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趣味地理 >昌都山川

昌都山川
地理网 来源|2016-11-28 发表|教学分类:中国地理

趣味地理

西藏高原东部的昌都地区乃著名横断山区的一部分,那里近南北走向的芒康山、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等高大山脉自东向西排列,亚洲三大河流一一长江上游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穿流于其间,使之山高谷深、地势崎岖、道路艰险。形成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样的水能、矿产与生物等资源及独具风采的人文景观。

杜鹃花开达玛拉山

在昌都的一天清晨,我们驱车往东,过了澜沧江即上坡,山回路旋地爬上了海拔4500米以上的达玛拉山。这是一座纵列于澜沧江与其东侧支流之间的分水岭,大多海拔在5000米左右,虽然并不很出名,但却是由内地入藏的川藏公路北线途中所要翻越的许多高山中较为难过的关山要隘:在从佟曲畔的妥坝至昌都的110公里的路途中绝大部分时间须行进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度上,过往旅客无不感到头疼难熬!果真不假,我们此行途中就在其宽大而起伏连绵的山体顶部回环盘旋了2个多小时之久,尽管我们都曾多次进藏,较适应高山环境,但仍有点高山反应。

达玛拉山高寒严酷的生态环境虽已不适合乔木生长,罕见森林,但由短而密的嵩草、苔草等属草本植物组成的绿茵如毡的高山草甸则随处可见。这类草地不仅成为达玛拉山的景观特色,也是昌都地区较为肥美的天然草场所在。

然而在曲折弯道经过的一些山涧和阴坡处常生长着一簇簇茂密的杜鹃灌丛,它们中除了数量最多的高不过1米、开着紫色小花的小叶杜鹃外,不乏枝干较粗、高可数米的大叶杜鹃,后者正值花期,一朵朵赏心悦目的白花、粉色花点缀其间。难怪此山称为达玛拉山(藏语达玛拉即为杜鹃山之意)。伴随杜鹃花丛的还有路边不时出现的株株高山大黄,这种高山特有的药用植物虽较低矮,却有着高约1米的柱状花序,盛开的鲜黄色大花,非常醒目。

我们在山上边行边看,不久即见到近处山梁上突兀昂立着一道裸岩峋嶙的石墙,它像尖利的犬牙或鱼脊般参差蜿蜒于群山之巅,景观堪为奇特!这种景象的形成乃是由于石灰岩层在第三纪或更早地质时期的湿热气候环境下遭受溶蚀作用(即我国广西、贵州一带常见的喀斯特作用)的结果,虽然以后在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中被抬升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度,并受到较长时期的寒冻风化作用的剥蚀和破坏,但仍较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西藏高原地区较为罕见的古喀斯特地貌残遗,至今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观看得到一些隐藏在悬岩峭壁之中的洞穴和穿洞以及较多的石芽、石峰等等。是为达玛拉山上一处颇为引人注目的奇异佳景。

水草肥美的邦达草原

6月下旬,我们离昌都沿澜沧江南下,后折入西侧支沟而上,约3小时左右来到著名的邦达草原。这里海拔4300米左右,是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分水岭——他念他翁山主脊上的一个宽坦山原盆地,怒江东支玉曲上游河段蜿蜒曲流于其间,两岸广阔的低湿滩地生长着茂密低矮的大嵩草草甸植物,绿茵如毡。现正值暖季,是放牧的好时光。在湛蓝如洗的碧空下,成群的牛羊悠闲地觅食。我们下车,尽情地赏览着眼前这高原牧区风光。当漫步在玉曲河畔时,突然发现几十米远处有2只黄羊(藏原羚)在草丛中觅食,但一看到了我们就惊慌地向远方山沟逃遁而去。由于人为干扰,近些年这一带野生动物渐趋稀少。除刚刚偶遇黄羊外,还常看到一些肥壮的旱獭在它们的洞穴附近爬来爬去;至于那似鼠非鼠的鼠兔更是随处可见,数不胜数。鼠兔是高原地区分布最广的小动物,它的体形和大小跟一般老鼠差不多,但无尾巴(实际是尾巴很短、隐于毛被内难以看到),它跟我们常见的兔子同属兔形目,但非同一科,其牙齿结构和生活习性与兔子相似,故名鼠兔,它跟一般属于啮齿目的鼠类毫无亲缘关系。

