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中国的荒漠化研究

中国的荒漠化研究
地理网 来源|2013-01-06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中国的荒漠化研究开始于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以后。先是密切结合当时的防沙治沙要求,集中力量研究干旱地带农牧交错区和旱作农业地区的沙质荒漠化,后来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荒漠化问题的研究。我国的荒漠化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朱震达等,1997)。

第一阶段,从1977年到1983年,以沙质荒漠化为中心,对其分布现状、成因、发生和发展过程、演变趋势及治理的途径进行研究,并编制了各个主要沙质荒漠化地区1∶50万荒漠化类型图。在科学研究上主要说明了五个问题。第一,沙质荒漠化不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带,也发生在部分半湿润和湿润地带。第二,按成因分析,以过度农垦为主的占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的25.4%,以过度放牧为主的占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占31.8%,水资源利用不当及工矿建设破坏植被引起的占9%,单纯由于风力作用造成的仅占5.5%。第三,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3.4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的占10.2%,强度的占18.3%,中度的占30.5%,轻度的占41.0%;29%分布在半干旱地带的东部及半湿润地带,44%分布在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及草原农垦区,27%分布在干旱地带的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第四,从沙质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局部地区治理后有所逆转,但从总体上看仍在蔓延中。第五,进行群众防治沙质荒漠化的经验总结,开展国际学术交往,如举办国际沙质荒漠化讲习班和国际学术讨论会。

第二阶段,从1984年到1991年,在继续加强以流沙固定及其开发利用为主的宁夏中卫沙坡头试验站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各种自然条件下沙质荒漠化治理示范基地的建设,并扩大到半湿润地区及亚热带湿润地区,逐步建立了自干旱地带绿洲周围(甘肃临泽)、荒漠草原(宁夏盐池)、半干旱草原(内蒙古奈曼)、半湿润地带(大兴、禹城、延津和夏津)到亚热带湿润地区(南昌)的不同类型沙质荒漠化土地治理系统网络,探索沙质荒漠化土地整治模式。同时,面向第三世界,扩大国际学术交往,援助发展中国家进行荒漠化治理国家行动方案的研究(如西非马里共和国的绿色屏障可行性研究)。

第三阶段,从1992年至今。随着国际上荒漠化定义的发展,在研究北方沙质荒漠化的同时,加强对南方因流水侵蚀形成的土地荒漠化的研究。在土地荒漠化防治示范试验研究站中,增加了浙江兰溪和云南元谋两个试验站。

【中国的荒漠化研究】相关文章:

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

我国的半岛

中国的轻工业

作物组合形成的因素和研究意义

荒漠化

荒漠化评价

我国的地理界线

中国的钢铁工业

世界土地荒漠化趋势

中国的土地资源问题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