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人文地理事象的地域分异

人文地理事象的地域分异
地理网 来源|2013-01-05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科普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例如,从赤道至两极,从沿海向内陆,从山麓至山顶,都可以观察到不同属性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因素有两种:一是太阳辐射能随纬度而变化,二是地球内能导致的海陆分布与地表起伏。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影响都是不平衡的,二者在地球表层自然界中的深刻作用,便决定了地域分异具有地带性。这些地理现象及其成因、特性、表现形式以及彼此间的关系,是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笔者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发现不少人文事象也同样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规律。认真总结这些规律,有利于人文地理研究的深化,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纬度地带性规律

人文地理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地表人文事象大致随纬度方向产生有规律的南北变化。例如,在人种地理上,人的肤色大体与纬度成反比关系,即纬度越低,肤色越深。黑种人起源并主要分布在低纬地带,黄种人起源并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带,白种人则起源并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带即是明证;人的身高也与纬度有密切关系,其大致与纬度成正比,即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高,如我国低纬地区的华南人与西南人身材中等偏矮,中纬度地区的华中与华东地区人的身材属于中等,较高纬度地区的东北人、西北人与华北人的身材中等偏高;至于人的脸型、唇厚、鼻高、汗腺、毛发等生理现象都与纬度有一定关系。在农业地理上,农作物的品种、产量:耕作制度及复种指数等存在着明显的纬度差异。在旅游地理上,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北雄、南秀、中古”的地带性特征鲜明。在文化地理上,我国人的性格特征、语言、服饰、饮食、园林、民居、文学、音乐、戏剧、书法、绘画等文化事象更是南北有别,地域风格存在明显反差,不少文化产品“北雄南秀”的地带性特征十分明显。这种地域分异现象即使在一个小的区域也是存在的,例如同是陕西民歌,北、中、南三个地带就有明显的不同风格:陕北民歌粗犷豪放,陕南民歌委婉流畅,陕中民歌清新雅趣。在世界经济地理上,欧洲的北部与南部,非洲的北部、中部与南部,中国、美国等国的南北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地带性差异。在世界政治地理上,南北矛盾与南南合作等也与纬度地带性规律有一定的联系。

经度地带性规律

人文地理的经度地带性规律是指地表人文事象大致随经度方向产生有规律的东西变化。例如,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沿海与内陆在区位、地形、气候、交通诸方面的不同影响,东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即经济地理上存在着较发达的东部地带、次发达的中部地带和较落后的西部地带。我国政府按照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客观依据实质上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上的经度地带性差异。又如,我国人体身高不仅具有前面述及的纬度地带性差异,而且还存在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差异。在同纬度地带,人体身高有着由西部内陆向东部沿海递增的趋势。1978—1980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联合组织对全国16个省份的18万多大、中、小学生的体质调查材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此外我国的人的心理与性格特征、思想观念、人才分布、文化教育水平、民居建筑等文化现象在沿海与内陆也存在着较大的东西差异,具有一定的经度地带性规律。上述这种社会、经济、文化的经度地带性差异,在欧洲、北美洲及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区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再从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看,在农业文明社会时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纬度地带性特征比较鲜明;在工商文明社会时期则经度地带性特征较为突出,东西差异(或沿海与内陆的差异)的矛盾已超过了南北差异的矛盾。这一时空变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体现。

垂直地带性规律

人文地理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是指地表人文事象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产生有规律的变化。例如,在人体身高上,我国海拔较高的地区普遍低于海拔较低的地区。有调查资料表明,同是大城市,海拔高度在10米以下的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男性平均身高为171—173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9—161厘米,而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西宁、兰州、贵阳等城市,男性平均身高为167—170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5—159厘米。在社会、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山区与平原均差别很大。在山高谷深的我国西南山区,农业呈立体布局,农作物与耕作制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递变的社会经济现象,以及“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现象都非常突出。即使在具体的文化产品上也可以见到垂直地带性差异作用的印痕。如同是气候寒冷地区的民族舞蹈,居住在低海拔平地的俄罗斯人的舞蹈动作幅度大,运动剧烈;而地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藏族人的舞蹈动作幅度小,运动和缓(因缺氧,减轻疲乏)。同是民歌,山区民歌的音量、音调都高于平原民歌。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这里须说明的是,人文地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在自然地理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加之入文地理事象的形成还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与时空变动性的特点。因此,在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上有些往往不很明显,大多具有“隐域性”特征,不少需要深入透视与挖掘才能发现。物质世界具有“天人合一”的特点与规律,人文与自然在不少方面存在息息相通之处。我们认为,适当借鉴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方法与理论成果,有助于人文科学的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促使人们深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总结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当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上都还比较薄弱和落后,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指导下,适当吸取自然地理学的某些理论成果与研究方法,或许是加强人文地理学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或可贵思路。

【人文地理事象的地域分异】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人口数量、分布小专题

高一地理湖泊的成因知识点

高三地理后阶段复习建议

中国人文地理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谈中国地理的复习

2011年高考地理考点 日期变化(日期分界线)

世界气候之地中海气候的区域性差异

高中地理知识的记忆原则及方法

高中地理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介绍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影响地理现象的各种因素(二)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