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栏
当前位置: > 北京的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

校友会排名46名 查字典排名39名
所处城市:北京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招生电话:010-62263332 电子邮箱:
官方网址:http://www.bjtu.edu.cn 招生网址:http://zsw.njtu.edu.cn/

学校简介

211工程 自主招生 研究院 国防生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位于首都北京,东邻2008年奥运会的西部交通枢纽--西直门立交桥,西伴灵秀博雅的国家图书馆。学校占地64万平方米,迄今已有110年的历史,她的前身--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1923年学校始称北京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经政务院定名为“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任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院士为校长,并于1951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重新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如今,学校已建成了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兼有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学校当前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把北京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是1961年国家首批确定的重点大学,是首批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首批有资格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九五”期间学校首批获准启动“211工程”建设,1997年首批被评为全国本科教学优秀学校。 

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软件学院以及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产业经济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38个本科专业,102个硕士点,2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及MBA),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自主设置17个),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5个学科被教育部批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学校现有38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41个实验室,其中包括10个部级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认证中心。学校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拥有千兆网络平台,藏书12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近4000种,还有大量缩微、声像、光盘和网络数据库等多种媒体的文献资料。大量采用数字技术,配有电子阅览室、非书资料阅览室,全部使用计算机检索和管理。学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拥有大量的多媒体教室,新建多功能外语语言综合实验中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提供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信息。校园计算机网络居国内先进水平,现在已经形成了有线网和无线网互补,IPv4与IPv6共存,教育网与电信网双出口并存,校园网和一卡通网独立运行又互相联通的多种类、多协议、多层次的网络格局, 校园网和宿舍网信息点数达到3.7万个,学生不但可以在教学区的公共计算机机房和宿舍里联入互联网,还可以在图书馆和自习教室通过无线上网方式实现网络互联。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教授226人,副教授5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0%。迄今已培养了本科毕业生六万余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6000余名,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干部。目前,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有近2万名,其中本科生近140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MBA、EMBA等近6000名。  

        学校科技工作蒸蒸日上,汇集了大批学术造诣深厚的科研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科研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都有较大增长。学校作为主要牵头单位,承担了国家“十五”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建设的前期科研工作;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完整的GSM-R技术实验室,填补了中国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全面参与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加,“十五”期间科研合同经费较“九五”期间增长了150%;三大检索数同期增长197%,其中2005年公布数在全国高校排名SCI40位,EI33位,ISTP17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并被列入2006年国家产业化项目。 

        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我校是国家批准的首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迄今,共培养留学生和访问学者1200余名,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十几个国家的57所大学及西门子、NTN、ABB等国际著名高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先后聘请了1000多名外国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任教,近30位知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顾问教授,多次主办或承办了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部分本科专业可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外联合培养学校留学,近几年有100多名本科生赴比利时Group T鲁汶工学院学习。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近年来,交大学子在国际、国内的各项竞赛中频频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200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中,我校荣获全国冠军。2002年2月,我校首次组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取得了两个一等奖和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同年在北京市非数学专业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我校获得四个一等奖、七个二等奖和十个三等奖的好成绩。2002年12月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赛区复赛,取得小组第一,获得全国总决赛的决赛权。2003年在第二届红河杯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中我校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04年底举行的“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获得全国一等奖7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32个的好成绩,此成绩在全国排名第二、北京排名第一。  

        学生的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我校是最早被批准具有招收文艺特长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也是具有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学生艺术团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大奖,其中交响乐团、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并于2004年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地演出了《长征组歌》,学生艺术团和合唱团在2005年7月份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得了两个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各项体育代表队在全国及北京市大学生体育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有近百人的高水平运动队,其中羽毛球队在近年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过甲组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及混合团体等所有项目的冠军,共获得14块金牌,在北京市及全国高校羽毛球界产生了较大反响。

