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说课稿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说课稿
地理网 来源|2019-01-16 发表|教学分类:说课稿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本单元是高三地理的开篇,主要从总体上介绍我国的区域差异,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国土的基本特征。本节是本单元的第一节,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也是学习全书内容的基础。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确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的基础上,了解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用综合性、区域性和两点论的观点,理解我国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要素方面的主要特点,为后面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专题提供明晰的空间位置、理论依据和背景知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大自然区的范围、界线及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难点: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及自然区的分界。

二、说学法:

1.温故知新法。联系初中学到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比较,做到温故而知;

2.读图探究法。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体会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便于开展分层教学和分类推进。

2、 列表比较法。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列表归纳,可以使学生认识两者的差异,加深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帮助记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三、说教法:

(一)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以及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基本特征,各个自然区的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能力培养目标:学会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分析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能够应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的原理,理解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的形成。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三大自然区的不同特点的学习,明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是普遍存在的。

4.情意目标:体验课堂合作学习方式,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二)教法设计:

1、 突出前后知识关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地理学习和思维品质,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如:认识区域地理的一般思维顺序是:地理位置→环境要素特点→经济活动→协调人地关系,从而培养地理思维品质和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2、教师通过疑、导、测、评、练等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探、论、练、验、迁等学习活动。

3、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真正体现形式服务于内容,手段服务于理念。

4. 探索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差异,提高学习效果。

(三)选择教法的原则和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倡导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倡导学生探索、质疑;倡导合作教学与交互教学。教师由原先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着眼于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的转变;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

四、教学流程:

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应以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引言:从本册开始,我们将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用综合性和两点论的观点,通过个案分析,来认识我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概况。

〖激趣设疑〗播放一组中国东西部自然文图片及录像片。提问:通过这组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的景观各有特点,它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那么,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要自然要素是什么?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其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什么?(投影展示问题)

展示图1.1“中国三大自然区,思考本图与我国地形图、我国气温和年降水量之间分布有什么关系?

思考: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依据主要什么?

〖点拨疏导〗我国南北跨经纬度是多少?对气候的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影响?

〖目标测试〗对上述问题个别提问

学生活动

〖目标探究〗在欣赏东西部自然图片和风光片的基础上,阅读课本文字和图表分析、解决投影展示出的问题。

〖讨论解惑〗解决我国地理位置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练习提高〗个别回答前述问题

〖归纳验证〗在教师述评的过程中,验证自己思维的通达性。

设计意图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激发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情感距离,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符合经验之塔理论,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把握地理学习的综合性和普遍联系性的特点。

理解列表比较法

〖小结述评〗(略)

〖激趣设疑〗读图分析、列表比较三大自然区的范围、边界和主要特征?

〖点拨疏导〗把握主要因素——气候和地形的特点,由此推出其它要素特征;认识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是: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谋求人地关系和谐。

〖目标测试〗就各自然区的特点及各要素之间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个别提问。

〖小结述评〗(见附表)通过本节学习让我们学到了怎样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各大自然区的特点。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让我们学到了一些地理学的方法。深刻体会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练习提高〗(略)

板书提纲:(略)

〖目标探究〗自学填表。

〖讨论解惑〗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小组自由讨论

〖练习提高〗回答测试中提出的问题。

〖归纳验证〗在教师述评的过程中,验证自己思维的通达性。

〖拓思迁移〗思考各个自然区的区域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各个自然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

是一种很好的获取新知,培养能力的有效方法。

瞄准高考,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见解,找问题析原因求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后记

五、其他:

1.本节课内容,在今年来高考内容不多,但是全册国土整治和资源开发的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可以强调三大区的主要自然特点——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西北干旱区“干旱”,青藏高寒区“高寒”等;

2.瞄准高考强调三大自然区的热点问题。如东部地区的水蚀、西北地区土地的风蚀地貌和土地荒漠化,青藏地区的三江源保护区、三江并流自然遗产,珠峰新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等等。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说课稿】相关文章:

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

地理评课用语

七大经济区域

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

我国的陆上边界

我国的行政区划

我国的海岸线

我国的人口增长

我国的主要民族政策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