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趣味地理 >最新厄立特里亚国家概况

最新厄立特里亚国家概况
地理网 来源|2017-07-05 发表|教学分类:世界地理

趣味地理

厄立特里亚国家概况

【国 名】 厄立特里亚国(The State of Eritrea)。

【面 积】 12.4万平方公里(包括达赫拉克群岛近1000平方公里)。

【人 口】 人口650万(2014年),有9个民族:提格雷尼亚(约占人口50%)、提格雷(31.4%)、阿法尔(5%)、萨霍(5%)、希达赖伯(2.5%)、比伦(2.1%)、库纳马(2%)、纳拉(1.5%)和拉沙伊达(0.5%)。各族均有独自语言,全国主要用提格雷尼亚语,通用英语、阿拉伯语。国民信仰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约各占一半,少数人信奉天主教或传统拜物教。

【首 都】 阿斯马拉(Asmara),人口约50万,海拔2300~2400米;年平均气温16.9℃,降雨量525.5毫米。

【国家元首】 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基(Isaias Afwerki),1993年5月22日当选至今。

【重要节日】 独立日:5月24日(1993年);武装斗争纪念日:9月1日(1961年)。

【自然概况】 位于东非及非洲之角最北部,扼红海南段。南邻埃塞俄比亚,西靠苏丹,东南与吉布提接壤,东北隔红海与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包括达赫拉克群岛等355个岛屿)长1350公里。中央高原占国土三分之一,海拔1800~3000米;西部低地丘陵,东部沿海平原。境内最高峰为中部高原的安姆巴-索依拉峰(Amba Soira),海拔3013米,最低点为东部平原的科巴尔低地(Kobar),低于海平面75米,塞迪特河(Setit)为其境内唯一常流河,全长180公里,最大的季节河马雷布河满水期长达440公里。高原地区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7℃,降水525毫米。12月~2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5℃,5月~6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5℃;4月~5月为小雨季,6月~8月为大雨季,其余为旱季。东部和西部低地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分别为30℃和28℃,年均降水量不到400毫米。红海沿岸多沙漠,3月~10月间白天气温可达40℃以上。

【历 史】 公元前8世纪,闪米特人和库希特人迁徙此地。公元3世纪起沿海地带兴起若干部落联盟,先后被阿克苏姆王国、奥斯曼帝国和埃及占领。1869年,意大利殖民者来此拓殖,在阿萨布港建特权区,并不断向厄内陆推进。1889年,意殖民者同绍阿国王签订《乌西阿利条约》,确认意占有阿萨布、马萨瓦、克伦、阿斯马拉等地。1890年,意将占领区合并为统一殖民地,命名为厄立特里亚(拉丁语红海)。1941年,意军战败,厄成为英国托管地。1950年12月,联合国将厄作为一个自治体同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1952年,厄立法会议选举产生地方政府,埃塞俄比亚皇帝派代表驻厄。1962年,埃塞皇帝塞拉西废除联邦,设厄为埃塞第14个省,引发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厄解阵)开展武装斗争。1970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厄人阵)成立,并主导独立战争。1991年5月,厄人阵同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联手推翻门格斯图政权。5月24日,厄人阵解放厄全境,29日成立临时政府,伊萨亚斯阿费沃基出任临时政府总书记兼武装部队总司令。1993年4月23日~25日,厄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公决,99.8%的民众选择独立。埃塞过渡政府接受公决结果,承认厄独立。5月22日,伊萨亚斯出任总统;24日,厄正式宣告独立并举行开国庆典,厄立特里亚国正式成立。【政 治】 独立后,厄政府注重政权建设,加紧经济重建,政局保持基本稳定。1998年~2000年,厄与埃塞俄比亚发生边界战争。2000年两国签署和平协议。2001年上半年,厄公布选举法和政党组织法草案,拟于当年底举行大选,逐步实行多党制。但随后党内发生严重政治分歧,选举无限期推迟。2002年,厄颁布《选举法》,明确提出多党制不符合厄现状。近年来,伊萨亚斯总统将巩固政权、维护国家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地方党政军力量,严控境内外反对派,同时采取利民措施,保持了政局的基本稳定。

