务印书馆”等,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历史悠久,并且以出版经典古籍类书籍闻名。

  偏向“汉文书库”,而不是“中文书库”

  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文献何其之多,在这浩瀚书海中,如何选择可进行出版的书籍呢?出版的频率又如何设置?“汉文书库”丛书协调人玛丽-何塞•杜普女士回答道:“这一系列至今已经出版了12本书,目前是以一年四本书的速度。其实也没有计划过具体的进度,只是尽己可能地去努力。选题会由主编程艾兰女士和马克•卡利诺斯基先生及教授们进行讨论,再一起决定,主要还是中国传统经典著作,比如《法言》(Maîtres Mots)、《论衡》(Balance des discours)、《管子•心术篇》(Écrits de Maître Guan: Les Quatre traités de l'Art de l'esprit)、 《古诗十九首》(Dix Neuf poèmes anciens)等。”

  那么,为什么不考虑出版中国的现当代文学?马克认为,在法国,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书籍已经有很多,很多人可能看过就算了。但是愿意购买古籍类书籍的读者,一定会去认真“读”书,而不只是“看”书。程艾兰女士也补充道,Bibliothèque Chinoise偏向的是“汉文书库”,而不是“中文书库”,虽然这两个说法看上去没什么区别,但这意味着,其更多的是面向能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品,而并非所有中文作品,这也与美文出版社的双语丛书出版原则相一致。而出版“汉文书库”系列,对现代法国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能通过这些书去好好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学,并由此接触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

  法国唯一带有原创注释的汉文书籍

  和我们所熟知的双语书籍一样,“汉文书库”系列丛书有背景介绍、简介、导论、对照译文,还有非常详细的注释和批注,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但有一点不同的是,据主创人员说,这些都是属于译者的原创,而不是随便东拼西凑来的。目前,“汉文书库”是法国唯一带有原创注释的汉文书籍,由此可以看出,这一系列的丛书对于译者会有很高的要求,包括中文水平、汉学知识、触类旁通的敏感程度等等。程艾兰女士说道,每一本书都要耗费译者好些年的功夫,甚至毕生精力和心血。所以,在“汉文书库”三位主创看来,这一系列不仅仅是“书”,也是多位译者关于“汉学”的研究。

  如果按照出版界普遍的看法,这一类的书籍会显得有些阳春白雪,无法像畅销书那样可以有效果明显的喜人销量。从玛丽-何塞•杜普女士口中,我们得知“汉文书库”系列的每本书籍一次只会印刷出版一千册,但在他们眼中,销量并不是最重要的事,能够让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享受这一场阅读体验,这才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初衷。

  对汉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法兰西人

  长久以来,法国都被称为是“欧洲的汉学中心”。追根溯源,大概可以探究到17世纪,欧洲开启了近代之门,大范围直接接触到东方文明。到了19世纪初,法国的耶稣会士在西方的来华的传教士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更多的法国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到中国以及中国的文化,后来就涌现出许多影响世界汉学界的著名汉学家。

  法兰西民族性格中这样一种对于文化的崇拜观念根深蒂固,从他们保护自己文化的坚贞态度中可窥见一斑,所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许多法国知识分子都充满了向往。到了现代,法国人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兴趣也依然不减,所以“汉文书库”会有它的一批忠实拥趸。程艾兰女士说,“汉文书库”系列的译者包括教授、汉学研究者及社会学家等,但是读者并不仅限于学者,而是所有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并乐于去了解的人。

  在如今的互联网数据时代,身为纸质出版社的Belles Lettres,并不认为互联网会影响大家的学术研究热情,相反,他们也同样看重互联网的力量。美文出版社有自己的官方网站(www.lesbelleslettres.com),所有出版书籍的目录陈列其中,像一个小型图书馆,让网友能清晰快速地了解和跟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信息。

  反观国人自己对于“汉学”的关注程度,则令人感到一定的差距。在一次大学讲座中,有学生向“汉文书库”主创人员提问:“您觉得如今研究汉学有什么用处?”当时,程艾兰女士稍带无奈地说:“嘿,小伙子,这些悠久的灿烂文化,难道不是属于你们自己的吗?”

  在法国,“汉文书库”系列书籍自面世以来,收到的尽为正面评价。三位主创人员此次来访中国,不仅希望能有学术讨论、大学讲座分享等交流机会,同时也希望能让拥有这些文化的主人体会到正有多少人因为中国的文化而惊艳不已。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wyc

网友关注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日语 德语 韩语 法语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