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趣味地理 >我国的国际湖泊

我国的国际湖泊
地理网 来源|2016-11-24 发表|教学分类:世界地理

趣味地理

天池

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位于吉林省抚松县境内,湖面海拔2154米。湖泊高踞于长白山之颠,在群峰环绕之中。由于海拔较高,常有云雾缭绕,很难见其真貌,人们视为神秘之水,因此称为天池。

天池是呈椭圆形的火山口湖,南北长4850米,东西宽3350米,周长约13公里,湖面面积约9.2平方公里,湖泊的集水面积21.4平方公里。湖水总蓄水量约20亿立方米,平均深度204米,最大深度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湖泊四周没有常流水注入,主要由天然降水以及环湖的岩层隙水补给。

湖泊只有在北侧有一缺口,水流经过1200多米蜿蜓的流程后突然从断崖处飞泻而下,形成68米的飞瀑。这夹峙在二山之间,形如马尾瀑布的水流就是松花江的正源――二道白河的源头。

天池池周有10余座高峰。白云峰最高,海拔2691米,位于天池的西面,主要岩石是各种火山的喷出岩,有浮石、火山砾、火山砂、粗面岩、凝灰岩等。天池北面另一高峰天文峰,海拔2670米,为第二高峰,1958年天池气象站建于该峰东北侧2622米处,故称天文峰。

长白山天池的形成与火山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距今100万年前的地质年代,发生过多次规模较大的火山喷发。近期的喷发有1597年(明万历25年)8月、1668年(清康熙7年)4月和1702年(清康熙41年)4月。虽然近年没有喷发,但沿二道白河上朔,沿河仍有许多温泉分布。

天池气候寒冷,湖水冻结每年长达6个月之久,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不及10℃。降水丰沛,平均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每年约有8个月时间被积雪覆盖,6月中旬积雪才开始融化/在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天池周围生长着各种珍奇的生物。

兴凯湖

兴凯湖是中俄的界湖,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际湖。兴凯湖又称兴开湖,是当地赫哲语肯卡的偕音,意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兴凯湖约1/3属于我国,2/3在俄罗斯境内。在湖的四周,东南岸多湿地,西岸岗丘起伏,西北岸有完达山耸峙,北岸分布有沙岗。完达山海拔640多米。沙岗以北分布着小兴凯湖,它本来是兴凯湖的一部分。

兴凯湖呈卵形,长90多公里,平均宽50公里,周长400余公里,面积达4380平方公里,贮水量109.5亿立方米,仅次于青海湖,而超过了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翻阳湖。湖面海拔68米,最深处达10米。有9条河流汇入湖中,湖水向东北流出为松阿察河,注入乌苏里江。

小兴凯湖长50公里,宽约30公里,面积140平方公里。与兴凯湖之间本来有一水道穿过沙岗相通,洪水时期小湖的水流入大湖,枯水期大湖的水注入小湖。现今在涨水期,两个湖仍然可以相通。

兴凯湖是一个大型的构造断陷湖。在第三纪以前,湖的周围已经形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太平岭、老爷岭、完达山和俄罗斯境内的锡霍特山脉等褶皱断块山地及山间盆地。

在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周围山地断块上升,而在中部则大规模陷落,使原来的盆地扩大加深,形成了古兴凯湖盆。古湖盆的面积很大。但到了第四纪后期,由于地盘的下陷逐渐减缓、停止,甚至局部上升,使古湖盆范围大大缩小,形成了现代兴凯湖的雏型。

湖泊所处的纬度高,冬季严寒,每年12月初湖水开始结冰,直至翌年4月末才解冻,冰期长达5个月左右,冰厚可达1米余。湖区夏季盛行西南风。波浪将湖中的泥沙堆积于湖的东北岸,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了今日高大的湖岗,并且将一部分湖水分隔开来成了小兴凯湖。至今湖岗仍在不断地加宽,湖面也在逐渐缩小之中。

兴凯湖鱼类资源丰富,共有约30多种,其中白鲢、鳊花、鳌花、鲤、鲫都很著名,而兴凯大白鱼尤为上乘,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大小兴凯湖又是北方水鸟的栖息和繁殖地,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有重要意义。

贝尔湖

贝尔湖是中国与蒙古的界湖。人们往往将贝尔湖与呼伦池联系在一起,其实它们是2个独立的湖泊。贝尔湖位于呼伦贝尔高平原的最西部,湖泊东南有哈拉哈河,流至新巴尔虎左旗南缘索伦鄂博附近,河道分二支,北支称下里津里河,南支注入贝尔湖。

贝尔湖湖面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方形。湖长约33公里,宽约19公里,湖面面积600余平方公里。在湖的东北流出乌尔逊河,注入呼伦池,湖水平均深约8米,最大9米,最小6米左右,贮水量48.8亿立方米。

内蒙古的湖泊多数为咸水湖或盐湖,但贝尔湖却例外,湖水清沏,矿化度仅0.28克/升,基本没有受到污染。湖底以砂砾石为主。湖内盛产各种鱼类,以鲫鱼和雅罗鱼为主。在贝尔湖的四周,除部分地区有沼泽外,大部分湖岸高出湖面2米以上,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牧场。

贝尔湖地属温带的半干旱区,气候寒冷干燥,也是我国寒冷的地区之一,最冷的1月份,在寒潮后可出现-40℃以下的低温。但到了春季,湖冰开始融化,贝尔湖里的鱼群急不可待地顺着乌尔逊河拥进呼伦池,形成壮观的鱼潮。

班公错

班公错是我国与克什米尔的界湖,位于西藏日土县境内,藏民称为“哥木克哥那喇令错”或“错木昴拉红波”意思是明媚而狭长的湖泊。

班公错周边有喀喇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的余脉所环峙,海拔超过5000米,中间形成狭窄的斑公湖盆地,海拔约4500米。由于北面有高大的喀喇昆仑山为屏障,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盆地内相对较暖和,最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但年降水量仅60毫米左右,十分干燥。

班公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长裂谷湖之一,在东西方向上延伸达155公里,南北平均宽2.4公里左右,属于构造断陷湖。构造断裂的主要根据是湖泊两岸地层不连续,北岸至今仍保留有明显的断层崖,同时沿东西向尚有多处呈线性排列的温泉出露等,说明湖中有大断层通过。湖泊面积413平方公里,海拔4241米,整个湖的流域面积约28714平方公里,大部分在湖体东段的南、北两岸,中段、西段较小。班公错的全年湖面蒸发水量约8.93亿立方米,湖面降水量为0.36亿立方米,入湖径流总量为8.57亿立方米。班公错自第四纪以来总的趋势是不断退缩,使得湖周围留下一道道古湖岸线,如东岸的古岸线及湖岸阶地有九级之多,第九级高出目前湖面约80米。

湖水碧蓝晶莹,透明度大,最大水深423米,容积66亿立方米,其中淡水贮量47亿立方米,咸水贮量19亿立方米。水质分布具有东淡西咸的特点,在第一浅弯段两侧,东部属淡水,中、西部为咸水。

湖中有几个鸟岛,对鸟类繁殖和自然资源保护起着积极作用。湖中生长裂腹笪和裂裸尻鱼,近年已有捕捞。湖滨周围的高山草场是优良的牧场。

【我国的国际湖泊】相关文章:

火山喷发的原因猜想

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最大的岛屿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地球上最大的岩浆湖

最大的独石山

最圆的湖

最美丽的行星

世界罕见的咸淡各半的湖泊

古罗马的面貌

最新趣味地理
热门趣味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趣味地理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