        以人为本,培育英才,是学校一贯坚持的育人理念。近年来,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的改革。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根据所修学分情况可申请提前或延期毕业,学生在培养计划框架内有较大的选课自主权;在教学组织上,对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系列等大面积公共课实施分级教学;对确有特殊专长的学生,经过专家认定,可以制定特殊培养计划以利于专长发展;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行主辅修双专业制。在校学生可申请攻读第二专业,每年有15%左右的本科生免试推荐研究生或硕博连读。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流人才”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9项,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7项。近三年,我校有7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15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39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6种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办学实力使学校的声誉日益提高,吸引了大批优秀高中毕业生及有志青年踊跃报考,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北京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鼓舞下,正满怀雄心壮志,传承优良传统,比肩社会进步,延续交大根植于北京创造的崇高声誉和魅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展开]
隶属于
教育部
创建时间
1896年
学校类型
理工类
重点学科
8个
硕士点
12个
博士点
96个
院士人数
167人
学生人数
2万~3万人
男女生比例
66.0%
特色专业
重点专业
通信工程

本专业与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公司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为学生提高学术水平,开阔眼界,就业及出国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学生毕业后也可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物流管理

本专业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管理学科为理论基础,经济、管理、理学、工学学科相互渗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熟悉物流管理相关法规,掌握系统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熟悉物流系统规划、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控制、物流信息管理及相关物流业务运作与管理,能够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复合型物流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或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实际运作和物流管理工作,或在政府机关、咨询公司从事物流管理和咨询工作,也可报考本校或其他院校研究生继续深造,优秀学生有免试成为本校或其它院校研究生的机会。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类包含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按大类招生,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旨在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文化修养,扎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及土木工程、信息控制、经济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工程的知识和技术,能够从事交通政策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运输物流工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与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设计部门以及物流、商务、高科技产业就业,或者到相应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报考本校或其他院校研究生继续深造,本校专业方向包括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系统工程、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环境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其中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交通运输类(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管理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传统和优势方向,从1909年开始招生,培养出一大批铁路运输管理专家、学者和铁道部、厅局级高层管理者,该方向在国内外、铁路内外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声誉,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生毕业后,可到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规划与设计部门、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就业。也可报考本校及外校铁路运输方向或其他方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交通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大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以传统铁路运输专业建设为基础,通过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和宏观管理部门就业。也可报考本校及外校相关方向研究生,继续深造。

学费信息

当前学费:5000——5500元/年(普通本科专业)

1、学费:普通本科专业专业5000——5500元/年,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10000元;软件工程专业从第三学年开始16000元/年。

2、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不同,750——1200元/年。

就业情况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评“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教育部“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方位、立体化、一站式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获北京地区高校就业特色工作立项建设项目。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新生入校后,即可通过专业导论课程得到本专业名师关于专业发展前景的指导与帮助。一、二年级可以选修学业及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三、四年级可以选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大学期间,随时可以获得职业发展、出国考研、择业就业等方面专业化、一对一的辅导。

学校密切联系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能源电力、航空航天、金融服务、装备制造、国防军工、工程建筑、物流服务等行业用人单位,每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00余场,为输送毕业生到各个领域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具有发展潜质。

201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首次超过50%达到50.06%,出国深造人数进一步增加,国内深造中,升入“985”、“211”高校的比例达到93%,919人升入本校研究生,占升学总数的74.36%;在全校签约就业的学生中,到国有企业单位就业的比例达59.01%,就业主体除传统的轨道交通领域外,建筑、航天、电力、金融等行业也成为了毕业生就业较为集中的流向。

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达到了较高水平,学科领域覆盖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文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全校绝大部分专业都有直接对应硕士点(具体请见http://gs.bjtu.edu.cn),各专业学生毕业后都有在本学院继续深造的机会。每年15%左右的毕业生直接被推荐免试攻读校内外硕士学位。

北京交通大学-咨询平台
  • 您好,您有哪些想咨询的问题呢?
  • 招生政策 志愿填报 专业咨询 升学就业 留学交流 其他
联系电话
咨询内容
免费咨询
010-62263332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