然而繁殖极快的鼠兔对于草原却起着很大破坏作用,它们吞噬大量牧草,到处挖洞,把地下生土和碎石屑翻到地面,使土地贫瘠和沙化,成为高原牧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午后,我们继续行进在辽阔的邦达草原上,不久即见一条笔直平整的水泥跑道铺展在河边阶地上,接着还有新建的指挥塔、气象台及藏式楼房等,原来这就是1995年才落成并开放的世界上最高的航空港——邦达机场,它那长达5.5公里的跑道堪称世界之最。该机场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昌都与内地之间的交通往来,从成都乘机到此只需1个多小时。

高原明珠——然乌湖

7月中旬,我们下到两岸堪称天险的怒江峡谷,溯冷曲峡谷而上。随着地势升高,冰峰雪岭渐逼眼前,不久即到海拔4400米的安久拉山口。路边有一新墓地,安葬着前不久(3月24日)因雪崩而不幸罹难的57名旅客中的部分遗体,当时邻近山上冰雪突然崩溃,铺天盖地掩埋了正在公路上的客车,酿成川藏线上罕见的特大灾难。我们沉痛地伫立于墓前,抬头望那山壁陡峭、浓雾笼罩的无情冰峰,不胜感叹!

过了山口后,豁然开朗,呈现于眼前的是一片宽阔水面在群山绿影环抱之中,静谧而妩媚,这就是著名的然乌湖。明镜般的湖面倒映着四周峻峭危耸的雪峰和青翠苍劲的松林与丛柏,湖畔广袤如绿茵般的草滩上放牧着成群牛羊,还有那一块块生长着青稞、豌豆及油菜等作物的农田点缀其间,这自然风光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富有西藏高原特有的田园牧歌式的迷人风韵,使人流连忘返。

然乌湖范围较大,包括了其上游安贡错与下游安且错,三湖相连呈狭长条形布列于高山深谷之中,总长29公里,平均宽不到1公里,面积共22平方公里,是藏东少数几个大湖之一。其湖面海拔3850米,清澈的湖水来源于周围诸如伯舒拉岭、嘎布岗口雪山及阿扎贡拉冰川等冰雪融水。所以水温偏低,夏季变动于6.6—15.4℃间,冬季则结冰。

据访,然乌湖原为一河流,约200多年前,现今出口处附近山体发生崩坍,大量巨岩碎石堵塞河道而成为河道型湖泊,为典型堰塞湖。其出口处水激浪涌,奔流向西即为迫隆藏布——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中水量最丰沛的河流,所以,然乌湖实际乃是迫隆藏布江的上游源头。然乌湖大多不深,盛产高原特有无鳞鱼,其肉质细嫩,当地居民常下水捕捞佐餐。我们在公路边一家四川人开的小饭馆里有幸品尝了它的美味,饱餐一顿。

芒康自然保护区

8月初,我们来到昌都地区南部的芒康县城。该县面积较大,西有澜沧江,东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邻接,两江之间为南北走向的芒康山。县城坐落在较宽坦的山间盆地内,金沙江西支中岩曲流经县城所在的呷托镇(该河亦被当地人称为嘎托河)。县城海拔3870米,乃昌都南部最高的县城。因川藏公路南线与滇藏公路交会在此,车来人往频繁,街上颇为喧嚷热闹,集市商贸活动旺盛,县城设施和规模仅次于昌都县城。

6日晨,我们离县城沿滇藏公路南行。过了格土顶村便折入一支沟盘旋而上,穿越层层密郁云杉林,很快来到海拔4200米的红拉山口。这里乃是芒康山南段之交通要隘,山口附近正是森林分布上限。故林木已渐稀朗,林下空地皆为杜鹃灌丛所占。

站在山口,极目四望重重山峦,只见阴坡坳沟翠林葱郁,阳坡广布茂密的高山栎灌林。绵绵细雨中,眼前这片山林显得有点迷蒙而神秘。这一带森林植被保存较好,不仅景色秀丽,环境幽美,而且蕴藏着极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如野生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岩羊、苏门羚、小熊猫、鹿等,尤其是我国特有珍稀动物金丝猴3个亚种之一——滇金丝猴即分布在滇藏交界山区,可以说是滇金丝猴故乡。