【宪 法】 1994年成立制宪委员会,1996年7月宪法草案出台。1996年12月,厄成立制宪议会,1997年5月23日,制宪议会通过宪法并正式颁布实施。宪法规定,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关;实行总统制,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总统拥有任命政府高官、成立或解散有关政府部门和机构等权力;政教分离,宗教平等;民族语言一律平等,不确定国家官方语言;人民享有平等、自由、选举等基本权利。2014年5月,伊萨亚斯总统在独立日庆典上宣布将启动新宪法起草进程。目前,新宪法正在起草中。

【议 会】 国民议会设150个议席,包括人阵党中央委员会成员75名、制宪议会成员60名及厄旅外侨胞代表15名,其中22%为女议员。议长由全体议员选举产生,任期5年,现由伊萨亚斯总统兼任。国民议会负责国家立法,批准预算和选举国家元首。1993年~2000年国民议会共召开13次大会,此后一直休会。1997年1月~3月,厄进行第一次省级议会选举。2004年5月19日,举行第三次省级议会选举。全国登记选民93万人,投票率达92.1%,共选出346名地方议员,30%为女性。

【政 府】 厄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伊萨亚斯兼任政府首脑。厄首届政府成立于1993年6月7日。此后,伊萨亚斯总统不定期对内阁进行改组,目前内阁成员共有19人:外交部长奥斯曼萨利赫(Osman Saleh)、能源与矿产部长塞巴特埃弗雷姆(Sebhat Ephrem)、旅游部长阿丝卡露门克里奥斯(Askalu Menkerios,女)、司法部长法齐娅哈希姆(Fawzia Hashim,女)、地方政府事务部长沃尔德迈克尔阿布拉哈(Woldemichael Abraha)、劳动与社会福利部长卡塞格布雷希维特(Kahsay Ghebrehiwet)、财政部长贝尔哈内哈布特马里亚姆(Berhane Habtemariam)、能源与矿产部长特斯法塞拉西贝尔哈内(Tesfaselassie Berhane)、卫生部长阿明娜努尔侯赛因(Amina Nur Hussein,女)、教育部长塞梅雷鲁索姆( Semere Russom)、贸易与工业部长内斯海丁贝希特(Nesredin MS Ali Bekit)、农业部长阿雷费恩贝尔赫(Arefaine Berhe)、海洋资源部长泰沃尔德克莱蒂(Tewelde Kelati)、水土环境部长特斯法伊格布雷塞拉西(Tesfai Ghebreselassie)、交通与通信部长特斯法塞拉西贝尔哈内(Tesfaselassie Berhane)、公共工程部长阿布拉哈阿斯法哈(Abraha Asfaha)、国家发展部长乔治斯特克勒迈克尔(Giorgis Teklemichael)、新闻部长耶玛尼格布雷麦斯克尔(Yemane Ghebremeskel)。国防部长暂时空缺。

【行政区划】 厄地方政府分为省、县、乡、村四级。全国共有6个省(Zoba,Region),分别为:南红海省、北红海省、安塞巴省、加什巴尔卡省、南方省和中央省。

【司法机构】 独立后沿用原埃塞俄比亚民法、刑法,略有修改。厄法院分乡、县、省、高等法院四级。高等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设法官18名,均由总统任命,现任最高法院院长门克里奥斯贝拉基(Menkerios Beraki)。省级法官由高等法院院长提名经司法部长批准。厄检察机构设于司法部,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现任总检察长阿莱姆塞吉德海尔塞拉西(Alemseged Haile Selasie)。

【政 党】 厄立特里亚人民民主和正义阵线(Peoples Front for Democracy Justice,PFDJ,简称人阵党)现为厄唯一合法政党。有党员60万人,占全国人口约17%,主席伊萨亚斯。该党成立于1970年,原名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厄人阵),1994年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改为现名,并选举75人中央委员会为最高领导机关,现有51名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休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共19名委员,现为12人。

【重要人物】 伊萨亚斯阿费沃基:总统,兼任国民议会议长,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人阵党主席。1946年出生于厄中部原哈马西恩省一小商贩家庭,信仰东正教。196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埃塞俄比亚海尔塞拉西大学(今现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工程学系。三年后辍学参加厄解阵。因政见分歧于1969年脱离厄解阵,参与创建厄人阵。1977年当选厄人阵副总书记,1987年任总书记。1991年5月起任厄临时政府总书记,1993年5月22日当选首任总统。精通提格雷尼亚语、阿姆哈拉语、英语和阿拉伯语,懂法语和意大利语。

