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学网 > 数学杂谈 > 趣味数学
  • 你知道一些数学符号的来历吗?

    你知道一些数学符号的来历吗?在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一些符号,如+,-,×,÷,=,>,<,()等,你知道它们都是谁首先使用,什么时候被人们所公认的吗?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20

  • 十进位制的记数法则有哪些?

    十进位制的记数法则有哪些?用记数符号把数书写出来的方法叫记数法。记数法要有记数的符号与法则。现在通用的记数法是十进制记数法,它有三个特点:以进位制来说是十进制,书写的原则是位值原则,使用的符号是阿拉伯...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9

  • 十进位制的读数法则有哪些?

    十进位制的读数法则有哪些?我国的读数法则采用四位分级,即每四个计数单位组成一级,个、十、百、千组成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十万、百万、千万组成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组成亿级,...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8

  • 十进位制的记数原则是什么?

    十进位制的记数原则是什么?十进位制的记数原则是:(1)要规定10个记数的符号。十进位制要有10个记数符号,就是:0、1、2、3、4、5、6、7、8、9。这10个符号都叫做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2)要...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7

  • 十进位制的读数原则是什么?

    十进位制的读数原则是什么?十进位制的读数原则是:(1)要有前10个自然数及零的名称。即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2)要有一系列的十进计数单位。这些单位的名称从低到高依次为:一(个)...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7

  • 不等量公理有哪些?

    不等量公理有哪些?不等量公理有以下几条:(1)不等量加上或者减去等量,原来大的仍大;(2)不等量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正数,原来大的仍大;(3)不等量加不等量,大量的和大于小量的和;(4)等量减不等量,减...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6

  • 等量公理有哪些?

    等量公理有哪些?等量公理有以下几条:(1)等量加等量,和相等;(2)等量减等量,差相等;(3)等量的同倍量相等;(4)等量的同分量相等;(5)在等式中,一个量可以用它的等量来代替(简称“等量代换”)。...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5

  • 怎样理解定义、定理、公理和定律?

    怎样理解定义、定理、公理和定律?对定义的理解是,对于一个名词或术语的意义的规定就是这个名词或术语的定义。例如,“如果整数a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这就是倍数、约数的定义...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4

  • 怎样理解判断和推理?

    怎样理解判断和推理?对判断的理解是,对某事物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叫做判断。符合事实的判断就是真的,不符合事实的判断就是假的。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所学校已经有60年的历史了”,“张勇...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4

  • 怎样理解概念、概念的内涵及概念的外 延?

    怎样理解概念、概念的内涵及概念的外延?概念是事物及其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或者说,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这种事物所具有的而别种事物都不具有的性质。例如,直角三...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3

  • 怎样使学生认识“函数”呢?

    怎样使学生认识“函数”呢?在小学数学教材里,不讲函数概念,只是通过一些事例和计算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变化规律,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例如:左边集合中的数,分别加上9之后,得出右边...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2

  • 为什么说2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为什么说2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先从多位数加减法看。在计算多位数的加减法过程中,总是一位数对一位数地相加及相减。两个一位数相加的和,或是得几或是得十几,不超过20。与其相对应的减法或是...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0

  • 怎样使学生认识“对应”呢?

    怎样使学生认识“对应”呢?在小学数学教材里,对于“对应”的概念没有进行深入讲解,只是通过一些插图和简单的事例使学生初步接触并有所体会就可以了。例加:图中左边是杯子的集合,右边是杯盖的集合。如果把杯盖盖...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10

  • 为什么说前10个自然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计数法的基础?

    为什么说前10个自然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计数法的基础?为了数数,对于每一个自然数都应该给它一个名称。当需要数的事物比较少的时候,特别是在不超过10个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伸出手来...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09

  • 怎样使学生认识“集合”呢?

    怎样使学生认识“集合”呢?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举出一些实例,使学生对于“集合”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了。例如:(1)一个班的所有学生可以作为一个集合。(2)在礼堂所有听报告的人可以作为一个集合。(3)某运... [查看全文]

    来自:数学网 2016-10-28 12:12:09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 100 下一页 共100页 到第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