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趣味地理 >趣味地理之诗词中的雨

趣味地理之诗词中的雨
地理网 来源|2016-12-05 发表|教学分类:中国地理

趣味地理

“未雨绸缪”,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当你的地理试卷出现“雨”时,你该如何分辨?

这雨飘落着,撑着伞没有诗意,只有寒意。

地理上有冻雨、暴雨、梅雨、雷阵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台风雨……

语文的诗词中典型的意象有云雨,风雨,暮雨,疏雨,梧桐雨,黄昏雨……

这些带雨的题轮番出现在考卷里,没搞懂,做题时见到它们心里会下雨。

面对这雨那雨,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庄子·天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庄子两千多年前就在问乌云是雨水蒸腾而成呢?还是雨水是乌云降落而成呢?是谁在行云布雨?韩愈在《龙说》“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以前老百姓求雨也是求龙王降雨。那雨、云和龙王有什么关系?

雨和晴,地理术语叫“降水状况”。空气中或多或少含有水汽,但气态的水只有在变冷时,才会因低温冻成液态,聚集成云,云层聚集到一定程度,过重的水汽才会凝成液态(雨滴)或固态(雪花)降落下来,形成降水。成云致雨就是大气运动的过程,

大气的运动,简单分成两种类型(垂直运动,水平运动)

大气的垂直运动,就是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也叫对流运动。大气垂直运动时,一旦空气上升,那上升的空气在高空中越来越冷(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空气中的水汽受冷,易凝结形成降水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空气在水平面上的运动,也叫风。水平吹来的风遇到山脉阻挡,就会沿着坡面爬升,变冷下雨。

或者水平吹拂的风使冷暖空气辐合相遇形成锋面,暖空气沿着锋面爬升,一样变冷下雨。就形成了对流雨,地形雨,和锋面雨。

只要是下雨,肯定是在水汽充足的情况下,大气的上升,这是上升形式不同而已。

① 水汽充足

② 空气受热抬升

③ 风携带湿润气流遇地形阻挡抬升

④ 冷暖空气相遇形成封面

对流雨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写的都是夏季午后雷阵雨的情境,这种黑云翻墨,乱云急雨的类型就是对流雨。对流雨主要发生于中低纬地区,特别在赤道地区和我国夏季的午后,暖湿气团因地面辐射受热膨胀迅速上升。雨滴大而重,倾盆急降,雷电交加,声势吓人,但持续时间不长。

13年广东卷有道题“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就是从水汽为什么多,对流为什么旺盛来分析。还有一些题要求考生解释一种更为强烈的对流现象——冰雹。冰雹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地区地形复杂区域,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太阳辐射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地形复杂多大风而风向变化则烈,气流急剧上升加温成雹。所以苏辙的诗里有句“君不见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见腊月幽谷寒花开”。青藏高原是冰雹多发区,其中那曲是全国冰雹日数最多的地方。

上次讲热力环流时分析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大气环流较弱时,有利于在城区产生降水的大尺度天气形势下,因城市热岛环流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辐合上升,有利于对流雨的发展,此外城市空气中凝结核多,有促进降水作用。会“诱导”暴雨最大强度的落点位于市区,着就是城市的雨岛效应。这也是近几年城市内涝的一个原因。所以现在流行搞通风走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就是为力缓解城市热岛和雨岛效应。

地形雨

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形成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风的一面。

根据中国山脉分布图,找出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有哪些?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台湾山脉。横断山脉西侧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主要是液态的雨,冬季西北风的迎风坡主要是固态雪。太行山脉东侧的石家庄夏季降雨远大于西侧的太原、而冬季太原的降雪量远大于石家庄。同样的现象在日本也有,日本岛中部为山脉,日本东南海岸夏季多雨而西北海岸冬季多雪

新疆的伊犁河谷地被称作是“西域湿岛”,与该地特殊的地形和大气环流分不开的。伊利地区处在北天山和中天山的夹角区域,西宽东窄,向西敞开,这样的地形非常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的深入,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所以伊利地区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都成半环状分布或者是成喇叭状向西敞开分布。邻近有个很有名的赛里木湖也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还有一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的山谷间的地形雨。如巫山云雨,巴山夜雨。巫山女神兴云降雨,巫山处在四川盆地的东缘,滚滚长江穿山而过,水汽充足。巫山山地与山谷之间昼夜温差大,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形成朝云,山坡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局部高压,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在谷底迫使暖空气抬升,水汽凝结形成暮雨。巫山云雨、巴山夜雨、朝云暮雨在传统文化中有很深的内涵,多和男女之情,相思之意有关。苏轼给发妻写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江城子》,也给他的逝去的小妾王朝云“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的句子。

锋面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无边丝雨细如愁”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讲得都是梅雨,也就是锋面雨的一种。

温、湿度不同的两种气团(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附近空气运动活跃,有强烈的升降运动,气流极不稳定,常造成剧烈的天气变化。根据冷暖气团势力大小划分为准静止锋,冷锋,暖锋,三种锋面形成的雨有不同的特点。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当夏季风的暖气流登陆北上,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因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就会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了锋面雨。我们这一带从4月开始就进入如比拼内裤数量的雨季,一场雨缠缠绵绵能下个四五十天。这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的静止锋,长期徘徊在江淮一带,也称为江南准静止锋,正是梅子黄时,不见晴天,江南才子无法携侣出游,只能写点梅雨的诗词抒发心中郁闷。

还有吹面不寒杨柳风,一霎好风生翠幕的暖锋锋面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到天明。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的冷锋锋面雨,一般冷锋锋面雨结束后,有雨晴气爽的天气。所以26号雨结束,27号开始天气转晴。就如柳永词中的那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更多地理趣味知识分享,请继续关注地理网【趣味地理】栏目!

【趣味地理之诗词中的雨】相关文章:

盘点中国地理之最

国家地理伟大工程巡礼每集的名称

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

天体潮汐力与地球大地震之间的触发机制

地理说课稿:《印度》说课稿

分析CAI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广东地理知识-广东地市地理知识

地理说课稿:《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说课稿

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地理杂谈-民间关于12个月花神的传说

最新趣味地理
热门趣味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趣味地理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