【经 济】 以农业为主,8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独立后,政府着力经济重建,制定了以私有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提倡自力更生,建设基础设施,争取国外贷款和其他援助,特别是鼓励侨汇。政府先后出台了土地法、投资法和贸易、金融、税收等有关规定,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经济贸易机制,1997年发行本国货币。

2000年厄、埃塞边界停火后,两国长期不战不和,厄政府恢复战时经济政策。2005年以来,厄政府采取关闭部分私营企业、限制私营企业进口、取消外汇自由兑换以及统购统销等措施,加强外汇管制。据厄政府统计,1992年至1997年经济增长率平均为7-8%,1998年至2010年经济增长率平均为2%。受能源和粮食价格以及货币贬值影响,通货膨胀率指数介于9%至12%之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由8%增加到19%。近年,厄政府积极推动发展矿业、渔业、旅游业,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国家经贸合作。矿产资源开发有所进展,2011年3月,厄同加拿大合资开发的世界第五大金、铜、锌、银混成矿碧沙金矿投产,铜矿浮选厂于2013年6月按时完工,启动铜矿开采。厄政府采取积极措施重点发展矿业,加大农业投入,改善教育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条件,厄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基本稳定。2015年主要经济数字(估计值)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38.60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7%

外贸总额:17.10亿美元

外汇储备:2.1亿美元

外债余额:9.60亿美元

通货膨胀率:12.2%

货币名称:纳克法 1纳克法=100分

汇率:1美元15.38纳克法

(资料来源:《伦敦经济季评》2016年7月)

【资 源】 主要矿产有铜、铁、金、镍、锰,重晶石、长石、高岭土、钾碱、岩盐、石膏、石棉、大理石。地热资源丰富,红海沿岸和西部地区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气,迄未探明储量。目前有16家外资企业与厄政府进行矿业开发合作。2011年3月,厄同加拿大合资开发的世界第五大金、铜、锌、银混成矿碧沙金矿投产。厄水资源缺乏,境内河川不多,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土地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15.8%。

【能 源】 是全球能源消费量最小的国家之一,其中66.3%是生物能源消费(包括木材、草料和农作物残余);31.6%是进口石油产品,厄每年支付1.5亿美元用于进口能源;只有2.1%是电力能源消费。在电力能源消费中,厄工业用电占57%,居民用电占22%,商业用电占21%。厄目前只有80%左右的大中城镇地区和不到5%的农村地区(约160个村庄)实现通电。厄目前电力总装机容量为103兆瓦,其中马萨瓦电厂装机容量88兆瓦,阿斯马拉电厂装机容量15兆瓦,全部为火力发电。目前厄国家电网只覆盖马萨瓦、阿斯马拉和门德法拉等首都附近的大中城镇。在厄国家电网未覆盖地区,一些较大城镇有自己的地方电网,由柴油发电。2012年以来,厄国内出现严重能源和电力短缺,国家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影响。在厄2010-2020年国家十年规划中,厄能矿部计划在2010-2020年期间将目前电力服务未覆盖而只能依靠不可持续的生物能源生活的人口减少一半,到2020年实现所有教育和卫生机构的清洁能源和可靠饮水供应。

【工 业】 主要工业有纺织、制革、农畜产品加工、金属加工、塑料制品加工、建材等。全国共有大中型企业255家,其中食品、饮料类企业89家,纺织、皮革、服装类企业34家,造纸、印刷出版类企业13家,化工、油漆、制药类企业24家,塑料、橡胶类企业12家,非金属类建材企业34家,金属加工类企业18家,家具类企业31家。

【农 业】 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可耕地面积550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麦、高粱、小麦、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芝麻、花生、亚麻、剑麻、棉花、蔬菜和水果。1998年~2000年,农业受边界战争和干旱影响,耕种面积大幅缩减,粮食年产量约8.5万吨。2006年政府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兴修水利,推广先进农业技术,40%农田实现机械化耕种。2007年,雨水充足,农业增产,粮食自给率破记录逾70%。得益于长期以来对农业的重视和投入,厄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粮食年产量维持在35万吨至45万吨之间。2011年在非洲之角国家出现大范围旱情与饥荒之际,厄农业收成良好,市场上各类食品价格虽略有上升但供应充足。当年实耕地面积222万公顷,其中水浇地8%,谷物平均产量1000公斤/公顷,粮食总产量约为42万吨。

