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趣味地理 >解读中国地震带

解读中国地震带
地理网 来源|2016-11-24 发表|教学分类:中国地理

趣味地理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而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空区”和“缺震”的地方更危险

仔细观察《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我发现塔里木南缘带和河西走廊带之间有一小段空白,“和两边比,这个地方是不是安全一些?”

“这个叫做‘空区’,更危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纠正了我。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

“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邓乃恭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华北也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区,要时时刻刻紧盯着

华北地震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区,它对北京、天津、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等10个省和直辖市都有影响。这一地区又是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就像是中国的心脏,心脏一旦遭到大震,全身都会倍受打击。

《清史稿》中记载了康熙十八年,北京周边通州、三河、平谷、香河、武清、永清、宝坻、固安的强震。

北京附近发生过如此可怕的大地震,北京还安全吗?

“北京的问题不大。”一位地震专家讲述了他的理由:“每一次地震,都是地球释放内部能量的过程。能量释放后,就又进入能量积蓄阶段,直到发生新的地震。”

“积蓄能量的阶段大概要多久呢?”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5级以下的地震,积蓄的时间短,大概在300年左右。8级地震需要的能量,就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大概是10万年以上吧。”

另一位专家的理由与此不同,他说:“北京位于地震带上,还三面环绕着小震群,看上去很危险,但实际上,这些小震群都是能量释放口,在能量还没有积蓄到可以发生大地震时,就以小地震的形式释放出去了。就像一个水库,如果在蓄水的过程中隔三差五放放水,就很难蓄满了。”

韩竹君对北京地震风险也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该恐慌吗?

当地震带和大城市亲密接触

城市人口密、建筑物高,大地震一旦发生,危害性极大。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繁华城市确实是在地震带上的。关于这个问题,一位地震灾害专家表示不必太杞人忧天:“其实古人在城市的选址过程中已经考虑到这些因素了,现在的大城市都是历史长河中发展保留下来的,都是相对安全的地方。很极端的例子即使有,也不会多。而且一些城市虽然位于地震带上,但是由于该地区其他地质因素的影响,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也不高。例如,虽然成都市位于地震带上,但由于四川盆地底部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台构造,虽然它会受到邻近地区地震的波及,但成为震中的可能性并不高。”

现在科学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探测系统对可能造成地震的城市活断层进行探测。中国于2008年4月,完成了包括北京在内的20个城市的活断层探测鉴定工作,这项工作在其他地区和城市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根据有关的国家规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电厂、医院一类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都会特意避开这些活断层,并必须经过地震安全评估。现在大型住宅小区的兴建也开始考虑规避活断层的问题,并且这样的理念正在向一般的民居建设普及。人们的防震意识以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之于“无常”的大自然,是更可以和更应该把握的。

【解读中国地震带】相关文章:

中国的泥火山群

四川雅安

中国最美的十大瀑布

中国地震知多少?

中国民族分布与概况

中国地理科普知识(一)

我国地理界线

中国现代冰川分布图

我国地理上几条重要的分界线

中国的五大山系

最新趣味地理
热门趣味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趣味地理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