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其他 >素质教育与地理研究性学习

素质教育与地理研究性学习
地理网 来源|2013-01-05 发表|教学分类:课改消息

地理教学

其他

【摘要】 地理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独特的功能。 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把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性学习使得学生的发展更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所以,研究性学习是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自2000年起,北京师大附中地理组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地理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两年的创造性教学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地理研究性学习 素质教育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 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把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性学习使得学生的发展更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研究性学习是最能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因而也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研究热点。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研究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性学习的中心是“研究”二字,是学生的研究活动始终贯穿于学习过程。它与其他学习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使得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为主的方式,变为主动的研究过程。

因此,研究性学习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学生的研究活动是学习的最主要过程;二是在这个学生深层次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实施研究活动的主体。这两个基本特征将会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正是由于研究性学习具有极为丰富的素质教育功能,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增设了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的内容,这也使得研究性学习成为当前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地理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步骤 目前,研究性学习已经被人们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主要谈以学生周围的鲜活地理现象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专题研究学习。在高中地理下册,即人文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决定让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这种安排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从学生的内在条件考虑。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地理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为研究性学习做好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第二,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外在条件来考虑,即从环境条件来考虑。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对象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北京的学生生活在大都市里,与自然地理有些距离,但身边有充足的人文地理现象,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同时也必须考虑学校可能为学生提供的研究条件。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我们在高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安排了地理专题研究性学习。 专题研究性地理学习的具体做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其中每一个步骤的设计都力求使其蕴涵丰富的素质教育价值。 1.指导与选题阶段 科学研究的起点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困难。因为,提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这需要非常高的科学素养,是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因而由学生选择或提出适合于学生自己实际研究能力的研究性课题很不容易。所以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的开始,起点就非常高。选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最终研究结果的价值,对于这一点,作为肩负着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的教师要非常清楚和重视。

如果忽略这一点而草率选题,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研究成果的价值,更遗憾的是将丧失一个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绝好机会。 选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教师提供参考课题和学生自选课题。教师提供的参考课题,主要在充分考虑上述两个外在和内在的基本条件,由教师自己编纂。《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增设的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可作为编纂的参考。而教师更要鼓励学生自选课题,学生自选课题必须经老师的审批,以保证选题体现学科特点。

这两种选题的方式本身也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个性化的特征。 无论是上述两种选题方式中的哪一种,都应该非常慎重。选题和论文写作都需要教师的辅导。所以,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首先要上好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课。这一课非常重要,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准备。

受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学生选题中的一个通病就是选题过大,使得下面的研究难以具体操作,研究无法深入展开,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成果的价值。所以,选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的指导课主要围绕研究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原则进行,同时包括论文写作基本知识和成绩评价方法的介绍。 在教师指导课的基础上,学生可顺利地完成选题,许多学生的选题即新颖又实际,如:《北京平安大道商机的地理分析》、《北京师大附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北京师大附中生态学校设计方案》、《一个成功企业的区位分析——新北京菜市口商场的地理区位调查》、《如何保持北京的地域特色》、《外来人口对北京的影响——浙江村调查报告》、《北京经济适用房选址建议》、《互联网——地理学习的新途径》等等。选题的过程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意识得到具体的、初步的培养和训练。

2. 实施研究阶段 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方式是合作学习的小组学习,自由结合为四人一组。组内分工合作、组间公平竞争,使学习在合作和竞争中进行。 这个阶段是研究性学习的最主要阶段,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教师可随时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在这个阶段主要经过:科学假设——资料收集——研讨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学生最后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

这里的每一步都不断地向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出高标准要求,主要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灵活、正确的应用能力,同时要求同学间有分工与合作。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对象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对象不再仅限于课本中成熟的科学结论或现成的地理资料,而是由鲜活的地理现象构成的一个个研究专题,这需要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独立地分析和解决真实的地理问题。学习对象的这种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是充满创新机会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将受到更深层次的锻炼。 在学生专题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中,十分强调科学研究应建立在资料掌握的基础之上,特别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掌握,这是研究问题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起点。

