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地理网 来源|2013-01-06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松嫩平原位于东北腹地,东靠长白山地,西接科尔沁草地,北枕大小兴安岭,南至辽河干流以北,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共辖53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9.5万平方千米,1990年年末人口3 466万,分别占东北区的20.4%和34.6%。

松嫩平原是东北区自然资源最为优越、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不仅耕地面积大,而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占东北区耕地总面积的53%,耕地中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约占83%,土壤自然肥力高。气候属中温带半湿润地区,适宜于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和早、中熟的喜温作物生长。粮食品种以玉米为主,其产量占本区粮食总产量的71.6%,占东北全区玉米总产量64.2%;其次为水稻、小麦和大豆。松嫩平原不仅是东北区的农业精华之所在,在全国也具有重要地位。

松嫩平原在东北区农业开发历史较早,外延开发的潜力已不大;深度开发,提高单产则有较大潜力。全区有公顷产2 250千克以下的中低产田460多万公顷,约占耕地的1/2。松嫩平原粮食单产不高,主要是由于农田投入少,耕作管理粗放。本区的土壤自然肥力较高,但长期以来,只用不养,采取掠夺式经营,黑土带土壤侵蚀严重,地力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每年0.04%~0.09%的速度下降。本区粮食产量不稳的主要原因是春旱频率高,伏旱、秋涝在有些年份亦较重,低温冷害频繁。

今后松嫩平原农业的发展,应立足于资源的深度开发,着重解决产量不稳定不高的问题,主要是加强水利建设和建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增强对旱、涝的抗御能力;合理调整作物品种布局,避免、减轻低温冷害;努力培肥地力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种植业和饲养业、农区和牧区的结合;巩固提高以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甜菜以及肉、奶为主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

【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相关文章: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概况

城市化过程中的吸力与推力

学会如何在地理月考中总结问题

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如何在地理复习课中进行课堂提问

非洲历史发展和政治地图的演变

毛泽东的四大读书方法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GIS 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