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其他 >让新课程理念在细节中闪光——对一节研讨课的反思

让新课程理念在细节中闪光——对一节研讨课的反思
地理网 来源|2016-09-20 发表|教学分类:课改消息

地理教学

其他

在暑期新课程教师培训活动中, 笔者上了一节研讨课,课题是《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人教版),课的成败得失暂不去多讨论,只是在上完课之后,反思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过程,颇有感慨,其中深切感受到的一点就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不能忽视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商界有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中,虽然细节不一定能导致失败,但是它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绝对是不可低估的。以下略作分析。

一、注重开场白的设计,初创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第一印象很重要,无论是师生的初次见面,还是每一节课的第一次交流,都能在师生的心目中留下很深的印迹,为课堂教学定下一个基调。过去常常是师生互致问候,然后教师或导入或直入主题,开始了知识传授。实际上,任何一次开场对于师生而言都是充满期待和想象的,对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试想,对于即将面对新来的教师、面对即将开始的一节课,学生怎能没有无限的期待和想象? 如果在开场白中就让学生的期望值降到最低点,一堂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笔者的研讨课上,由于地点是在报告厅,听课的教师远远多于学生,加上学生又未统一着装,不易辨认。于是我走到第一排座位前,问:我的学生在哪里?学生一听就乐了,七嘴八舌说:这里,这里。我又说:能把你们的小手举一下示意我吗?学生齐刷刷举起了小手。我说:请放下,还是你们离我最近。今天天气很热,空调的作用又有限,但是我们仍然聚在一起,冲着这股劲头,这节课我们一定会合作愉快。几句话一下子就打消了学生的顾虑,我自己也缓解了紧张的情绪,后面的课堂上,学生一直都很活跃。更重要的是我把自己定位于他们中的一员, 师生之间的距离不是拉大了而是缩小了,和谐平等的关系一下子就得到了体现,为下一步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实际上开场白的设计,因人而异,更多的是临场发挥,关键是头脑中是否有这样的理念和意识。看过许多关于欧美国家教育的报道, 他们的开场白似乎更自由,教师甚至可以花上两、三分钟聊一些天气、着装、健康、时事等话题,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

二、充分运用教室的空间和教师的肢体语言,进一步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 需要广阔的生长和发展的空间, 而教室的空间是有限的, 同时教师的身份和年龄也无形中给了他们一种束缚, 这对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言, 是残酷的。那么在有些细节上我们可以尽量减少这种束缚, 让他们最大限度的释放其生命的活力。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习惯于不站在讲台上,而是走到学生中间,甚至于走到教室最后,与最后面的学生近距离接触。在这次研讨课上,由于是在报告厅,主席台与学生隔得较远,我干脆就站在台下上课,在学生讨论过程中, 我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学生中间与其一起讨论,自己也感觉很放松。还有一次,在观察土壤标本的时候,学生一下子全围在了我的周围, 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书上有的、书上没有的全问到了,我于是就势和他们围在一起,尽我所能与他们交谈,尽管我也有不懂的地方。到最后学生才回到自己的座位, 通过看幻灯和教材,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激情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深深地感染了我。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要求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中的人, 那么通过这些细节的运用, 就有利于学生把学习变成内在的精神需要,在欢乐愉快中获取知识, 这种学习行为将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行为。

三、在讨论中故意设问反问,锻炼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提高讨论的效率暑期的这次研讨课是关于问题研究的,所以讨论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活动过程中,笔者一方面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另一方面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我注意到本应能产生思想碰撞火花的地方, 学生并没有抓住,于是就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不时地进行设问和反问,带动学生参与。如学生设计月球基地时想到一个解决月球缺氧的办法,就是种树。可问:树生长所需的水如何解决? 学生答:有冰呀。又问:冰怎样以液态水保存? 学生答:还未想好。于是又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再如,学生在描绘各种月球基地的蓝图时,可适时地插一句:如果外星人来了怎么办? 这一问激起了大家的兴趣,按惯性思维,大家大谈如何防卫,如何战斗。我反问了一句:难道外星人一定是敌人吗?听了此问题,有的学生连忙说:对呀! 于是关于如何与外星人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月球基地的讨论又展开了。最后我恰当地引用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博格的一句话如果外星人要来的话,我相信他们带上一本《圣经》要比带上大量武器方便得多。这也是一个细节问题,虽然学生合作探究,将成果展示,本身已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但是丝毫不影响这个细节在其中发挥作用,更何况真正实施起来,里面也有一个观念改变和实施技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课中即兴创作显得更为重要,也正因如此,这种超出预先设想的即兴创作使得教学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讨论中教师的故意设问反问很多不是课前设计好的,因为学生的回答是难以预料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教材,而且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娱乐、所思所想,还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 让讨论活动变得学生不但乐于参加,而且效率很高。

四、时时把握学生的眼神,给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因而是否关注学生成为教师转变观念的重要标志。在关注学生中有一个细节不能忽视,那就是把握学生的眼神。在教学过程中,过去往往容易陶醉于自己的讲授过程,而忽略学生的眼神。在这次研讨课上,有一个细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讨论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讨论发言非常积极,有的站起来说,有的坐着说,其实都很好。但是有极少数的学生始终没有发言。其中有一位学生不时地用眼睛望着我, 当我用眼神鼓励他时,他却又把头低下去。我知道他已经准备好了,也想发言,但没有勇气主动站起来。我马上请大家安静下来,说有一位同学有精彩的内容要告诉大家。该同学站起来用清晰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试想,如果我们忽略了这样的眼神,那么埋没的恐怕不仅仅是一次发言的机会。课堂教学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当它与知识技能融为一体时,教育的教育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彰显,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如果轻易地放弃这个细节,可能会事倍功半。

【让新课程理念在细节中闪光——对一节研讨课的反思】相关文章:

澳大利亚之最

滑坡和崩塌

曼德海峡

新课程高一地理阶段性教学反思

外向型经济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谈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

新课程一堂初中地理公开课的思考

台风

让艺术之光在回放中闪亮

最新地理其他
热门地理其他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其他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