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七年级-气温和气温变化

七年级-气温和气温变化
地理网 来源|2017-03-14 发表|教学分类:说课稿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气温和气温变化

一、气温和我们:

在气候的各个要素里,我们最在乎的、或者说最重要的是气温和降水。我们今天开始学习气温,气温对于我们非常重要,这段时间我们经常说:“一阵秋雨一阵凉,出门别忘加衣裳”。有些同学就着凉了,甚至感冒了。当然了,一点小感冒说明我们对气温的反应还不是很从容,也许是我们生活中粗心了,或者说身体的素质差了一点点,不管哪一种情况都提醒我们注意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描述用℃来表示,读作“摄氏度”。摄氏度是以水的三态变化的两个临界点作为标准来定义0和100℃,即海平面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温度为0℃,水沸腾温度为100℃。

气温的观测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来测量的。百叶箱有点像我们家里卫生间门下半部分,即要保证空气流通,又要防止调皮搭蛋的家伙用什么棍子把温度计损坏,所以要挡住视线。温度计的高度一般1.5米,方便人们观察,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空气层温度,如果太低,温度可能受地表的影响偏高。观测的次数通常一天四次,北京地区一般是在8、14、20、2时观察,这主要是考虑14点左右为当地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其余三次均匀分布,间隔6小时,切忌偷懒连续看四次记录了事。把一天四次观测到的气温求平均得到日平均气温,用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可以求平均得到月平均气温,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可以得出年平均气温。

气温与我们关系密切,我们可以通过教材和地理图册上的资料来加以体会。①9月份的吐鲁番:在我们这里9月份应该算是秋季了,可在吐鲁番午后经常上升到30℃以上,清晨又常常降到几度,即“早穿皮袄午穿纱”,如果我们这里这样的话,早晨大家就会穿着厚厚的皮袄鬼鬼祟祟得走进教室,中午又把厚大的皮袄放在一边穿上薄薄的纱,四季的衣服我们在一天内就全穿完了。哎呀肯定非常麻烦。好在我们成都每天变化幅度只有3、4度,早晨我们穿多少,中午也穿多少。我们的地理图册上还有青藏高原上的人也是这样,原来我们不了解别人的时候还常说,这藏民穿的什么衣服,要穿不穿,又拖起吊起甩起,现在明白了,青藏高原上温差大。②雪糕和火锅人人都吃过,但这里要说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火锅是有差别的,北方的火锅吃了暖身子,没有什么麻辣味,而南方特别是四川和重庆的火锅那是又麻又辣,这是为了防风湿,为了多出汗。③热带沙漠地区窗子很小,墙很厚是为了抵御每天很大的温差,修成有点像战争时期的碉堡一样,这种房子中午外面很热的时候,里面没有那么热,晚上外面冷的时候,里面没有那么冷。当然了,热带地区的房子不都是这样,像西双版纳的热带地区,傣族的竹楼是为了通风散热而设计的,竹楼前后左右都是竹子,上面有草。这种房子有一个缺点比较容易着火,所以要做好防火准备。我很小的时候我们这些地方的农村很多地方都有草房,我印象中有两个小孩都他家的房子点燃了,家长说不能玩火,以免都房子烧了。但小朋友总想看看这房子烧起来是个什么样子。有一次,我和我邻居家的小孩,两个小孩子商量去烧他家的房子,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抱上柴草,拿了火柴到了他家屋后,正准备烧,遭了,看到他家屋后山上站着一个人,我们怕被发现,把柴草和火柴都放到那里,说:“玩一会儿再回来烧。”过了一会儿,等我们回来,那个讨厌的家伙还站在山上,后来我们商量算了今天就不烧了,我们另外找时间来烧。我那时大约5岁。④柑橘怕低温,零下几度就相当于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柑橘放到里面冻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就不好吃了,吃在嘴里全是冰渣子。⑤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雾是因为里面的热空气遇到了冷玻璃,在玻璃内侧凝雾,绝对不是在外面。当然,早晨汽车玻璃上也有可能像地上一样凝一层雾。

二、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简单的说就是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所表达的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有规律地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小时左右。我们都知道了太阳辐射最强是在中午,什么是中午呢?古诗中“锄禾日当午”说得很明确,就是太阳最高,但别把它理解为北京时间12点。北京时间12点是指东经120度地区的正午,而我们成都是东经104度,比北京少了16度,所以我们的正午要比东经120度晚1小时4分钟。也就是说,北京时间13点04分,我们成都太阳最高,这时就是我们的正午了,全年天天如此。太阳最高并不代表气温最高,因为太阳辐射最强它首先要传给地面,透明的空气基本没有直接得到太阳辐射,要等地面升温后,地面再把能量传给空气,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小时,所以午后两小时左右才是一天气温最高的时候。太阳落山,地面没有得到太阳辐射了,气温持续走低,在太阳没有升起之前一直处于下降阶段,当太阳逐渐从东方露头,气温便开始扭头上升,所以一天的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黎明前后。

气温年变化也非常有规律,这就是地球公转带来的四季变化,形成的寒来暑往。我们前面曾经把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7月是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但7月并不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就北半球来说,太阳辐射最强是在夏至,即6月22日前后。和上面同样的道理,太阳辐射最强并不是气温最高,太阳辐射最强要给地面,地面再转给空气,这个过程大约要20天左右,等到小暑、大暑来到才是气温最高的时候。同样的道理,1月是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太阳辐射最弱是冬至,但气温最低是大寒前后,即在1月份。前面说到的1月平均气温最低,7月平均气温最高是特指北半球的陆地。陆地和海洋在升温和降温方面是有区别的,陆地像个急性子,升得快降得也快,而海洋像个慢性子,升得慢降得也慢,这在夏天我们在池塘边就深有体会,中午地面热,但水是凉的,傍晚地面已经凉了,但水还是热的。所以海洋这个慢性子7月还没有升到最高,它要推迟一个月达到最高,同样也推迟一个月达到最低。即8月最高,2月最低。另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气温最高的时候,南半球差不多就是最低了,比如我们放寒假,如果你要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去,那里在放暑假。最高月平均气温减去最低月平均气温就叫气温年较差。

【七年级-气温和气温变化】相关文章:

生物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影响

引起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

七大古都

滑坡和崩塌

恒星日和恒星年

地球五个基本气候带的划分

七大综合经济区

各种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情变化特点

三峡水电站发电机制

中国旅游业发展简史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