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地理网 来源|2016-09-20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一 地球、地球运动的计算
(一)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依据:两地的经度相差15°,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
方法:
1、已知经度求时区 时区数≈经度÷15 (四舍五入取整数。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时,东+西-。
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区时±两地时区差,东+西-。
4、时区差=甲时区数-乙时区数。
5、已知两地地方时及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两地地方时差÷4分/1°,东+西-。
6、已知某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求该地经度 所求经度=120°E±(当地北京时间-12)÷4分/1°。
7、已知某地的日出或日落的北京时间及昼长或夜长求经度
①先求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 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日出+昼长/2=日落-昼长/2
②再用6中的公式求解。
8、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二)两个日期范围比的计算
依据: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到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新一天;反之为旧的一天。
方法:180°经线的地方时为n时,则新一天的范围为n×15°。由此,新一天/旧一天=15°n/180°-15°n。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依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小时。
方法:
1、某地昼(夜)长=该地纬线圈昼(夜)弧度数÷15°/小时;
2、昼长=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12-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2;
3、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
4、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5、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四)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1、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
2、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3、日照图中晨线上各地均为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均为日落。然后依据两地的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的关系计算。
(五)太阳高度的计算
1、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线上为0。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解题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关键是注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ф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φ和δ位于同一半球取-,否则取+)。
3、两地的纬度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4、极昼区中的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
5、tanH=杆长/杆影长。
(六)对支点的计算
两个点关于地心对称。其经度互补方位相反;其纬度相同方位相反。

【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理计算】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读图解题方法浅析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2

高中自然地理部分必背考点

高考地理考点讲座

高考地理图表判读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地图专题)

高考地理备考指南

高考地理选择题解答例谈

高考地理计算的整理

高中地理难点分析 太阳所在的方向问题讨论

最新地理学习基础
热门地理学习基础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基础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