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精品学案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精品学案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地理网 来源|2020-08-07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

   2.能够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

   3.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准备】

地图册、等高线地形模型、课本上的相应插图

【教学方法】

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板书)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激趣]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常用地形图来表示。

一、地形图的判读

[启思] 学生阅读课本图1.34,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它们的单位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活动]

(要求)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

(小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无论计算海拔还是相对高度都必须用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是米。

(板书)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

 ②相对高度

[巧练]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多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启思] 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1.35“等高线示意图”,你能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吗?海洋中的等深线也是同样的绘制方法吗?

[活动]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

(小结)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各个地面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等深线的绘制方法一样,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得到等深线。

(板书)2.等高线地形图

[启思]出示等高线地形模型,学生观察,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断各地的高低呢?

②观察等高线地形模型,左右两个山坡哪个坡陡?哪个坡缓?与等高线的疏密分布情况有什么关系?

③结合课本图1.36“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观察等高线形状和山地实体形态的差别,你能总结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这些地形的方法吗?

[活动]

(要求)前两个问题独立思考,第三个问题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

(小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不仅可以判断各地点的高低,而且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坡度的陡缓以及根据等高线的形态识别山地的不同部位。

(板书)①判读地势高低

 ②识别坡度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③识别地形部位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巧练]出示等高线地形模型,让学生判断要从A、B两个地点爬到山顶,从哪个地点容易?说出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激趣] 比较一下课本图1.42的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图1.30的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对了,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板书)3.分层设色地形图

[启思]①等高线地形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势的高低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阅读1.42,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海拔高度,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其着色有什么规律?

③对照分层设色地形图和五种地形景观图,试找出它们高度和地面起伏程度的区别。(完成课本28页“活动题”)

[活动]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

(小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只要读出各地面点的海拔,就可以知道地面上哪里高,哪里低;而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出来的,地面上各地点的海拔高低,是用不同颜色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情况。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着色规律是: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浅绿色表示盆地;浅黄色表示丘陵;深黄色表示高原;棕黄色表示山地;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激趣] 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要了解地形高低起伏,需要阅读地图。那有没有一种更直观的图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地势的高低起伏呢?当然有,那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地形剖面图。

(板书)4.地形剖面图

[启思]①怎样得到地形剖面图?

②观察课本28页图1.43已绘制部分,你能把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吗?

③地形剖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比较有什么优势?

[活动]

(要求)同桌合作或小组交流完成。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

(小结)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巧练]

(梳理知识)请你总结本堂课学习的内容,由各小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名代表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

(课外作业)自己利用橡皮泥或者泥巴,制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模型。

【板书设计】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

 ②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①判读地势高低

 ②识别坡度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③识别地形部位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3.分层设色地形图

4.地形剖面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精品学案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相关文章:

最常见的几种岩石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水土流失之二

从一名中学生的读书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创新尝试

水半球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

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科学性的几点认识

黄河流域旱涝频度统计表

最新地理方法与设计
热门地理方法与设计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方法与设计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