厄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工作,开垦81万公顷耕地,在2000公顷土地上种植1100万棵树苗,建26个小水坝,发展甘薯、棉花等农作物种植。2012年2月,厄农业部举行评估会议,表示将在目前80公顷油料作物示范田的基础上,继续采用滴灌技术种植各类油料作物。

目前厄拥有7个渔业捕捞加工站,3300名渔民,鱼类供应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厄海洋资源部将在引进新捕鱼设备的同时,加大对渔民培训力度。

【旅游业】 旅游业为主要创汇产业。厄历史悠久,境内存有不少古王国遗迹。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丰富。2008年,厄以其独特地貌和原始珊瑚礁群被英国旅游网站评为世界七个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阿斯马拉、马萨瓦、克伦和达赫拉克群岛为著名的旅游点。厄政府鼓励私营机构投资旅游业,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旅游饭店等配套服务缺乏,旅游市场开发滞后。2007年入境游客8万人次,创收6000万美元。2008年,厄旅游部在马萨瓦、特塞尼、阿迪凯三地开设旅游信息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资讯服务。2011年,厄旅游部在各主要旅游胜地多次召开旅游行业会议,要求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2011年总共有10.7万海外厄侨和外国游客到厄旅游,相比2010年增长了16.5%。【交通运输】 公路:厄独立之初,全国仅有4000多公里公路。经过20年发展,目前全国公路总长度为15123公里,南北走向公路21条,东西走向公路18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机动车65060辆,其中私家车共有33723辆。

水运:厄有马萨瓦与阿萨布两大海港。马萨瓦有9个泊位,年均吞吐量为1.6万集装箱、83.5万吨货物,可同时存储2500个集装箱、12万吨货物。阿萨布港有12个泊位,可存储28116个集装箱、36万吨货物。1992年至1996年期间,阿萨布港年均吞吐量2.5万集装箱、203.9万吨货物。厄埃边界战争后,阿萨布沦为死港,每年损失4000万美元收入。马萨瓦货运量见增。厄政府投资6.6亿纳克法扩建马萨瓦港口,2002年竣工,目前厄正积极寻求资金对马萨瓦港进行改造扩建。厄共有3家航运公司,共计7艘货轮。其中厄立特里亚航运公司拥有4艘货轮,航行苏丹、埃及、吉达、也门、卡塔尔、坦桑尼亚等港口。

航空:厄目前有厄航空和纳赛尔航空2家国有航空公司,另有埃及航空、德国汉莎航空、苏丹航空、也门航空等4家外国航空公司在厄开展业务。厄有阿斯马拉、阿萨布和马萨瓦等3个国际机场,有达赫拉克、Kurmud等2个沥青跑道国内机场和Tesseney、纳克法、Mahmimet、巴伦图等4个非沥青跑道国内机场。厄目前共拥有5架客机,其中3架波音,2架空客。

【通 信】 2015年,厄有固定电话用户5.7万户,拥有率为1%,手机用户为42万,拥有率为7%。厄共有4家互联网供应商,互联网用户约占全国人口的1%。互联网总带宽为40兆。

【财政金融】 现有厄立特里亚银行(中央银行,成立于1993年)、商业银行(1991年)、住宅和商业银行、开发和投资银行(1996年)、厄立特里亚国家保险公司、Himbol兑换服务机构等。厄银行在首都设有总部,在马萨瓦设有分行。厄商业银行是厄全国最大银行,在全国各城市有17个分行。住宅和商业银行总部设在阿斯马拉,在主要城市设有分行。开发和投资银行位于阿斯马拉,在其他地区设有3个联络办公室。为支持私营业发展,厄开发和投资银行已累计放贷6亿纳克法。

【对外贸易】 厄产品主要出口国依次为阿联酋、意大利、沙特、肯尼亚、巴基斯坦等,主要进口国依次为中国、阿联酋、德国、意大利、印度等。中国已成为厄最大贸易伙伴。主要进口商品依次为用于建工、农业、矿产、交通灯行业的机械设备、医药用品、食品、电器和电子产品、建材、文具、家具等;出口产品为纺织品、皮革制品、油菜籽、树胶、烟草、盐、大理石、鱼、酒品、黄金等,主要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2015年,厄出口4.9亿美元,进口11.4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7.1亿美元,逆差达6.5亿美元。

