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须我友。
注释
(1)匏(Pao):葫芦瓜,挖空后可以绑在人身上漂浮渡河.(2)济:河的名称。涉:可以踏着水渡过的地方。(3)厉:穿着衣服渡河。(4)揭 (qi):牵着衣服渡河。(5)弥:水满的样子。盈:满。(6)鷕(wui)雌 野鸡的叫声。(7)不;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濡:被水浸湿。轨:大车的 轴头。(8)雝雝(yong):鸟的叫声和谐。(9)迨:及时。泮(Pan);冰 已融化。(10)招招:船摇动的样子。舟子:摇船的人。(11)卬(dno):我。 卬否:我不愿走。(12)友:指爱侣。
译文
葫芦有叶叶味苦, 济水深深也能渡。
水深连衣渡过去, 水浅提衣淌着过。
济河水满白茫茫, 雌野鸡叫声咯咯。
济河虽深不湿轴, 野鸡鸣叫为求偶。
大雁鸣叫声谐和, 东方天明日初升。
你若真心来娶我, 趁冰未化先过河。
船夫摇船摆渡过, 别人过河我不过。
别人过河我不过, 要等好友来找我。
赏析
妙龄女郎到了出嫁年龄,满心盼望如意郎君前来求婚,全部的期望和幸福的想象伴随着她的等待。
如今的我们或许会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要等待,为什么要折磨自己,为什么不主动出击大胆过河去追求自己的心上人?
其中的原因,恐怕是人类心理中最微妙,又最富有诗意的。
谁曾见过动物之中有雌性追逐雄性的?雄野鸡的美丽羽毛是向雌野鸡展示的;雌野鸡的婉转鸣叫是告诉雄野鸡前来求偶的。这是天性。人的异性间的求偶,也得遵循这种天地之道:女子等持,男子主动出击。即使是在今天,这种合乎天性的特点,依然表现出来。
然而,人类的心理远比动物复杂得多。女子的被动等待,除了是天性的表现之外,可能还有更多别的考虑;对方是否潇洒英俊,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诚实专一,是否有地位名气,是否有财富金钱,双方性格脾气是否相投等等,等等。
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纯情企盼,肯定是让人感动和沉醉的;但是,任何纯情表现的背后都会潜伏着或多或少的功利要求,否则,纯情是难以持久的。纯情初露,至诚可爱;而它的深化,则要靠 功利考虑中诸多因素的契合。
因此,等待是一个巨大的悬念,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结果即将出现,却不可预知。时间马上就要到来,而眼下的分分秒秒都无比漫长难熬。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激情和力量,但并没 有可以赋予的对象。这情景,像即将跃出地平线的初日,像含苞欲放的鲜花,像晶莹欲滴的露珠,像守在洞口准备扑向老鼠的猫, 像即将出现的奇迹……
一旦结果出现,一切都肯定明确,可能性消失了,诗意和想象也就消失了。
- 标签: 诗经
猜您喜欢更多》
- 寒夜
- 来闍黎新亭作
- 山中逢道士云公
-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後
-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①
-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
- 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
-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①
- 寻香山湛上人①
-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 襄阳公宅饮①
- 登龙兴寺阁
- 行出东山望汉川
- 清明即事
- 和于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
- 送王昌龄之岭南
- 南归阻雪
- 题长安主人壁
-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
-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
- 高阳池送朱二
- 越中逢天台太一子①
- 西山寻辛谔
- 夜渡湘水
-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 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
- 宿天台桐柏观①
-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与“匏有苦叶”相关诗经阅读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