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学习 >练习题 >高二地理暑假作业解析新课标

高二地理暑假作业解析新课标
地理网 来源|2018-08-06 发表|教学分类:暑假作业

地理学习

练习题

地理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暑假作业解析,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答案解析

1.C2.D3.C

1.【解析】1题由材料可知,黄土覆盖层厚度应该是黄土表面的高度减去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的高度,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及同图等值距相等的原理,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为20米,

甲地的黄土表面的高度在820~840之间,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的高度在800~820之间,其差值在0~40之间,乙地的黄土表面的高度在840~860之间,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的高度在800~820之间,其差值在20~60之间,丙地的黄土表面的高度在860~880之间,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的高度在780~800之间,其差值在60~100之间,丁地的黄土表面的高度在880~900之间,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的高度在840~860之间,其差值在20~60之间,由此可知黄土覆盖层可能最厚的是丙地。

2题窑洞冬暖夏凉是这种民居的特点,与当地的气候没有关系,黄土表层吸热强会导致夏天更为炎热,不会是凉爽,所以应该是因为窑洞的墙体厚、保温性能好。

3题丁地与其他三地最大的不同就是黄土表面等高线最为稀疏,因此地势平缓,这样有利于修建窑洞,据图看不出河流的分布,丙地是位于阳坡和夏季风的迎风坡。

4.D5.D6.C

【解析】4题 据图判断巴西甘蔗种植区主要位于巴西高原和东部沿海地区,A错;甘蔗种植区河网较稀疏,B错;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为平原土壤特征,C错;东部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且东南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廉价,故D选项正确。

5题题干中“蔗糖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说明生产乙醇汽油的原料丰富;由于石油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生产乙醇汽油可以缓解石油资源短缺;乙醇汽油是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目前大量生产乙醇汽油是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乙醇汽油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故D选项正确。

6题据图判断巴西多铁矿石分布,结合材料,铁矿石产品价格下跌,巴西政府应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利用本国丰富的矿产优势,使重化工业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故C选项正确。

7.A8.D

【解析】7.据图可以判断城市人口密度与人均年石油消费量之间大致呈负相关:城市人口密度越小,人均年石油消费量越大;城市人口密度越大,人均年石油消费量越小。故A正确。

8题据图可以看出香港在所列举的世界部分城市中其人口密度是最大的,联系香港的相关知识,可判断其人均年石油消费量较低与地狭人稠有关,故D正确。“经济落后”与香港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是不相符的;香港位于中东——东亚繁忙的海上石油贸易线上,可方便获得充足的石油供应;“重视环保”对降低“人均年石油消费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B、C。

9.C10.D

【解析】9题由图可知,森林、草原面积不断下降,而耕地和牧场面积不断增加,这主要是人口增加导致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

10题根据所学知识,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河流的含沙量会增加;植被破坏后,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发生旱涝灾害的几率会增加,水资源短缺会加剧。

综合题

11.(1)农业人口转移方向:农业人口向工业金三角迁移;农业人口向国外迁移。影响:提高城市化水平。

(2)差异:北部水电站多。原因:北部位于西南风迎风坡,降水多,流量大;北部地形起伏落差大;北部地形复杂支流多;北部海拔高,夏季有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3)保护作用:汇入的泥沙量减少;潟湖不易淤积。新环境问题:淡水和泥沙汇入减少,环境变化(盐度升高);生态破坏;净化速度变慢,污染加重。(注: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1)读图可知,农业人口主要向工业金三角地带和国外转移,农业人口的转出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等。

(2)此处可从气候、降水、地形、海拔、水量等因素入手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3)保护作用:主要是能够减少泥沙量的流入,潟湖不易淤积;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淡水的流入变少,环境会发生改变;此外,河流更新进化的速度变慢,污染将更加严重。

12.【答案解析】(1)分布特征:都分布在日降水量大的地区(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地区);都分布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地形崎岖的地区);分布较分散(或都分布在30°N以南或分布在具体位置如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浙江西南部等)

(2)A的等级高于B的原因:A地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地势起伏大于B地;A地地质构造比B地更不稳定(更活跃)

【解析】第(1),结合图例从日等降水量线分布、地形特征描述即可。第(2)题,图示预警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结合所学判断是滑坡和泥石流。其形成原因从降水、地质结构、地形特征、植被覆盖分析。

13.【答案解析】

主要污染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生活污水。(防治措施: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水环境管理与监测;加强水污染治理的配套工程建设,依法治理水污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解析】污染源比较简单,根据常识和材料即可得出。根据材料从产生污染的根源提出防治的措施:立法规划、管理检测、建设治理、清洁生产、环保观念。


【高二地理暑假作业解析新课标】相关文章:

地理区时划分详细解析

高中地理晨昏线的判读技巧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考点分析试题

高中区域地理考点解析

高中人文地理:人类的物质文明

高中地理易混概念全方位汇总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最新地理练习题
热门地理练习题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练习题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