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趣味地理 >亚洲山峰:太姥山

亚洲山峰:太姥山
地理网 来源|2016-01-21 发表|教学分类:世界地理

趣味地理

太姥山

太姥山作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观赏面积有92.02 平方公里,保护面积为200平方公里,是一处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以峰峻、石奇、洞异、溪秀、瀑急、云幻等自然景观以及古寺石雕、摩崖碑刻等丰富的人文景观而闻名遐迩。有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福瑶列岛、桑园翠湖等5 个景区和冷城古堡、瑞云寺2个景点。

太姥山岩石为花岗岩,长期风化形成各种形态的石景360多个。有的像人,如夫妻峰、二佛谈经、二仙对弈、弥勒坦腹、沙弥拜月、罗汉岩、八戒石等;有的像物,如九鲤朝天、仙人锯板、金龟爬壁、玉猴照镜、金猫扑鼠、玉兔听潮、金鸡报晓、一片瓦、牛背石等;有的具有神话色彩,如太姥升天石、云标石、飞来石、望仙桥等,块块岩石无不惟妙惟肖,且步移景异。前人曾赞: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尤其是九鲤朝天、二佛谈经两组景观,绵亘千米,气势雄伟。

太姥山上共有各种各样的洞100多个,若想遍历诸洞,需时28天, 有的洞一进一出需历时一天。这些洞各具特色,而在诸洞中最神奇的,首推 一线天、七星洞、将军十八洞。

主要荣誉

世界地质公园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3日23时,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莱斯沃斯岛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传来消息,由屏南白水洋、鸳鸯溪、福鼎太姥山、福安白云山共同组建的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获得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北京时间2013年10月11日上午,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举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会议授予福鼎太姥山旅游景区等10家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其他

国家AAAAA级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自然遗产

太姥山

地理位置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福鼎市正南。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北望雁荡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势。相传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闽人称太姥、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

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

整个风景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桑园翠湖、福瑶列岛五大景区;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处独立景点。拥有山峻。石奇、洞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人文景观。

根据地质部门考察,太姥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属燕山晚期,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九千万年至一亿年。由于地壳的变动,海洋上升,东西南北与近水平三组互相垂直的向节理发育,形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流水冲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十分兴盛,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国兴、瑞云、灵峰、芭蕉、天王等寺规模最大。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柱三百六十根,寺前有楞伽宝塔和石池,可见当时之规模。玉湖庵为宋理学家朱熹草堂,璇玑洞为朱熹隐居之所,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太姥山下的秦屿镇,是福建明代沿海抗倭的英雄阵地之一。有万古雄镇之称。1988年,太姥山以福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太姥山

主要景区

太姥石景

太姥山岳游览区是太姥山的主体,面积24.8平方公里,包括国兴寺,葫芦洞、一片瓦、香山寺、九鲤朝天、白云寺、天门寺七个景区,共有三百六十景。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山峰一般集中在500~1000米高度之间,峦岭交错,谷深壁陡,洞穴遍布,云雾缭绕。山上多奇花异树,如空谷兰、云雾草、感触树、相思林、五色杜鹃、绿雪芽茶等,更为山景增色不少。而东望大海,蓝天与碧海共妍,岛礁同港湾并美,使人更深刻地领会山增海阔,海添山雄的意境。

太姥山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峰林山地,遍布着一百多个岩洞,这些洞穴虽不及广西桂林古籍为岩溶洞那样的秀丽多姿,但亦曲折幽奇,别具特色,引人入胜。著名的有葫芦洞、将军洞,一线天、滴水洞、七星洞、一片瓦、犀牛洞、白马洞、鸿雪洞、蝙蝠洞、福成洞、韦陀洞、莲花洞、龙潭洞等等。大都岩洞都有天光泻漏、明蝉相间之景。有的洞穴是洞连洞、洞套洞、神奇莫测。有的洞内可望海观日,有的洞内石景连绵,有的洞内有暗泉明瀑,有的洞内还生长着奇花异草。景色迷人,令人神往。葫芦洞和将军洞在葫芦洞景区,葫芦洞形似葫芦,洞室宽大,可容千人,面积2000平方米,有世外桃源之誉。宋代曾建有楼阁,今已无存。洞中生长着空谷兰、凤兰等名花,暗香浮动,满穴馥郁。将军洞因其顶有三石似将军的鞋、帽、剑而得名,由十几个洞穴相连组成,人称将军十八洞。长977米,有四个洞口。洞内有七个厅堂,十三个天井,还有三线天、回音洞、洞中听泉等胜景。三线天是两块巨石压顶,似坠未坠,惊险万状,顶部一条裂隙,形成三线蓝天,阳光照人,满穴生辉。回音洞是一条狭窄暗道,迂回曲折,上下盘旋,人行洞内,前后不见,但能相互呼应,虽相隔几十米,其声犹似近在耳边。这是由于洞壁回音传声所致,若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洞中听泉长160米,地下泉水淙淙,声如佩玉,故古人称为漱玉洞。若遇大雨过后,泉水如瀑,轰鸣激荡,令人心悸。穿过洞中听泉,进入 流水湾,长130米,游人可借助洞顶透光,看到泉水流动,可以解渴。将军洞内还生长着木荷、红楠、栲树、翠竹、红白杜鹃等花木,以及千年古藤蔓。其东面有一线天,也是个奇妙的岩洞,长200米,高60米,洞壁陡立,顶开一线。洞内道路高低宽狭,曲折盘旋。

