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栏
当前位置: > 北京的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

校友会排名67名 查字典排名22名
所处城市:北京 学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招生电话:010-58909122 电子邮箱:
官方网址:http://www.cupl.edu.cn/ 招生网址:http://www.cupl.edu.cn/zs

学校简介

211工程 自主招生 研究院 国防生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兼有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是 1952年成立的由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合并组建的北京政法学院,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钱端升先生为首任院长。1983年,在中央 “ 要抓紧筹办中国政法大学,把它建成我国政法教育中心 ” 的指示下,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为大学题写了校名。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拥有 2个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及 18个博士点、 45 个硕士点、17个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有权自主设置本科专业、自主选拔录取本科生和文体特长生。目前,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法律硕士学院、中美法学院、中德法学院、体育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学技术教学部等18个校属院部,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名,教职工17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00余名,教授、副教授440余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名。法学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研究领域涵盖了法学的所有二级学科。      学校现有学院路和昌平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畔,昌平校区座落在昌平区军都山下。其中,昌平校区于 1985年被列为国家 “ 七五 ” 重点建设工程。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是博士生导师石亚军教授,校长是博士生导师徐显明教授。

五十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在中央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以 “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 为校训,以 “ 推动中国社会政治进步和法制昌明 ” 、建设 “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为理想,严谨治学,砥砺人才,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法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法学对外交流的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高素质政法人才的培养中心,五十多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各界输送以政法专业人才为主的各类优秀毕业生 10万余名,其中绝大部分已成为国家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及政府机关、经济实体的骨干力量和法学教学、科研的中坚。

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重要的法学研究中心。自建校以来,学校在许多专业领域都开创了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先河,如新中国的第一个法律史专业、第一个民商法专业、第一个经济法专业、第一个诉讼法专业、第一个比较法专业等都溯源于中国政法大学。新中国的第一批法律史学博士也在这里诞生。五十多年来,学校的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从 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到《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共和国每一部重要法律的诞生和实施,无不凝聚着法大人的心血。仅从1978年复办至今,学校就有1000余人次参加了国家主要立法的论证和起草工作。学校目前具有较为完善的科研机构,有两个研究中心,诉讼法研究中心和法制史研究中心,三个研究所,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和比较法研究所,两个学院,中美法学院和中德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与世界交流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与世界 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学校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400余名。

五十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为巩固共和国的政权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政治进步和法治昌明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我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共和国建设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的社会进程中,中国政法大学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几十年来,学校的创立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 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1983年,中国政法大学创建时,中央就明确指示要 “ 把中国政法大学建设成为全国政法教育中心,法学研究中心和法学图书资料信息中心 ” ; 1995年和2002年,李岚清副总理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高度评价,称 “ 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 ” ; 2002年,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委员长分别为学校建校50周年题词祝贺。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出席了50周年庆典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05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等领导莅临我校视察工作,对我校给予了充分肯定。李铁映同志赞扬“中国政法大学是全国人大最得力的助手”。

进入 21世纪,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根据“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国政法大学主动调整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定位和办学目标,提出“以教学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的办学理念,规划 用 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现代化这三大历史任务,在建设法科强校的道路上振兴中国政法大学,把学校建设成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成中国法学教育中心、法学研究中心、法学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及国家立法与决策咨询服务中心和国际间法律文化交流中心。

... [展开]
隶属于
教育部
创建时间
1952年
学校类型
政法类
重点学科
3个
硕士点
暂无信息
博士点
27个
院士人数
68人
学生人数
1万~2万人
男女生比例
57.9%
特色专业
重点专业

法学

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牌学科,也是学校绝对的特色专业。被法学专业录取的学生,在分学院的时候,根据各个学院的师资规模、学生人数,被随机分到四个学院(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学习。这四个学院设置的通时课程和专业课课程是统一的,占法学专业90%以上的学分,保证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法学专业的学生,将来报考研究生的时候,不受本科所在学院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深造。在教学中,着重强调法学理论的实际应用,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生动、形象、逼真的模拟法庭活动,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英语

专业前期学的都是普通的英语课程,但是后期开始会渐渐地涉及法律有关的内容,也就是法律英语,这个专业特色是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学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并且择优选拔十名同学进行双学位培养,在获得文学学士和法学学士两个本科专业的学位后,直接进入中美法学院攻读中美比较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公共管理

学院、商学院的特色在于它们独特的培养方式,入学时,政治学类、公共管理类的学生进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的学生进入商学院。学生在学习一年半通识课程以后,根据考核和学生的志愿,政治学类学生在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国际政治专业中选择自己的专业;公共管理类的学生,在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中选择自己的专业;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在工商管理和国际商务专业当中选择;经济学类直接就是经济学专业了。选择院内通识培养模式的学生,在大学第三年的时候,仍可以选择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

学费信息

当前学费:5000元/年(普通本科专业)
英语、德语专业每人每学年学费6000元,其他专业每人每学年学费5000元。选择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的学生,从第五学年起,学校参照基本培养成本收取学费。实行本硕连读的德语、英语专业学生从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起,参照当年研究生的收费政策及实际培养成本确定收费标准。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的学生在应用学习阶段,学费按法律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收取。本科住宿费每年650/750/900元。

就业情况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5%左右

中国政法大学-咨询平台
  • 您好,您有哪些想咨询的问题呢?
  • 招生政策 志愿填报 专业咨询 升学就业 留学交流 其他
联系电话
咨询内容
免费咨询
010-58909122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