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其他 >高中新课改地理作业系统初探

高中新课改地理作业系统初探
地理网 来源|2013-01-05 发表|教学分类:课改消息

地理教学

其他

课程作业系统是课程教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课程改革浪潮下,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也是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关于课程理念、目标、教材编选、教学模式、教法学法乃至地理学习评价等诸多领域的探讨、研究甚为深广,本应为课改的重要环节──作业系统的改革却难见有可操作性强的专论。本文仅以些许粗浅看法与尝试,意为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作业系统改革的必要性 地理作业系统,是以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性活动的方式传递地理教学信息,它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符合课改理念的作业系统更是师生交互活动的理想平台,可为新型的学习评价体系提供更直观翔实的依据。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理应重视作业系统的改革,才能做到课改中各个系统环节相互相承,最大限度的发挥课改的实效性,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五大理念,实现预计的“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传统的地理作业设计以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和应试教育为指导,注重强调对教材知识的通式检测和巩固,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主动学习的激发,学生对做作业抵触不少。有个教育家这样说:“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新课改提倡创造性教育,促进个性化发展,高中地理作业系统的设置不仅应为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技能提供帮助,更应成为学生主动促进其地理学习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驱动器,成为学生内化课堂知识,实践理论知识,升华、拓展课本知识的试验田。

二、作业系统的设计应以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1.作业系统的设置应是培养地理素养的延伸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由此可知,训练和实践是培养地理素养的必要手段。地理作业系统应为训练和实践设定合适的“场景”。新课程高中地理教育阶段强调的是学生运用所学地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探究地理变化机制和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作业系统也应从单纯的课本知识的复述或机械化的填绘图操作过渡到开放性的原理、理论的运用、实践上。

考虑作业的容量及难易度,可允许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使学生做到有用的作业并且乐意完成。让做作业的过程也同时成为学生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乃至生存能力的过程。以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设置多样化作业,让学生通过区域调查、收集信息、比较差异、综合分析,培养地理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形成地理情感,进而激发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更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自身提高。 2.作业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情需要 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程实施中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特长、发展取向,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地理基本原理后,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

在自主选取学习内容或对问题形成不同看法后,就会产生验证的渴求。作业系统应该紧抓课程改革造就的这一契机,在保证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增添多层次、多方向、多形式的供选作业,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广的发展空间,探究各自向往的地理问题,争取成功的欲望。据此,可以把作业分为以下三类:

(1)强调常识和技能的作业,即侧重文化素养的地理作业:如,地理百科、地理观察、地理读绘图、地理计算等;

(2)注重应用与操作的作业,即侧重生活应用的作业:如,观云识天气、推测天气变化、分析地理现象成因等;

(3)倾向学科专业的作业,即侧重科学的作业:如可涉及一些地理学科发展方向的研究性课题、野外地质、气象、环境等考察课题。 3.作业系统的设计应重视探究性地理问题 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课改又一大发展特点。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合作意识,学生在互动合作式课堂中所探讨的问题、得到的启发、遇到的疑惑都可以成为探究性作业设置的来源,使作业系统很好的延续着课堂的气氛,更超然于课堂的功效,让“问题解决”贯穿于课堂内外。按照时间要求及课题容量、难易度,探究性作业可包括微型探究作业和专题式作业,自助式作业和合作式作业。让“问题的提出──方法的制定──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处理──结论的提出──成果的展现──过程的反思”成为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问题的解决过程即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创造力的过程。

4.作业系统应是多元化学习评价的依据 新课程理念强调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三个“相结合”,评价重要依据之一是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因此教师对作业系统的设置应跟上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变革,设置基础性作业、研究性作业、技能操作作业、调查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相结合,利于学生充分展现各种地理能力。可以让学生提高书面材料或口头表述、实物制作或图像材料甚至影音录像等,给学生设定多样化的发展平台,有利于多元化的学习评价。 此外,地理作业系统的设计还应能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地理问题,关注地理信息技术这一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了解其在信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有这方面发展倾向的学生应要求其掌握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如,可设置遥感图像判读、GIS软件基本操作实践(区域地理信息查询、处理,简易地理图表绘制、分析等)等作业。

三、作业设计一例

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

(2)必修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备选作业 基础知识 1.说说你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的理解。 2.查找课本图表,谈谈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及各洲人口增长的差异。 3.读图1.2,比较分析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的差异;读图1.6,列表对比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解释差异原因。 探究讨论 1.搜集我国自1949年以来历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探讨其影响因素。 2.根据教材提供的图表资料或自查资料、数据,探讨当前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并预测世界人口的增长变化。

3.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一个洲或国家、地区,搜集相应人口资料,对其进行自然增长率、增长模式、变化预测等分析,探究相关影响因素。 图表制作 1.搜集本地或我国自1949年以来历次人口普查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2.搜集本地或我国自1949年以来历次人口普查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 3.据图1.4的资料,把各洲柱状图资料转绘到同一幅坐标图中; 分别绘制19

50、2000年世界各洲人口数量构成的扇形图。 实践调查 1.在本地(范围自定)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展开婚姻观或生育观调查,比较差异,分析原因。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小范围(范围自定)的人口观宣传活动,拟出讲稿,总结心得。 问题征求 1.请你总结你对学习本课知识所存在的疑问。 2.请你提出在完成本次作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请你为老师的课提提意见。 说明建议: 1.选题说明:基础知识作业和问题征求(至少必选一题);其他作业任选,题数不限。 2.探究讨论、图表绘制、实践调查类作业可以合作完成,选题后向老师汇报课题。 3.资料收集参

【高中新课改地理作业系统初探】相关文章: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的个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创新尝试

从高考改革动向看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

中学地理新课改概念教法例举

地理教学与课堂调控艺术

地理课的绘图教学

巧引歌词丰富地理课堂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单元教案:比例尺

改变地理教学方式的几点做法

最新地理其他
热门地理其他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其他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