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学习 >练习题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学年高一(上)地理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学年高一(上)地理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地理网 来源|2020-08-06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试题

地理学习

练习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小题,共80分)

1. 已知甲地位于160°E和40°N的交点上,乙地位于160°W和10°S的交点上。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地图上的方位判断。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40°N位于10°S的北面;而160°E位于160°W的西面。

 

2.某人从Q点以北6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

 

A. 出发点

B. 出发点以西

C. 出发点以北

D. 出发点以东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

【详解】出发点在赤道以北60千米处,向正南走100千米后到达的纬线距赤道40千米,所以,与出发时的纬线相比,这条纬线距离赤道近,长度长.向东走100千米的距离,跨过的经度数要小.又已知,此人最后返回时和出发时在同一纬线上,所以,此人回到了出发时所在经线以西的另外一条经线上,故选B。

【点睛】本题间接考查上方向的判断,解答本题需明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经线圈过两极且长度相等,所有的纬线圈平行且纬线圈的长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①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比例尺。

【详解】根据各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同,图幅范围相同,中国实际范围最大,北京各区实际范围最小,结合比例尺公式,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因此排序为①③④②。故选A。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

A. 先向北,再向东北 B. 先向南,再向东南

C. 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D. 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5. 图中甲村和乙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555米 B. 333米 C. 666米 D. 222米

6.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 150米 B. 199米 C. 278米 D. 400米

【答案】4. D    5. A    6.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

【4题详解】

河流穿过等高线,则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判断河流流向,注意结合指向标准确判断方位,先向东南,再向西南,故D项正确。

【5题详解】

图中甲村的海拔高度是100米以下,乙村的海拔高度是500米-600米,图中甲、乙两村的相对高度是400-600米,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甲、乙两村的相对高度可能为555米.故选A。

【6题详解】

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方法是:(N-1)×等高距≤H<(N+1)×等高距(N表示有N条等高线经过).由题干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可知,甲处陡崖有三条等高线经过.因此,甲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在(3-1)×100米即200米与(3+1)×20米即400米之间,故选C。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西半球

C.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8.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半球的极点离南极点的最近距离超过10000千米

B. 陆半球的极点位于北京(40°N,116°E)的东南方向

C. 陆半球的极点位于北京(40°N,116°E)的西南方向

D.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南极点的东南方向

【答案】7. D    8. C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

【7题详解】

水半球的极点与陆半球极点关于地心对称,两点的纬度值相等,分别在南北半球,即其纬度为38°S,南半球;A、B可排除;经度差为180°,西半球,故选D。

【8题详解】

水半球的极点与南极点的纬度差为52°,因此它离南极点的最近距离约有5800千米;比较陆半球的极点(38°N、0°)和北京(40°N,116°E)的经纬度可以判断,纬度位于南方,经度位于西方,故位于西南方向;南极点是地球上最南的点,其余各点都位于它的北方。故选C。

 

读“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①、②行星分别代表(   )

A. 火星、水星 B. 火星、金星

C. 金星、火星 D. 金星、水星

10.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 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 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 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答案】9. B    10. 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特殊性。

【9题详解】

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与地球相邻的分别是金星和火星。故选B。

【10题详解】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这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故A正确;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为生物生长不是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故B不符合题意;地形和岩石圈不是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地震和火山活动不是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1.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 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 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12.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 海平面 B. 岩石圈底部 C. 莫霍界面 D. 软流层中

【答案】11. C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中地壳等厚度线的走向和分布可知,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故C正确。

【12题详解】

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被称作地壳,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应以莫霍界面为0千米起点,故C正确。海平面是海拔高度的0千米起点,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是岩石圈,故A、B、D错误。

【点睛】第一小题容易,直接读图即可。第二小题易错选成A答案,解答时需申请题目要求:地壳厚度剖面图中0千米位置。

 

下左图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下右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由图可知(     )

A. 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 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 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为阴天

D. 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为阴天

14.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答案】13. C    14. C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13题详解】

读图,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大气辐射,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受冷锋、暖锋影响时为阴天,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晴天昼夜温差大。故选C。

【14题详解】

读图,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大气辐射,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③减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故选C。

 

小明暑假到山东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如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5. 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 热力环流 B. 大气环流

C. 温室效应 D. 季风环流

16. 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由西向东 B. 由东向西

C. 由北向南 D. 由南向北

【答案】15. A    16. C

【解析】

试题分析:

【15题详解】

该地房屋前有水泥地,后有植被,二者的热力性质差异不同。白天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有植被的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吹向植被区,形成穿堂风。所以最符合的是A。大气环流指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温室效应是指气温条件的改变,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形式,与穿堂风关系不大,B、C、D错。

【16题详解】

此时是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C对。

考点:热力环流原理及运动方向。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7. 画中描绘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18. 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于原因是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答案】17. B    18.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地形的形成原因。

【1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②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④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故选B。

【18题详解】

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后来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C正确。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 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经过三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为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20. 图中①和②处相比

A. ①处盐度高、温度高 B. ②处盐度高、温度高

C. ①处温度高,②处盐度高 D. ①处盐度高,②处温度高

【答案】19. D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A处位于南半球,此时南半球为冬季,3个月后则进入南半球的春季,C位于北半球,则为北半球的秋季。故选D。

【20题详解】

②处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且受暖流影响,盐度低,纬度低,温度高,①处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且受寒流影响,盐度高,温度较低。故选D。

【点睛】世界大洋表层的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各自南北两侧的高纬、低纬递减。

 

二、综合题

21.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

(2)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

(3)A在B的_____方向;疗养院位于_____ (南/北)坡。

(4)图中a、b、c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为什么?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答案】(1)a,原因是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急

(2)最佳坝址应是小河流出盆地的最窄处,理由是此处省时省力省工

(3)西北;南

(4)c  c处是山脊,这里不能形成河流

(5)①更合理,因为①与等高线平行,建造难度小,可自流引水

【解析】

【分析】

等高线图的判断。

【详解】(1)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a处较b处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2)水库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最窄处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的袋口处。从库容来说,上游为盆地,河流支流多,汇水量大;从水能资源来看,峡谷地带,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从工程量来看,坝体宽度较小,工程量小,投资省。

(3)纬度指示东西方向,经度指示南北方向,故可判断,A位于B的西北方向。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疗养院所处位置北高南低,位于南坡。

(4)山谷为集水区,故河流分布于山谷地带,即等高线由海拔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所以a、b是河流的支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所以c不属于河流的支流。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应选择①线路,因为从①渠引水,河水从高处到低处可以自流。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学年高一(上)地理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相关文章: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考点分析试题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解析

2009年高考地理考点分析与命题预测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地图专题)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点解读(陆地环境)

2009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预测

近几年高考地理考点分析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水污染)

高中区域地理试题的瓶颈分析及对策

2011年高考地理考点 日期变化(日期分界线)

最新地理练习题
热门地理练习题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练习题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