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海洋农业文化传统

中国历史上的海洋农业文化传统
地理网 来源|2013-01-06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靠海、吃海、用海的历史,“以海为田”的大农业思想,使中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在广度和深度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生活在中国沿海地区的远古先民们,早在原始社会就发展起海洋采集和捕捞活动,进入农业社会后,海洋渔业仍是沿海区域肉食的主要来源。为了护卫河口海岸地区的农业经济区,抗御风暴潮的袭击,先民们建起了宏伟的滨海长城──海塘;修建利用潮水顶托进行灌溉的潮田,作为陆地农田的延伸;发展起海洋养殖,兴建蚝田、蚶田等;提取海盐以补充或替代陆地池盐、井盐、岩盐的不足。因此与西方海洋商业文化相比,中国的海洋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农业性。

中国传统文化以大陆文化为主。受黄河农业文化的制约,古代沿海经济活动紧紧围绕陆地经济活动进行,基本上表现为陆地活动的补充和延伸,这严重制约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古代广泛发展的航海,采用的是不脱离陆标(近海山形水势)的地文导航体系,包括郑和航海在内的历次大规模远航,基本上沿近海航行,即使国家进行的大规模的南北漕运也只是陆地漕运的替代或补充。

在西方,古代的统治者一直提倡海外贸易,鼓励民间航海。而大陆农业文化孕育出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朝大国思想,使得中国封建统治者们从不鼓励老百姓走出国门,政府在沿海地区推行抑商政策,禁止民间海外贸易,出洋贸易的商人、水手被视为“弃民”。繁重的土贡、渔税、盐税以及珍珠、海盐等海产品的绝对官营,严重束缚了中国古代海洋资源的开发,阻碍了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海外贸易多以走私形式出现。明中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沿海地区民间武装走私盛行,助长了倭寇之乱,导致政府强化海禁政策,因而扼杀了中国的资本主义。

1979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设立厦门、汕头、深圳、珠海、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和大连、青岛、连云港、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沿海地区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海洋农业文化传统】相关文章:

美国农业

必修课程地理Ⅰ的教材处理与教学方法建议

中国蜣螂的功劳

WTO与我的生活

中东的海水淡化工业

中国的机械工业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中国拟用卫星跟踪“高原隐士”藏羚羊生活

中国城市的环境污染

亚洲的海岸类型同大地构造的关系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