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教师日常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反思范例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反思范例
地理网 来源|2016-12-07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反思

地理教学

教师日常

“地图”教学可谓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重头戏”,地理网小编特为老师们整理了名师地理教学工作反思范例,希望能帮助老师们的教学。

以海拔为基础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很具地理专业水准。对于初次接触专业性地理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准确把握的。从一些弯弯曲曲的线中能看出哪里是陡坡,哪里是缓坡,哪里是山脊、山谷,颇为费神。

(一)经过教学探索,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及等高线特征紧密结合,且把等高线特征与所反映的地形概括成简短诗句,解释含义,学生易掌握,而且使同学们乐于其中。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等高线,海拔出,两山之间是鞍部,

陡崖就在相交处,陡坡密,缓坡疏,

山峰之处有标注。低弯脊,高弯谷。

“等高线,海拔出”,说明等高线产生的基础依据是海拔,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山峰之处有标注”,是说山峰所在的地方在图中是有明显的标记的,通常是用一个实心的黑等腰三角形标示出来。

“陡坡密,缓坡疏”,在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呈现相对密集,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较小,反之为缓坡。

“两山之间是鞍部”,在紧邻的两个山峰之间,就是鞍部所在。

“低弯脊,高弯谷”,“低弯”是指向海拔低的方向弯曲的一组等高线,是山脊所在;“高弯”是指向海拔高的方向弯曲的一组等高线,是山谷所在。

“陡崖就在相交处”,等高线是不能相交的,若出现等高线十分邻近,从视觉上看是“相交”了,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陡崖所在的位置。

(二)由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通过下面几点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以加深理解等高线地形图。

(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2)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3)工厂区位的选择。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

(4)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5)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可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可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三)(综合训练)读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判断。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②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开发整治的措施是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解题思路:这组题是在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图判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自然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决策人类活动的综合判断能力。

第1题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图的判断能力。首先可从图中的图例判断出这是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然后从等高线的疏密情况、坡面线的选取情况判断出①线所在地区的坡度最大,③和④的等高线疏密情况不同,坡度也应不同,即可得到答案。

第2题主要考查对地形、气候、植物生长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掌握情况,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推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得到甲坡和乙坡存在的明显差异有:(1)乙坡地处北坡,(2)乙坡坡度缓于甲坡。据信息(1)可排除A、C选项,虽然甲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实际上由于此山海拔400多米,不足以产生地形雨,如果产生地形雨而甲处降水较多的话,甲坡的植被应比乙坡好。但甲处位于南坡,地形陡峻,蒸发较多,又不易涵养水源,土壤水分条件较差。乙处位于东北坡,蒸发较少,地形平缓,容易涵养水源,因此乙坡土壤水分条件好。答案为B项。

第3题主要考查对华北地区所属自然带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治理地表荒漠化主要措施的了解程度。应从治理荒坡的最基本途径是植树造林来排除选项A、C,再从乙坡位于北坡属于阴坡,排除选项B,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1.C  2.B   3.D

更多地理教学经验分享,尽在地理网,请继续关注!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反思范例】相关文章:

浅谈地理图像的学习程序

高中地理联系实践进行教学探究

浅议地理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地理教学反思㈡

GIS 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新课程高一地理阶段性教学反思

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与操作应用

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科学性的几点认识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案例教学

最新地理教师日常
热门地理教师日常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教师日常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