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高考地理热点追踪及考纲解析

高考地理热点追踪及考纲解析
地理网 来源|2016-09-20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高考地理热点追踪及考纲解析
一、考纲变化及高考趋势
今年的地理高考大纲对考点略有调整。具体如下:
1.在“陆地”的考点中,表述为“陆地的组成要素及其运动”,而去年的表述为“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的变动”。“陆地的运动”要比“地壳的变动”内容广,实际上是扩大了考点内容,考生不仅要掌握地壳的变动,还应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和水的循环运动。
2.“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考点中,要掌握“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去年则简单地表述为“资源问题”。这一调整充分切合了当今世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这一热点,从中也衍生出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考点更为明晰,考生的地理复习复习也更具针对性。
3.今年的考纲列出了“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这一考点,去年的表述为“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调整缩小了考查范围,就是说考生只用关注陆地自然资源,对中国近海的海底矿藏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没有做要求。
4.删除了“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考点,新教材在数年前就删除了这一内容,近年来的高考也未考到这一考点。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1.宇宙中的地球(命题类型:选择题)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
★★太阳系概况。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意义。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宇宙探测
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分析:此部分考点为每年必考题,2007加强了对日界线和区时的考察。能力上更侧重对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命题趋势:以重大时事新闻为背景,考察时间计算、距离计算、大圆航线等应用性知识。2008年考题,仍以选择题为主要命题形式,但更加注重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考察。
2.大气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命题类型:选择题)
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命题类型:选择题、综合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 ★★★(3)大气降水(命题类型:选择题、综合题)
★ 降水的时间变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气、气候与人类(命题类型:选择题、综合题)
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命题类型:选择题、综合题)
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侧重对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大气垂直分层、全球变暖等知识的考察。形式多以区域图和示意图的方式出现。
命题趋势: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逆温现象、大气污染现象、等温线的描述及成因仍是命题重点。以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等热点为背景,考察成因及影响。
3.海洋(命题类型:选择题、综合题)
★★★★(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海洋开发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3)海洋环境保护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分析:近年考题特别注重对盐度分布、洋流分布及其影响等知识点的考察。主要以:示意图、区域分布图、统计图、等值线图等方式出现。
命题趋势:利用海水等温线、等盐度线,直接考察海水性质和运动。以洋流分布图及其他资料为基础结合具体区域考察洋流影响。
4.陆地(命题类型:选择题、综合题)
★★★★(1)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变动
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水循环及其意义。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
★★(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分析:近年考题,以地貌景观图为命题背景。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重点考察板块学说、外力作用与地貌等知识。
命题趋势:结合板块构造理论考察地壳运动规律;以三大类岩石转化为载体考察岩石分类、成因及其转化、以内外力景观图为背景,考察景观分布、成因等知识。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命题趋势:多以材料、图表的形式呈现,注重因果式组合,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考查。
(2)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2.人口与环境
(1)人口的再生产 :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市。 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数量与环境
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3)人口素质与环境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 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与环境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命题趋势:多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土、构成土或表格曲线等方式呈现。侧重考察读图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2)城市的区位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进程。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4)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 城市的合理规划。
命题趋势:多以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图表材料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4.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2)交通运输和通信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
(3)商业贸易
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 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命题趋势:侧重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察重要交通线、点等工程建设的区位选择及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识记的知识和理解分析能力都有较高要求。新增了商业贸易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高考地理热点追踪及考纲解析】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4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

高考地理答题策略

高考地理简单题的作答技巧

高考地理热点及考纲解析

高考文综地理的考察内容

高考地理试卷结构透析

09高考地理:地图是必考知识

2009年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

最新地理学习基础
热门地理学习基础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基础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