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要“温故而知新”,复习无从下手,地理网教你一招:同步随堂练习,从习题下手找到学习薄弱点,动手练一练吧。
一、选择题
1.下列工业中具有较强季节性的是()
A.家具制造工业 B.面粉加工工业
C.家用电器制造工业 D.甘蔗制糖工业
答案:D
2.世界工业的发展()
A.使工业表现出分散分布的特点
B.对原料需要的种类越来越多,总需求量越来越少
C.对劳动力的知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D.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小
答案:C
3.采掘工业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资源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技术密集型工业
答案:B
4.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的国家或地区是()
A.韩国 B.泰国
C.大部分发达国家 D.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答案:A
5.北京中关村工业园区应着重发展()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资金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 D.原料密集型工业
答案:C
6.下列属于以电气化为标志期间出现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飞机制造业
C.宇航工业 D.纺织工业
答案:B
7.有关工业投入、产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对自然因素的投入要求比农业小
B.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全部是有用的产品
C.不同工业投入的各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基本相同
D.当今世界工业增加产出的最重要途径是减少运输成本
答案:A
8.当前世界工业集中分布在()
A.美国、东南亚、日本 B.欧洲、北美、日本
C.东欧、美国、日本 D.美国、西欧、香港、韩国
答案:B
9.在下列各大洲中,工业产值居世界首位的是()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答案:B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图反映的生产方式是()
A.大批量、标准化、定制式 B.中小批量、定制式
C.中小批量、标准化 D.中批量、定制式
答案:B
11.导致上述工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②人口数量的减少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市场需求的驱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二、综合题
12.读图“石油的部分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投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在产品产出图中未显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石油加工工业开始产生于第_______次技术革命,以___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
(3)图中用于纺织工业原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在纺织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开始于____。
A.19世纪9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答案:(1)土地、劳动力、资金、水源、石油原料、机器设备等废水、废气等
(2)二电气化
(3)合成纤维C
13.读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表,回答问题。
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单位:吨)
年份 |
1800年 |
1900年 |
1985年 |
煤 |
4 |
2 |
0.75 |
铁矿石 |
2 |
1.8 |
1.3 |
(1)据表分析钢铁工业在原料利用上发生的主要变化。
(2)据表分析钢铁工业在布局上会发生的变化。
答案:(1)钢铁工业所需要的煤和铁矿石的量逐渐减少。每冶炼1吨钢所需的煤由1800年的4吨降至1985年的0.75吨,所需要的铁矿石由1800年的2吨降至1985年的1.3吨,由此可见所需原料均不断下降。
(2)钢铁工业在1800年、1900年时因耗煤量大于铁矿石,其布局在煤炭产地附近,1985年以后,每冶炼1吨钢所需煤0.75吨、铁矿石1.3吨,钢铁工业布局的灵活性加强,市场因素成为新钢铁工业布局的首选。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整体趋势看,香港的____________工业比重逐渐下降,____________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2)图中所示的变化反映了香港工业由____________密集型向____________密集型转变的趋势。
(3)香港工业占其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降到1994年的9.2%,主要原因是()
A.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B.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
C.政府限制工业原料的出口 D.工业生产持续衰退
答案:(1)纺织电子电器
(2)劳动技术
(3)AB
更多地理习题分享,尽在地理网,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高中地理必修五《工业生产活动》随堂练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