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翻译>>考生和家长看好小语种:法语名列榜首

考生和家长看好小语种:法语名列榜首

  

    导语:法语辅导。下面就随外语教育网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O(∩_∩)O~~

  上大学,学小语种还是学英语?本报与新浪考试频道联合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调查对象看好小语种专业。

  “选小语种还是英语?”是北京考试报与新浪考试频道高考志愿系列调查之二。截至4月10日下午2时共有2382人参加了本次调查,其中家长954人,占40%;北京中学生130人,占5.46%;外地中学生415人,占17.42%;大学在校生352人,占14.78%;大学毕业生312人,占13%.70%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更愿意选小语种专业,首选英语专业的调查对象占30.38%.

  从调查对象的高考报考科类来看,文科生占54.66%,理科生占45.34%,大体相当。78.34%的人表示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会选择报考外语类专业,比例相当高。

  在选择小语种专业的人中,48.45%的人认为“小语种人才紧缺”是他们首选小语种的理由,33.46%的人看好小语种的就业前景,另有14.36%主要是出于对小语种“感兴趣”,还有部分人觉得北京奥运为小语种人才提供了发展契机。

  英语“应用广泛”,“找工作便利”,英语是“国际语言”,这是选择报考英语专业的主要理由,三项理由分别占到31%、30.68%、28.4%,另有9.81% 选择英语专业是“为出国留学打基础”。

  在小语种具体语种选择方面,法语以26.82%的比例名列榜首;其次是德语,占18.14%;西班牙语,占14.32%;日语,占13.29%.这4门语言的选择人数都超过了10%.选择人数超过3%的语种有朝鲜语6.34%,俄语4.71%,,意大利语4.48%,阿拉伯语3.36%.另外,本次调查采用了教育部学科目录中所列的36个小语种专业,除了印地语无人选择外,其他语种都有人选择。

  对于小语种录取方式,37.6%的人倾向于随招生高校所在录取批次录取(如一本、二本等), 31.29%的人倾向于面试口试合格后,参加高考并在提前批次录取,31%的人倾向于不经高考单独考试,单独录取。三种录取方式的支持人数相差不大。另外,有81%的调查对象认为,小语种招生时不应限定男女生比例。

  招办主任说学外语首先要有兴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办主任张洁:

  从调查结果来看,选择小语种的人数比较多,这可能是因为各学校对小语种专业的宣传力度比较大,另外,考生和家长可能看重的是小语种单独招生不占高考志愿,相当于多了一次选择机会,因此报名比较踊跃。现在,北京的大规模高招咨询刚刚开始,随着考生和家长对英语专业了解的增加,选择英语的人数也会增加。报考小语种专业和英语专业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矛盾。

  报考外语类专业,无论是小语种专业,还是英语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要对学习语言有兴趣。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背单词、学语法、听录音,还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如果缺乏兴趣,会觉得很痛苦。不要因为外语类专业热门或者就业好就盲目报考。其次,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比较强。语言是用来交流和运用的,有的考生文字功底不错,但性格比较内向,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就不太适合学纯语言专业。再次,喜欢外语不一定学纯语言专业。报考外语同其他专业结合的专业,比如英语旅游、英语外贸、英语新闻等专业,也可以得到专业的外语训练。同时社会对既有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又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很大,这些专业的就业形势很好。

  高校说:选语言看国家间交流

  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日语教研室主任朴贞姬:

  选择一门语言,同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有很大关系。就日语而言,虽然现在中日关系存在一些矛盾,但两国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十分频繁,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交流也很多。这种合作交流已经不仅仅限于交换学生,北京语言大学日语专业就已经开设了“2+2”班,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可以同时拿到两国颁发的文凭。此外,其他学生也有赴日学习的机会,每年大概在10人左右。

  在就业方面,小语种毕业生找工作更容易一些,可以说供不应求。大部分毕业生去了外企,还有10%左右的学生选择读研。

  选语种从爱好出发

  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系主任于海涛:

  考生选外语语种,要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不要过多地考虑就业问题。无论是小语种,还是英语,现在的就业形式都不错。考生在选择语种时,要看自己对一种语言是否爱好,看自己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是否了解、热爱。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角度来看,外语人才将会有一个更大的机遇。目前,社会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拿英语来说,虽然现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一定压力,但这种压力主要是来自毕业生对职位的要求。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对工作岗位比较挑剔,比方说“一定要留京”、“非大城市不去”等等。每年外地的学校、企业都来北京语言大学招聘英语人才,但我们的毕业生往往不愿意去。即使是可以留京,学生还要求留在城区,不愿意去远郊区县。毕业生期望值太高,自然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说,各行各业都需要外语人才,人才需求的绝对数量有很大缺口。从满足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英语专业毕业生要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

  小语种更具竞争优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副主任王政红:

  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数量很多,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的科技英语等新专业,对传统的英语专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另外,现在的学生从小开始学英语,英语水平普遍比较高,很多学生只是把英语当作一种工具。在招生咨询的时候我们发现,不少中学生已经拿到6级证书。再说小语种,以阿拉伯语为例,北京市仅有5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如果不扩招的话,每所学校每年招一个班,全市一年才100多人,就业的竞争明显比英语小。

网友关注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日语 德语 韩语 法语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