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理网 来源|2013-01-06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的探索精神;
2. 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了解其基本构成;
3. 掌握地球仪上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
4. 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仪上某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
1. 观察地球仪,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1. 东西半球划分
2.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
【课前准备】
1. 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 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流程图示: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
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
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
引导、指导、评定、表扬

纬线和经线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考、回答。
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利用经纬网定位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互帮互学。
提问,及时纠正、辅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 天如斗笠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 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 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 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 2. 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动画链接: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 6371 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 4 万千米 。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 6357 千米 ,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 ,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 21 千米 。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视频链接: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 1. 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 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
(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视频链接: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2. 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球仪的六大功用

必修课程地理Ⅰ的教材处理与教学方法建议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地理教学初探

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的运动》探究教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地理教学反思㈠

浅谈地理教师如何说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四课时

最新地理方法与设计
热门地理方法与设计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方法与设计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