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将
【提示】
本篇阐述了选拔将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说明人们并不总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列举了外貌和内心不相符合的十五种情况,指出“非有大明,不见其际”。因此,应通过实践来考察识别人才。即通过所谓“八征”:言、辞、间谍、财、色、难、酒等考察他的辞、变、诚、德、廉、贞、勇、态等。“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君王起兵兴师,要选拔智勇兼备的人充任将帅,想知道他德才的高低,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士的外表和他的内情不相符合的情况有十五种:有的外表贤明而内实不肖,有的貌似善良而实为盗贼,有的外似恭敬而内实傲慢,有的貌似谦谨而内无真诚,有的看似精干而实无才学,有的表面厚道而内不诚实,有的外多智谋而内不果断,有的外似果断而实无作为,有的外表老实而实无信用,有的外表动摇而实忠诚,有的言行过激而办事却有功效,有的外似勇敢而实胆怯,有的外表严肃而实际上平易近人,有的外表严厉而内心温和厚道,有的外表虚弱形体丑陋却能受命出使无所不至、办事无所不成。被普通人瞧不起的,却往往被圣人所器重。一般人不能了解,没有高明的见识,是不能看清其中奥秘的。这就是士的外表和他的内情不相一致的种种情况。”
武王问:“用什么办法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呢?”
太公说:“了解他们,有八种方法:一是提出问题,看他是否解释得清楚;二是详细盘问,考验他的应变能力;三是通过间谍考察,看他是否忠诚;四是明知故问,看他有无隐瞒,借以考察他的品德;五是让他管理财物,考验他是否廉洁;六是用女色进行试探,看他的操守高下;七是处理危难,看他是否勇敢;八是使他醉酒,看他是否保持常态。这八种方法运用之后,一个人是贤还是不肖,就可以区别清楚了。”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欲简练英雄,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
太公曰:“夫士外貌不与中情①相应者十五:有贤②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有精精③而无情者,有湛湛④而无诚者,有好谋而不决者,有如果敢而不能者,有悾悾⑤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⑥而反忠实者,有诡激⑦而有功效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肃肃⑧而反易人者,有嗃嗃⑨而反静悫⑩者,有势虚形劣而外出无所不至、无所不遂⑾ 者。天下所贱,圣人所贵,凡人莫知,非有大明,不见其际,此士之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也。”
武王曰:“何以知之?”
太公曰:“知之有八征⑿: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⒀,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注释】
①中情:内情,内心。
②贤:底本作“严”,疑误,据《武经七书汇解》校改。
③精精:精而又精,意为精明强干。
④湛湛:为人敦厚的样子。
⑤悾(kōng)悾:形容诚恳真挚。
⑥恍恍惚惚:神志不清,精神恍惚。此处可理解为犹豫动摇。
⑦诡激:奇异的辩论。
⑧肃肃:严正的样子。
⑨嗃(hé)嗃:严厉,冷酷。
⑩悫:诚恳。
⑾遂:达成,完成。
⑿征:征验,征兆。
⒀谍:底本作“谋”,疑误,据《武经七书汇解》校改。
【例证】
选拔将帅并非易事,如果依照外貌、长相来选拔将帅,往往是靠不住的,因为人们并不总是表里如一的。只有通过举止言谈的综合分析,即通过实践来考察、识别人才,看其能否担当起领兵出战的重任,才是选拔将帅的唯一途径。汉文帝慧眼识亚夫,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事例。
文帝后元六年(前 158 年)冬,匈奴大举内犯,烽火直达甘泉(今陕西淳化西北),都城长安为之震动。文帝除发兵赴边抗御外,又派出三支部队保卫长安。其中,周亚夫率军屯细柳(今陕西成阳西南),刘礼领军屯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徐厉领军屯棘门(今陕西威阳东北)。接着,文帝亲自前往这三支部队去慰劳官兵,激励士气。先到霸上和棘门,车马在兵营中随意驱驰,自由出入,大小将领均亲自迎送,殷勤备至。后到细柳,情形迥然不同,士兵都顶盔带甲,剑拔弩张,壁垒森严,一片临战气象。导驾官喝令天子驾到,命令打开营门迎驾。而营门士兵却拦住马首回答说,周将军有令:“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没有将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入营!”文帝亲自出面,军士仍不予开门。文帝于是遣使持节传达一道圣旨:“朕欲入营劳军。”亚夫见节后始传令开门。军门一开,守门士兵即告诫文帝随从,周将军有令:“军中不得驱驰。”文帝只得遵令而行,缓辔徐行来至中军帐前。周亚夫戎装佩剑,从容出迎,拱手一揖,口称:“微臣甲胄在身,不便跪拜,请以军礼相见。”文帝即按军礼规定,俯身手扶车前横木,以示对周亚夫的敬意,并派人向亚夫称谢:“皇帝敬劳将军。”礼毕之后即起驾回宫。车驾一出营门,随从的大小官员不禁愤愤不平:“周亚夫胆大包天,竟敢对皇帝如此无礼!”但文帝不但没有动怒,反而一路赞不绝口:“周亚夫才是真将军啊!若像霸上、棘门军那样,拿军纪当儿戏,军营可以自由出入,万一遭受袭击,岂不都要当了敌人的俘虏?你们看这细柳营中,营规如此森严,连我都不能随意出入,敌人又如何能进犯呢!”从此以后,周亚夫深得文帝赏识。
一个多月后,匈奴军撤退出境,汉军也一一撤防。周亚夫则被晋升为中尉,统领京师卫队,负责长安的敬备。次年,文帝病危,临终前告诉太子(即
景帝)说,国家一旦有危难,即可依赖周亚夫统率军队。景帝即位后,遂拜周亚夫为车骑将军。后来,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果然不负重望,率领军队迅速平定叛乱,为西汉王朝的巩固和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 标签: 六韬三略
猜您喜欢更多》
与“选将”相关六韬三略阅读
精品推荐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