九鲤溪

太姥山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雨量充沛,山中溪涧较多,山青水碧,植被丰茂。其中尤以山西麓的九鲤溪风景更佳,现单独辟为九鲤溪瀑游览区。九鲤溪又名赤溪,源出柘荣县东山绠,长25.86公里,有十三条支流潆洄于太姥山岭之间。沿岩分布着二十多个景点。溪流两岸青山逶迤,绿树葱茏,怪石林立。中间碧水澄澈,峰峦倒映,水波涟漪。在浅滩处河底卵石纷陈,游鱼可数,周围还有小玉女峰、迎仙船、仙童望日、观音坐莲等美景,环境优美,犹如一个童话世界。从上游九鲤村至下游渡头村共有浅滩十六处,在深浅滩底交接处形成急流跌水,游人乘筏过此,跌宕飘忽,惊而不险,颇有轻舟已过

万重山的意境。九鲤溪上有两处瀑布,一在上游蒋阳村前,名溪口瀑,瀑水从60米高的崖头上下跌,声闻灵敏里,人若站在瀑水下定局的高岩上往下看,只见水流在半圆形峭壁上跌打翻滚,犹如困兽搏斗,令人胆颤心惊,不敢久视。由瀑水溅泼的水珠弥漫溪上,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长虹,光彩夺目。另一瀑布在连花峰下,名龙亭瀑,落差达120米,分成两束,吾人字形,人在筏上仰视,如白练凌空,银河下泻,声如惊雷,气势磅礴。

冷城古堡

冷城在太姥山东麓,系一山间村寨,自明喜靖年间起,当地人民为防御倭寇侵扰,筑有城堡一座,周长1127米,高5.6米,厚4.6米,设东、南、西三门,北依崖壁。城内有东西向街道一条,卵石铺路,傍依清溪。街道两侧民居和小巷参差排列,建筑古雅,乡风淳朴。此城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访古采风的良好去处,游太姥者大都要来此一游。城内还有宋代泗洲文佛石屋、三官堂、猴仙宫、史楫象祠等古迹。宋代石屋位于东门内,其须弥座上雕有人物、鸟兽图案,造型古朴,形态生动。冷城在南宋曾是文人荟萃之地,著名的史学家郑樵、理学家朱熹都曾在此聚众讲学,设帐授徒。朱熹还在此创办过石湖书院(原名石湖观),并自撰门联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今遗址尚存。其高足杨楫出生于此,后官至湖南提型。

灵峰寺

峰寺在冷城西侧的翠薇峰下,始建于唐咸通远年(公元860年),宋时称兰溪寺,又名小灵峰。经历代整修扩建,颇具规模。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斋堂、花圃等建筑。

摩尼宫

太姥山摩尼宫,位于福鼎市太姥山白云寺。宫建于唐代,清咸丰年间(18511861)整修。光绪三十年(1904),僧一果增建梦台。该宫坐东南向西北,石构,建筑面积13.3平方米,内供石佛一尊。1989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雪景

太姥山的风景很美,而太姥山的雪景更是引人入胜,每逢冬天最冷的时候,满山遍野,银装素裹,分外美丽,吸引游人前往赏雪、摄影。

文化魅力

博物馆

太姥山博物馆就建在太姥山中,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与博物馆相望,仿佛就是从这博物馆延伸出去的巨大的天然博物馆。太姥山北望雁荡山,西眺武夷山。登临绝顶,极目东海。文人描述水在天际流,峰从海中出。通俗地讲,就是既看大山又看大海,所以有山海大观之称。

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太姥。在传说中,太姥娘娘的故事发生在尧的时代,她是农家女子,因种蓝人称蓝姑。某年麻疹流行,蓝姑梦见一仙翁告诉她,去山中找一种山茶树,采叶煮水喝可治。蓝姑便去峰峦云雾间找到一种绿叶有白毫的山茶,采来煮水给患儿喝,果真有效。蓝姑教乡亲都这么做,患儿都好了。尧帝感其圣德,封其太母,乡民们则尊称她太姥娘娘。

尧的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如何?先秦古籍中还没有茶字,只有荼。荼是一种苦菜,也当茶字用。当真正的茶出现时,也称古荼。茶最初是作为药用的,后才从药用过渡为茶饮。以此看,蓝姑采山茶治麻疹的故事发生在尧的时代,在时间上是可能的。

清初周亮工的《闽小记》就有绿雪芽茶的记载,民国卓剑舟《太姥山全志》考证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这绿雪芽是后人为商品白茶取的雅名,指的就是绿叶上有白毫的白茶。

在太姥山鸿雪洞旁,确有野生古茶树长在石缝中,树高6米多,人们都说这树是福鼎大白茶的母树。在这近旁还耸立着唐代建造的太姥娘娘塔,塔墓上有唐玄宗所赐尧封太姥舍利塔碑题。

中国征收茶税始于唐贞元九年(793年),可见茶在这时已销量不小。唐收茶税这年陆羽60岁,也在这时期陆羽写出了《茶经》。陆羽写道: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今有学者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认为书中的东字该是南字之误,南三百里正是福鼎。

【亚洲山峰:太姥山】相关文章:

欧洲的五大地区概述

必知!亚洲各国小费支付攻略

马来西亚国家清真寺

烟尘控制区指什么

地质灾害的发生前兆

法国罗亚河

受到核辐射后身体的反应

世界之最自然篇

火山喷发的原因

如何区别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火山?

最新趣味地理
热门趣味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趣味地理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