【卫 生】 人均预期寿命63岁,新生儿死亡率37,5岁以下儿童夭折率50(致死原因多为呼吸道感染、腹泻及其他传染病),产妇死亡率每十万人380人,93%的孕妇有产前保健经历,产妇住院分娩率为55%。厄是非洲国家中为数不多的能够有望同时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关于降低儿童和产妇死亡率目标的国家。厄在控制疟疾、性病等传染病方面卓有成效,2011年疟疾流行率较1999年下降90%,艾滋病感染率不到1%,肺结核感染率0.28%,儿童接种疫苗普及程度达99%,少见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病例。在厄,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依次为贫血或营养不良、肺炎、腹泻等。厄卫生机构分为三级,卫生中心和卫生站为初级水平,省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为二级水平,位于首都的国家级医院为三级水平。目前,全国有28家医院,56个卫生中心,252个卫生站。未来5年,厄政府将新建85个卫生中心。卫生站设计接诊人数为5千人至1万人,卫生中心设计接诊人数为5万人至10万人。医护人员在各卫生机构的分布极不平衡,目前厄医院拥有全国72%的医生,55%的护士,仅7大国家级医院就吸纳了41%的医生和32%的护士。医院的支出占全国卫生总预算的50%以上。厄独立之初,全国只有1500名医务人员,2011年达到了4500人。2011年有1200多名医学专业毕业生取得博士、本专科、进修班文凭。全国平均每1.3万人拥有1名医生,每3400人有1名护士,预计不久将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每1万最少1名医生,每5000人有1名护士的目标。厄卫生部工作人员有60%毕业于医学专业,不久将达到世卫组织要求的70%的标准。【教 育】 学制为学前教育2年,基础教育8年(小学5年,初中3年)和高中4年。大学本科为4年,另外还开设专科、进修班等。厄实行从小学到大学的免费教育。阿斯马拉大学曾是唯一的高等学府,2006年厄政府进行高教改革,将阿斯马拉大学拆分为7所学院,目前阿斯马拉大学仅保留研究生院,并与南非、美国一些大学合作办班。7所学院分别为厄技术学院、商业和经济学院、卫生学院、人文学院、海洋科技学院、奥罗特医学院及哈默马罗农学院,分布于厄6个省。目前全国有474家学前教育机构、833所小学、302所初中、89所高中、6所职业学校。为做好扫盲工作,厄在1000多所识字中心用各种民族语言开展识字教育,年均招收5000名学生。同时在农村地区建立了70所图书馆。2011年,厄全国文盲率降低45%,厄政府决定在2015年前将文盲率降低一半以上。2013/2014年度,厄小学入学人数为37.19万人,初中15.2万,高中11.5万,高校1.2万(女生占27.7%,本科生占61.1%)。厄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21.6%,小学约为71.6%,初中仅约为52.4%。厄政府力争到2015年实现小学和初中入学率超过60%。

【外国援助】 外援占厄国民总收入近30%。2004年~2008年,挪威共援助10亿纳克法。2006年,欧盟援助4300万欧元的项目。2007年,厄接受国际援助约1亿美元。其中联合国系统对厄提供47个人道主义援助项目,计2483万美元。来自利比亚、苏丹、部分中东国家和中国的援助比重有所上升。截至2008年3月,世界银行援助5个基础设施、卫生与教育项目,近2.1亿美元。欧盟2014年-2019年将通过第11期欧洲发展基金向厄提供2亿欧元援助,并通过欧洲投资银行向厄提供1.16亿欧元低息贷款。

【军 事】 厄立特里亚国防军归人阵党直接领导,有陆、海、空三军。总统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长暂时空缺,总参谋长菲利伯斯沃尔德约翰尼斯(Filipos Woldeyohannes)。独立后开始分阶段裁军,1997年整编保留4万正规军。1994年开始实行国民服务计划,18~40岁的公民均须参加18个月以上军训或后备役服务。1998年~2000年厄埃边界战争期间,政府大量扩军,曾达30万人。停火后,政府宣布复员20万军人。目前厄陆军约20万人,海、空军各1000人。空军有4架苏27战机、2架米格29战机和数架直升机,海军有2艘护卫舰及数艘巡逻艇。年度国防开支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20%。厄军士兵目前占全国劳动力11%强,广泛参与农业生产、修路筑桥等经济建设活动。2012年下半年起,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政府向大批青壮年民众派发枪支。

