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高考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分析

高考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分析
地理网 来源|2016-09-22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一. 考点分析

关联图通常是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之要素等联网成图。它一方面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前赡性特征。通过关联图的判读分析也有助于抓住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主要的矛盾方面,以便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从全局性、主导性的角度深入理解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用关联图考查地理知识与能力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四季的产生、所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池塘中富营养化的过程与结果、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
2. 某一国家、大洲或区域突出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的成因与结果,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气候的成因及对农牧业的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与典型性,南极洲寒冷气候的成因及表现。
3. 某一企业,公司的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网络图等。如某一钢铁、汽车、化工、服装公司甚至跨国公司的生产、销售网络结构图、要求考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生产与布局。这种关联图突出了个别性。
4. 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具体治理措施、如黄河中下游泥沙的治理、长江中下游水灾的防治,渤海海域中赤潮的防治,北京市大气污染的防治等。这种关联图突出了区域性。
5.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治理措施,如温室效应、炙氧层空洞、水土流失、沙漠化、酸雨等,这种关联图突出了全球性。
6. 用关联图来表现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粮食问题,贫困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城市化等相关的社会问题。

二. 考题举要
1. 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焦煤、石灰石、粘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地区。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1) 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建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请把这四个工厂的名称填入右图的工业联系空白框中。
(2) 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 工业。
(3) 下面四种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与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A、重型机械厂 B、精密仪表厂 C、造船厂 D、纯碱厂
(4)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该地还将建氮肥厂,其原料供应的有利条件是: 。
(5)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该地区可能建立的轻工业工厂有(写出两个) 、

[试题剖析] 本题以某大型铁矿区为主要因素,综合考虑地区工业、农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工农业生产与布局应体现因地制宜、接近原材料产地,发挥聚集效应的原则。因此,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是钢铁工业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正确答案是:(1)从上至下依次是:焦化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2)钢铁工业(3)A、重型机械厂 (4)焦化厂回收焦炉煤所中的氨,生产氮肥 (5)面粉加工厂,棉纺织厂。
2. 下面是吉林省西部改造沙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图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
A.增加粮食产量 B.喂养牛、羊 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 E.粪肥
(2)该系统的建立,减轻了当地受 气团控制时的 等灾害。
2)以该系统的农业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 、 、 、 、等加工业。


[试题剖析] 本题要求考生明确农业发展中应遵循“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三统一”的观点,同时要理解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区域特征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前提。吉林西部改造沙漠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就是比较典型治理环境与发展生产为一体的成功范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提高耕地的数量与质量”这一栏目的前因与后果正确答案是:(1)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是C、A、D、B、E。(2)极地大陆。寒潮风沙。(3)畜产品加工、面粉加工、造纸。

3. 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图中五个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分子式和元素符号。
(2) 生物出现后,使自然界中的 的原有迁移方式发生了变化,加快了
的风化,促进了 的形成。
(3)生物对环境发生作用,主要是因为 植物通过 作用,把环境中
的 合成,同时把 转化为 ,并贮藏在
中。有机物在 过程中,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于环境。

[试题剖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左邻右舍,全面整体地分析思考问题。因为有时某空栏填上某一答案,从单个、孤立的角度看似乎没错,但是从整体、前后联系的角度一看你就会发现回答不够准确。先看一下本题的答案。(1)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是:CO2,O2
N2和N 、P 、K。(2)化学元素,岩石,土壤。(3)绿色、光合、无机物、有机物、太阳能、化学能、有机体、分解。请注意如果没有注意箭头方向,有些考生将CO2和O2的位置对调了。第三问将物质流动与能量循环的填空位置错位的考生也不少。
4. 下图表示发生在某些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下列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表示这些现象的有关字母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 )生存条件恶化。
(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 )土地生产力下降
( )人均资源减少
(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 )人均收入减少
(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试题剖析] 本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颇有难度。稍不留意,就可能选择填充不够准确,因许多选择项的意义相似或相近。正确答案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是:I和J,a和b,e和f,h或g,f或e。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相互联系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本题实际上涉及到人口增加与贫困。环境退化与贫困,人口增加与环境退化之间的三组关系。譬如人口增加了,人均资源和人均收入就会减少,因而导致贫困。又因为贫困,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力,或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善,进而导致人口增加。
5. 下图反映某假想区域产业的现状和规划中的未来情景。在科教投入加大、人的创造力提高、电脑网络不断完善、知识交流日益通畅等条件下,政府的服务职能强化,企业之间及其与科教机构之间联系加强,工业经济将向知识经济转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试题剖析] 本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信息技术、知识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对假产区域产业的现状与规划,关联图的判读,明确计算机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劳动者本身,就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知识水平提高的要求,无论是劳动力,还是产业部门,知识和技术的含量与流动越来越重要。本题的参考答案依次是:(1)C (2)1.服务业或第三产业.2.知识或技术.3.劳动力;拥有廉价劳动力.
三. 专题训练

1. 读下图回答。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意义:
A. ,B。 ,C ,
D. ,E。 ,F 。
(2) 假如该池塘生态系统是稳定的,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


(3)假如倒入过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则可能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2. 读“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后果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图中数码处填写适当的文字,说明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及对生物圈及粮食生产的影响。
1)。 ;2) ;
3)。 ;4) ;
5)。 ;6) ;
(2) CO 是与“温室气体”有关的气体,原始生态系统中CO 返回大气中主要途径是 和 。
(3) 你认为降低CO 浓度最好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下图,分析其因果关系,将图中字母填在对应栏目前的括号内。
( )1需水量大大增加 ( )6地下水体受污染
( )2河水直接补给地下水 ( )7工农业生产
( )3摸清地质构造 ( )8水井因水质污染超标而报废
( )4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 ( )9防治水污染
( )5严禁过量开采地下水 ( )10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1.(1)浮游动物,鱼类,被微生物分解为基本化合物,氧气、光合作用,营养源。

(2)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比较稳定。
(3)鱼类死亡,因为废水会导致富营养化结果藻类过度繁殖和有机质的分解,消耗过多的氧气导致水中缺氧。
2.①森林大量砍伐,吸收CO2能力削弱,②大量氯氟烃进大气层破坏臭氧层。③水份状态变化,④中纬度温带农业发达地区退化成草原,⑤沿海低地被淹,⑥农作物向较高纬地区移动。
(2)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
3.1)B 、2)E、3)C、4)H、5)I、6)F、7)A、8)G、9)J、10)D。

【高考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分析】相关文章:

地理区域的定位与特征比较

高中地理难点分析 太阳所在的方向问题讨论

高考地理大纲及复习建议

地球的“外衣”

距地球约110亿光年外的星系中发现水分子

高中地理难点 城市部分问题

50年后地球即将消失的美景

地理谜语100条

解读地球的起源

有关十雾九晴的说法

最新地理学习基础
热门地理学习基础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基础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