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其他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地理网 来源|2013-01-05 发表|教学分类:课改消息

地理教学

其他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一句话,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美育的可能性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标准目标提出: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大自然和地理环境的自然美与和谐美,能够使学生增强审美能力,体验美的愉悦。明确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这说明美育不仅符合当代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我们深切认识中学地理教学特点的体现。现在的地理教材为美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内容,包涵着许许多多美育因素,它综合体现在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绘画美,结构美等方面。

这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地理本身的内在的美瑰丽多姿,充分挖掘地理中的美,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感悟到地理科学美,大自然风光的美,人文景观和谐的美。当然还有许多的美,教师充分挖掘这些美的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二、美育的任务和实施的途径 中学地理教学中美育的具体任务是鼓励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对美的追求和创造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最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美是通过感官进入到人的心灵的,从心理功能上说,感官只管感觉,而审美则需要感知。感觉是客观的映像,而感知则是“内心的视像”,客观映像和“内心视像”就构成了审美的总体感知。培养审美的感知力就培养了“内心视像”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美的能力审美也离不开理解,不过审美理解需要通过形地感知和形象地联想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情感地领悟和顿悟。

审美理解力是复杂的,多元的,所以培养它必须要在对自然人文景观美的欣赏与评价中实践,训练和提高。当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有机地进行美的欣赏和评价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也是训练和提高学生审美理解力的重要途径。 3.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欣赏美的能力是审美能力的核心。美的欣赏主要体现在旅游景观欣赏上,欣赏应是感性和理性统一的审美认识过程。在旅游景观美的欣赏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使学生善于鉴别,分析与评判,获得正确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能力。

4.培养指导学生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创造美是欣赏美的深化与发展。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一是指导学生探究美景形成的原因和美学价值。二是指导学生用准确,生动,优美的口头语言在对课文景观图片,正确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用语言描绘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表达高尚美好的思想感情。三是在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中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们装上一个美的“地理头脑“,教会人们用地理美的思想和方法来看待世界,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指导人类理性地生产和消费。

(二)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 学生对美的追求是美育的主要任务,是美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美的追求,对艺术美的欣赏。 1.展现美的画面,领略自然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展现美的画面是美育的重要手段。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大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自然本身是个纷繁的大千世界,产生美育作用的自然美是五彩缤纷的。

自然美的最大特点是就在于它的形象、色彩、音响、动态、静态等无限多样的展现形态之美。形象美包罗万象,在旅游审美中占第一把交椅。不论地貌景观、水景、天文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无不以形象美为第一要素。依中国自然景观审美传统,形象美大体有雄美、秀美、险美、奇美、幽美、旷美等类型。形象美、色彩美、形态美、声音美、嗅觉美、内美。

美感要靠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验。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展现美的画面,引导学生去开拓想象的天地,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某种程度地升华,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地理以区域环境国研究对象,具有广阔的空间性,上及天,下达地,蓝天、白云、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鸟鱼虫、沙漠、冰川、城市、乡村……山水之间,阴阳相配,冥冥之中刚柔相济。宇宙的神秘与诡谲,万物的多样与和谐。面对一幅幅绚丽的世界图景,无不为大自然的和谐美丽而振憾!“智者乐山。

仁者乐水”。“灵性出万象,风骨自高洁”,穷极于山水之间,尽享世界的和谐与美丽。 2.把握美的形象,感受社会美,净化学生心灵美的本质是社会实践,只有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实践的东西才有美的价值。中学地理教材中先进人物的伟大理想,高尚的情操与光辉的业绩,特别是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美好的心灵,都是社会生活美的反映。地理教师就是要把握这些美的事物,美的形象去教育,熏陶,感染学生,从而让他们去感受社会生活美,激起他们崇高的美感。

产生美育作用的人文美,指能够反映古今人类创造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状态。。地理美能赋予我们更高的人文精神,在价值方面地理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口观、种族观、环境观、资源观。在情感方面,通过地理国情教育能增强我们的国家意识,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利用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去解释空间效应,展现全球不同的地域的自然地理结构和特征,展现与之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此差异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在欣赏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时,帮助我们形成对他人他物和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心。地理能强化我们的全球意识,教会我们用全球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本地区、本乡、本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理解并增进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的交往交流,用以培养和平共处并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明为一体的人。 3.开拓美的意境,体验艺术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的产物,中学地理教学处处都体现了艺术的美,可大致分为六大类:文物古迹之美、建筑景观之美、园林艺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饮食之美、文学艺术与工艺美术之美。

在地理教材中,艺术美有着生动鲜明的表现。通过对地理规律美的认识,能赋予我们更多理性,使我们从中不断向自然界学习、模仿和借鉴,以此创造美的环境、美的生活。从一个小的盆景,一座假山,一座山水城市,大到建设一个宽敞、富裕、干净、安全的地球,都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学习和模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在庭院经济的发展、小流域的治理、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小城镇和业小区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决策,而地理在各种决策中会提供广泛的人文咨询、人文设计和人文论证。并用美的地理规律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

而地理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有许多艺术美,扣人心弦的范读,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有趣的讲析,启发想象,导入情景,再现自然美等都是艺术美的体现。学习地理需要热情,在热情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在不断地创造、联想、解释中,在对地理事物的分析、比较、归纳、演绎中,必将感受到地理美的无穷魅力。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相关文章:

学好高中地理的思维方式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优化地理教学

试论地理教育哲学

论新时期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地理教学初探

地理思维方法十种

地理课改

复习区域地理的“十八字方针”

素质教育与地理研究性学习

最新地理其他
热门地理其他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其他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