【新闻出版】 1996年6月颁布新闻法,规定言论自由,但须合法且合乎厄国家发展目标与现实;出版自由,但投资须来自国内。

厄立特里亚通讯社系官方通讯社,隶属新闻部,成立于1991年9月,设有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出稿三个编辑部,在全国各省设记者站。2001年,厄有9家私营报纸和5种私营杂志。同年9月,政府取缔所有私营媒体。

现有两份官方报纸,均为政府新闻部主办。《新厄立特里亚报》为官方日报,有阿拉伯语、提格雷尼亚语和提格雷语三种版本;《形象报》是英语报纸,每周三、六出版。

新闻部主办的群众之声电台系全国性广播电台,1979年1月开始播音。1999年起每天使用提格雷尼亚语、阿法尔语、提格雷语、阿拉伯语、阿姆哈拉语等11种语言播音。

厄立特里亚电视台于1993年1月正式开播,亦隶属于新闻部。共有两个频道,通过6个卫星转播非洲、中东、北美和澳洲等地区节目,1频道每周播出70多个小时节目,2频道每周播出45个小时节目。

【对外关系】 奉行和平、不结盟、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其他国家关系,但侧重发展与中东、东亚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近年,西方国家多指责厄政府违反人权,减少对厄经济援助。2009年和2011年,联合国安理会分别通过对厄制裁和强化对厄制裁的决议,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武器禁运、禁止向厄矿业部门提供可能用于违反安理会决议行为的金融支持等。近年,厄高层领导频繁出访周边国家,寻求政治支持和经济合作。

是联合国、非盟、东南非共同市场、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成员国和阿拉伯联盟观察员。与近百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其中19国在厄有常驻使馆,厄在29国和联合国总部派驻大使。

【对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呼吁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反对国际和地区霸权主义。

反对照搬西方民主,认为非洲国家对实行多党民主应持谨慎态度。非盟在解决地区冲突和促进非洲各国经济合作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非盟亟需改革以提高其自身效力。非洲的问题应靠非洲人自行解决,反对外部势力插手非洲事务。【同中国的关系】 中厄自1993年5月24日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1993年5月,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出席厄独立庆典,与厄签署两国建交公报、《中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文件。2008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访厄,签署新疆与厄加什巴尔卡省加强合作的备忘录,两地缔结友好省区关系。2009年5月中联部部长王家瑞、2010年6月外交部副部长翟隽、2015年1月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分别访厄。伊萨亚斯总统于1994年和2005年正式访华,2006年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与胡锦涛主席会谈。2008年1月、2015年3月厄财政部长伯哈尼,2011年6月和2012月7月厄外长奥斯曼,2010年6月、2013年1月和2015年6月厄人阵党中央政治部长耶迈尼,2013年1月、2015年3月和2016年3月厄人阵经济部长哈格斯分别访华。

【同美国的关系】 厄独立后同美关系一度密切,伊萨亚斯总统先后六次正式访美。厄埃边界战争爆发后,美八次派总统特使赴两国穿梭调解。1999年8月,美与卢旺达、阿尔及利亚、联合国等共同推动落实非统解决厄埃冲突框架协议。2002年1月,美接纳厄为《非洲增长和机遇法案》(AGOA)受益国。911事件后,厄美加强情报交流等军事合作,双方军事团组往来频繁。

2002年初,双方因美欲在厄设军事基地产生严重分歧。2003年底,美以厄民主和人权状况未达标为由,中止厄AGOA受益国地位。2005年8月,厄政府驱逐美国际开发署(USAID)代表,并于10月要求联合国埃厄派团内美欧籍人员离厄。2006年,美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弗雷泽指示美常驻联合国代表要求安理会重新审议2002年埃厄边界委员会裁决,随后提出解决厄埃边界问题新倡议,并希携美方制作新地图访厄,遭厄方拒绝。2007年8月,美要求厄关闭其驻美奥克兰领馆,并停止美驻厄使馆签证业务。此后,美以厄支持索马里恐怖分子为由,几次威胁将厄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并启动有关制裁法律程序。美前驻厄大使公开号召厄民众推翻现政权,弗雷泽助卿两度公开要厄更换政权。2008年1月,美民主党众议员、众院外交委员会非洲分委会主席唐纳德佩尼访厄,表示支持厄方落实边委会裁决的要求。2008年10月,美将厄列入禁止军售国家名单。11月,厄总统伊萨亚斯电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希美对非洲之角政策在奥巴马上台后能有所改变,以实现本地区的和平与公正。2014年8月,美未邀请伊萨亚斯出席美非峰会。厄一直未同意美驻厄大使提名。双方关系迄未好转。

