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测试题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测试题
地理网 来源|2016-09-21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此图为12月1日太阳光照图,则

A.M点位于66°34′N以南
B.M点的盛行风向可能为东南风
C.此时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一星期后M点日出的时刻将延迟
2.若此图为12月1日太阳光照图,OA为通过伦敦的经线,则此时
A.北京正夜幕深沉 B.OA与OC把全球分成两个不同的日期
C.12月1日的范围约为全球的一半 D.纽约正烈日当空
图5为某区域某年4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处风力比D处小
B. 此时②④两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C. A为低气压B为高气压
D. 甲为冷锋,乙为暖锋
9、当图中天气系统出现时,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华北干旱
B. 北方沙尘暴
C. 当甲南下时,南方丘陵山区低温阴雨
D. 江淮地区出现伏旱

读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和海洋的变化曲线图,完成18-19题。
25.图中表示海洋气温日较差变化曲线的
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6.曲线①在60°N附近变化幅度超过
40°C,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较高,陆地面积广阔
B.纬度较高,海洋面积广阔
C.地势高,温差变化大
D.冬季有寒流通过,夏季有暖流通过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

  

  

33.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34.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35.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读降水量、蒸发量的月变化图,假设在距离河流出海口极远且没有明显上升流的海面上,海水流量均匀且不随时间变化。

36.下列各图中,最可能是该处月平均盐度变化图?

37.该海域热量损失最大的月份是 ( )
A.1月、12月 B.4月、5月 C.7月、8月 D.10月、11月

读下图,完成17一18题。

  

     
17.图中海洋Ll、L2的流向可能是 ( )
①Ll向东流,L2向东流 ②Ll向西流,L2向西流
③Ll向东流,L2向西流 ④Ll向西流,L2向东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假若L1、L2的流向相同 ( )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②北京昼长夜短
③夏威夷高压强盛 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的环流系统有何区别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A);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B)。

23.有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附近海域投入一漂流瓶,假定若干年以后,该瓶漂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根据“大西洋洋流模式图”(图3—38)回答:

 

 

(1)漂流瓶途经的洋流依次有______。
(2)以上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有______。
(3)假定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正相反,其他条件不变,在“大西洋洋流模式图”中用箭头标出该瓶的漂移路线。
答案:(1)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
(2)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3)如图3—39

66、(36分)图9所示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


材料一 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材料二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⑴(6分)图8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

⑵(4分)根据图9及材料二,试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

⑶(4分)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成因。

⑷(6分)图9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部)的重要输出地,该工程是 ,该能源主要来自R河,试分析R河该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

⑸(10分)根据材料一、二及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分析该地区石漠化严重的原因?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⑹(6分)图9所示区域中,其山区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是 ,试分析该土壤的特性及改良措施?

66.(1)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雨热同期。(4分)
(2)喀斯特地貌(2) 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2分)
(3)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水暗河;(2分)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地表水容易流失。(2分)
(4)西电东送(2分) ①该地处于地势过度地带,河流落差大;(2分)②该地处于湿润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2分)
(5)原因:①喀斯特地貌具有成土速度缓慢、土层瘠薄不易留存,植被差、有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特征,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分)②山高坡陡,雨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自然条件差。(2分)③人口增长过快、森林乱砍滥伐、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大面积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使石漠化现象日益严重。(2分)
治理措施: ①搞好石漠化治理的规划;②依靠高新技术(RS、GIS),研究石漠化的形成和规律;③制定石漠化治理的有关法规,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④改善能源结构,加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力度,水土保持;(答出合理的两点即可得4分)
(6)红壤(砖红壤)(2分) 特性:酸、瘦、黏 (2分) 改良措施:①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②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质含量;③在土壤中掺入砂子,改良土壤结构;④增施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⑤选择耐酸性的植物(答出合理的两点即可得4分)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测试题】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考点分析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汇总——地图

高中地理考点:中国地形概述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意义

高中地理690个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考点:关于季风的五个问题

高考地理常考的区域经济知识点

高考地理答题策略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地球运动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测试题2

最新地理学习基础
热门地理学习基础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基础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