因此,许多同学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或调查提纲,在各种公共场所进行实地调查,甚至有的同学为写好《琉璃厂商业区今昔调查报告》,专门采访琉璃厂九十多岁的老人,为国家抢救出很珍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除了第一手资料外,间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使用计算机网络,可为学生的研究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料,大多数学生论文最后的资料来源中都附有相关网站网址。甚至有的同学是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才掌握上网技能。 许多学生的研究手段也具有创新性。比如,《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区位分析》的研究:学生对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区位因素一一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赋予每个区位因素以相应的权重,从而实现了对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区位的定量分析。

还有的学生自定的研究题目是《浅谈生活有机垃圾的处理》,为得到第一手资料,学生以自家的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坚持每天对自家的垃圾进行分类、称重,最后提出各种减少和利用家庭生活有机垃圾的可行对策。我们可以看到在学生经历的每一个研究过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无论是智力方面和非智力方面的。 3.评价阶段 评价标准在指导课就给出。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每个方面可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下表主要是A级,即最高级的评价标准。

评价的内容把实践和创新两个方面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评价内容的导向作用,使研究性学习的素质教育功能显性化。 评分 等级 论点(50%) 论据(35%) 文字(15%) A级 观点明确,符合地理学的科学性,具有实际利用或参考价值,且有一定的创新性。 用多种方式收集地理资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很好地整理利用资料,使论据有充足的地理资料,且十分有力地说明论点,研究方法具有创造性。 完全符合论文的格式和结构要求,条理清楚,文字流畅,无错别字。 由于采取的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为避免“滥竽充数”现象,论文后面要求附有小组分工情况。

论文的评价中含有严肃的科学精神教育,在学生引用他人资料时必须用引号,并且在参考资料中注明出处。如果违反要求,成绩降为D级。这样严格要求是杜绝“学术”腐败侵害学生的健康心灵。 4.研究成果交流阶段 学生把最后的研究成果交给老师,教师评定成绩后,千万不能就把成果放在柜子里“睡大觉”,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交流中同样蕴涵着非常丰富和特有的素质教育价值,绝不能走形式。

论文交流有几个主要程序: 1小组代表发言: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陈述论文主要内容; 重点介绍自己研究成果中的独到之处;谈谈对研究性学习的一些突出体会。 2其他组的同学提出质疑,小组进行集体答辩。 3教师小结。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综合锻炼,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也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对教师也很有教育意义,我们会被学生展露的才华所震撼,内心也会感叹:研究性学习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会使教育具有这样丰富的内涵!能发掘出学生如此巨大的潜能……比如,有的学生在论文的说明中这样写到:我们的资料来源力求可*、详实,内容力求丰富,语言力求准确,这篇文章是我们几位同学合作的结晶。又如:写《北京交通现状调查》的学生们,在自己的论文的最后附上发自内心的体会:这是我们独立完成的第一篇论文,小组成员都尽心尽力,它代表着我们愿为北京现代化建设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心愿。学生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可以告诉我们: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养,同时含有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价值。 最后,可把学生的优秀论文装订成册,收藏在学校的图书馆,以便更广泛地交流。

三、小结 整个地理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概括为:辅导选题阶段——实施研究阶段——教师评价阶段——交流研究成果阶段,共四个阶段。 地理专题研究性学习确实是具有丰富而独有的许多素质教育价值。这种学习方式, 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十分宽松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发散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和训练,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得到综合的发展。 但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探索和完善的地方。如,学生的研究是模拟性质的,但真正的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是以完成一篇论文为最后结果,应该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

学生的研究成果如何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并反馈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否还应该有检验反馈阶段?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 广西教育出版社。 4.应俊峰:《研究性课程》,天津教育出版社。

【素质教育与地理研究性学习】相关文章:

试论地理教育哲学

地理课改的思考

改变地理教学方式的几点做法

试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地理科学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深化地理教改 创新教学设计

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与展望

地理教育的功能及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最新地理其他
热门地理其他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其他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