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三峡工程的历史回顾

三峡工程的历史回顾
地理网 来源|2013-01-06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长江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资源宝库之一。最早提出三峡工程的,首推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早在1919年,他就提出在三峡建坝的设想,以改善川江航运、开发利用长江水力资源。

自那以后,无数的专家、学者对三峡工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值得提出的是,较早提出具体开发计划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潘绥(G.R. Passhal)先生。1944年,他建议在三峡建一总装机容量为1 050万千瓦的发电厂。同年5月,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世界著名坝工专家萨凡奇(J.L. Savage)先生徒步考察了三峡,编写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报告建议在宜昌上游建200米高坝,装机1 056万千瓦,同时有防洪、灌溉、航运之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但三峡工程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54年开始论证,历时38年之久。为了研究该工程,不仅国内的科学界、工程技术界有几代人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原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国不少专家也曾参与了工程规划、设计研究与咨询工作。所投入力量之雄厚、工作量之浩瀚,在世界工程史上堪称罕见。

经过缜密研究、充分讨论、反复论证,1989年5月重新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的主要结论是:三峡工程对我国的建设是必要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

此后,国务院成立了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聘请了163位各方面的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并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3年三峡工程进入了施工准备阶段。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准备,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开始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并以1997年11月大江截流成功为标志,进入了二期施工阶段。目前,枢纽工程建设、库区移民和输变电工程正在有计划、按进度地顺利展开。

【三峡工程的历史回顾】相关文章:

我国的半岛

教师日常工作的“十点”魅力

如何培养七年级的地理自学能力

三峡工程世界之最

平安大街工程

澳大利亚的历史沿革

地理课的绘图教学

地图上两地间距离的量算

北京的四合院

中国城市的发展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