【与意大利的关系】 厄曾是意大利在非洲的第一块殖民地,在经济、建筑和文化上颇受意影响,独立后保持与意传统关系。意是厄重要贸易伙伴和主要援助国,1993年~2005年提供各类援助和贷款3.87亿美元。意在阿斯马拉开办学校,有100多名意籍教师,在校生1400人,90%为厄当地人。厄总统伊萨亚斯多次访意。厄重视与意发展关系,但反对其干涉厄内政。2001年9月,因厄没收部分意大利人在厄房产,两国各自召回大使。2002年,两国关系恢复正常,10月重新互派大使。2005年8月,意向厄提供300万欧元用于抚养战争孤儿。2006年1月,意副外长公开指责厄现行政策,双方关系再度转冷。3月,两国相互驱逐对方外交官1名。12月,伊萨亚斯总统访意。2009年9月,厄外长访意。2014年7月,意副外长访厄。目前意在厄已无新的援助项目。【同埃塞俄比亚的关系】 厄独立后,一度与埃塞保持着特殊友好关系。1993年两国签订《友好合作协定》。1997年,厄发行本国货币,停止使用埃塞货币,两国贸易改用美元结算,双方产生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1998年5月,两国在有争议的巴德梅地区爆发大规模边界武装冲突,关系急剧恶化。2000年签署和平协议,联合国安理会随后成立联合国埃厄特派团。后因埃塞对边委会裁定先接受后拒绝,和平进程陷入僵局。2008年7月底,联合国埃厄特派团任期终止。2009年12月,在埃塞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厄制裁决议。2011年12月,在埃塞等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成员国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强化对厄制裁的决议。2016年6月,厄与埃塞在边境地区发生小规模交火冲突。

【同苏丹的关系】 独立前与苏关系密切。独立后,因双方相互支持对方反对派,两国关系持续紧张。2005年以来两国关系明显改善,领导人互访频繁。厄曾主持苏东部问题和谈,促成苏政府和苏东部阵线签署和平协议,并积极参与调解苏达尔富尔问题。2014年1月,苏丹总统巴希尔访厄。2014年5月和2015年6月,伊萨亚斯总统访苏。

【同吉布提的关系】 厄在独立之初与吉布提关系较好。1996年两国发生领土纠纷。1998年厄埃边界战争爆发,厄指责吉偏袒埃塞,吉随即宣布与厄断交。2000年3月,厄吉复交。2006年11月,伊萨亚斯总统赴吉出席东南非共同市场第11届峰会,并会晤吉总统盖莱。2007年7月,厄国防部长访吉。2008年6月,与吉发生边界纠纷。安理会先后通过第1862号、1907号决议,要求厄从有争议领土撤军。2010年在卡塔尔调解下,厄从厄吉边界撤军。近年来,两国边境总体平静,人员往来正常。

【同也门的关系】 1995年起,两国曾因红海大、小哈尼什岛主权争端发生武装冲突。1998年10月,国际法庭裁决大哈尼什岛等主要岛屿归属也门,厄接受裁决并交还诸岛。11月,两国关系恢复正常。2001年4月,两国签署了贸易、农业、能源、交通、海事及技术合作协议,并就捕鱼权等海上仲裁达成谅解,但双方渔业纠纷依旧。双方建有混委会。2005年1月,厄外长阿里访也。3月,两国部长级会议在厄首都阿斯马拉召开。2006年7月和2007年8月,也门总统两度访厄。2009年9月,厄外长访也。

【最新厄立特里亚国家概况】相关文章:

最新库克群岛国家概况

最大的独石山

最新智利国家概况

最大的金字塔

马来西亚国家清真寺

最早种植咖啡的国家

世界上的奇异地貌

桥梁最多的国家

最新赤道几内亚国家概况

领土最狭长的国家

最新趣味地理
热门趣味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趣味地理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