可目前滇金丝猴现存数量已很少,急切需要加以保护。为此,已于1993年建立了芒康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8.53万公顷。此外,这一带山林中还盛产多种食用菌类,尤以青冈林(高山栎林)中的松茸、灵芝等为著。松茸是这里的特产,其味鲜美。所产小麦、玉米两季常达500公斤以上。高者近1000公斤,目前正在试验搞200亩吨粮田。它不仅是昌都地区农作物高产区,也是经济林果种类最多的地方,除温带常见的核桃、桃、梨、苹果、花椒和葡萄外,还有像柑桔、芭蕉、甘蔗、石榴、棕榈和竹子等亚热带经济林果。我们在县果园内见到柑桔树长势良好,园艺师介绍该园所产柑桔个大如拳,最重可一斤以上,品质亦受称赞。更难得的是当地广为栽植一种小颗粒的半野生葡萄,由解放前来此布道的法国传教士带来,很适应澜沧江谷地的生态环境,用它酿造的葡萄酒颇具法国酒的特色,很有开发前景。我们顺访了一座可能是西藏境内唯一的天主教堂,它没有欧美那样尖顶高层建筑的华贵气派,完全是中国风格,藏汉相结合的二层土木构筑,朴实无华。几位上了年纪的教士(皆中国人)热情地用自酿葡萄酒款待我们,我们怀着好奇心情品尝着,口感的确不错,香醇甘美,很有法国葡萄酒的风味。每年7—9月雨季时节是采集松茸的繁忙时期,我们一路上常看到隐现在丛林间的帐蓬与缕缕炊烟。收购的松茸需连夜运输到邻近中甸、丽江机场,然后空运到日本,据说每公斤可卖到150美元以上。高利润驱使着各路商贩麇集于此,而无计划的盲目滥采不利于松茸的繁衍及山林生态环境的稳定。看来,很有必要予以管理,使采菌活动科学规范化,以保护自然环境和持续稳定松茸等山林珍品的生产与发展,要寓资源利用于环境保护之中。

富饶的盐井

从红拉山口西坡直下,即抵达两岸童秃陡峭的澜沧江峡谷,顺谷南行不远就是盛产“藏巴盐”的盐井乡。它位于左岸高出江面400米的宽广台地上,海拔2640米。这里河谷气候更显干热,有着丰足的热量条件和较充裕的水利灌溉条件。从访谈中获知,这里虽属藏地,却住着许多纳西族,信奉天主教的多为纳西族民,他们由滇西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迁来,经过几个世代,生活习俗上有很多已藏化,如喜饮酥油茶等,但多数仍为纳西族装束。

盐井乡所在台地下沿澜沧江边分布有许多地热泉,它们是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断裂形成的,其中一些地热泉流经三叠纪含盐岩层,为含有丰富盐分(每升水含盐30.7克)的卤水。当地居民在泉口上方修建了近2000个梯田似的方形平顶木棚,上敷一层10厘米厚不透水红胶泥,即为盐田:把卤水浇灌其上,经3—5天自然蒸发,析出盐晶。每年2—5月为采盐期,3—4月所采盐质最佳。全年可产盐300吨以上。所产“藏巴盐”多销往邻近的察隅、德饮、巴塘等地。我们到盐井时已值雨季汛期,混浊江水已涨没盐泉眼,不易看到。对岸的曲孜卡温泉,水温适当,琉璜味不浓,水量也大,非常适宜沐浴,故远近闻名。这里临江*山,交通方便,加上四周浓树绿荫,是个环境幽静宜人的好地方,当地正拟改善、完备基础设施,将这里辟为旅游疗养胜地。

【昌都山川】相关文章:

24节气名称

东岳泰山

中国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

中国最美的十大瀑布

长白山天池

贵州牛郎镇

天山神秘大峡谷

武夷山

雾霾天气产生过程

柘皋古镇

最新趣味地理
热门趣味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趣味地理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