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其他 >巧引歌词丰富地理课堂

巧引歌词丰富地理课堂
地理网 来源|2013-01-05 发表|教学分类:课改消息

地理教学

其他

导语: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引入几句歌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牢牢地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引用歌词要注意:一要明确目的,“引”歌是为地理教学服务。引用歌词是运用歌词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内容,为地理教学服务,切忌在地理课堂引吭高歌而喧宾夺主。二是“引”就要引得巧,也就是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在我们身边,能称得上歌唱家的人也许并不多,但爱唱歌、会唱歌,哪怕会哼唱几句的却大有人在。因为好歌儿能给人以心灵美感和精神享受,既可直抒胸臆,又可借景传情。当代歌曲,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许多歌词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若能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巧引蕴含地理内容的歌词,则能使教学情景交融、生动活泼,使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探索,便于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并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和国情国策的教育。真可谓一举多得,妙不可言。

一、歌以言志

歌曲《歌唱祖国》有一段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上繁荣富强;地是我们可爱的家乡。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勇敢坚强如钢……”这段歌词我常在讲中国地理开篇时引用,因为她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带给中国人的豪情。我们的祖国曾经苦难,但我们的人民从未屈服,经过不屈不挠的浴血战斗,终于迎来今天独立、自主的祖国。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在中国地理学习之始引用这段歌词,既可导入新课,又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习情绪昂扬,教师可趁此机会鼓励学生从小立志,勤奋学习。

二、歌以抒情

我们的地理课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丰富的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教育契机,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在讲授《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先讲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幻灯片呈现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聚在天安门广场的画面;接着以深情的语调介绍:“我国民族众多,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兄弟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从远古时代起,我国各民族就劳动、生息在祖国广大的土地上,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土。发展了繁荣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缔造和发展都做出了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族人民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以团结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立于世界之林。”然后问学生:“哪几句歌词唱出了各兄弟民族间的手足之情?”学生齐答:“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是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以上歌词,突出了教学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歌词琅琅上口,感情真挚,为本节内容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三、歌以状物

地理学科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通过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描述来揭示地理规律。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描述应尽量形象、生动,有时候几句歌词就能发挥大作用。只要你留心,这样的例子真不少。例如,在讲长江概况时,引入《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借助歌词,在地图上引导学生找到长江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格拉丹冬雪山,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长江不仅为沿江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沟通了沿海和内陆的交通,促进了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与黄河并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首歌深情地表达了华夏儿女对母亲河的依恋和赞美。可以说荡气回肠,意味隽永,若能配以画面和音乐,效果甚佳。

再比如讲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时,我引用了《黄土高坡》中的几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在学生还在回味歌词的时候,我趁机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黄土高原的盛行风是东南风和西北风,而不是东北风和西南风?那么何时刮东南风、何时刮西北风?”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讨论起来,有的小组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这样使学生在兴趣高涨的状态下进入季风气候的学习。经过老师一步步地引导,同学们在讨论中明理,于探究中释疑,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一歌多用

在歌的海洋中蕴藏着无数的珍奇异宝,只要你处处留意,做有心人,于点滴之处细思量,就能大海捞珍,总有所得。偶有所得,还需反复把玩,估足身价,以备日后用得多,用得妙。我对流行歌曲并不十分了解,但韩红的一首《天路》却深深吸引了我。其中有这样几句: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这是一首赞美青藏铁路的歌曲,我认为这也是一首极有地理利用价值的歌曲。

在教学中,我曾一歌三用。第一用在讲中国民族,当提到藏族人民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时,我播放了flash《天路》,然后问学生“一条条巨龙”指的是什么?青藏铁路的建成给藏族同胞送来了什么?学生们提到了很多,最后归结为青藏铁路的建成促进了汉藏地区间的多方面交流与合作,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大团结。

第二用在讲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时。当学生了解到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因为高,所以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因而交通不便(西藏曾经是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区),更加剧了青藏地区的闭塞和落后。讲到这,我话锋一转:今后的青藏将非同往昔,因为“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藏家儿女送来安康。”

第三用在讲中国铁路时,在学生已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我国哪个省区铁路线最稀疏,为什么?学生们基本上能答出是西藏,并从自然条件恶劣的角度去分析。到此引入歌词并提问“为什么新中国成立这么久,一条条巨龙才翻山越岭,为藏家儿女送来安康?”同学们积极发言道出了青藏铁路修建要克服的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接着我又问学生:从青藏铁路的修建,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们更加畅所欲言。最后我满怀激情地做了总结:2006年7月1日,两列钢铁巨龙满载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希望,分别从格尔木和拉萨车站缓缓驶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这标志着西藏正式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标志着中国所有省、市、区全部通上铁路。青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是党和政府作出的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是藏族同胞与全国各族人民的连心路,是雪域高原迈向现代化的腾飞路,也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不断创造非凡业绩的奋斗路。一条青藏线,穿越历史和未来;一条通天路,寄托梦想与期待。不同的教学内容却引入了同一首歌,在引入情景和时机上虽不相同,但点睛的几句歌词功效非凡:使学生既了解青藏高原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又了解我国铁路建设的伟大成就,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点缀几句歌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牢牢地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那么地理教学中的“引”歌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一要明确目的,“引”歌是为地理教学服务。引用歌词是运用歌词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内容,为地理教学服务,切忌在地理课堂引吭高歌而喧宾夺主。二“引”就要引得巧,也就是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中学生天真烂漫,朝气蓬勃。他们喜欢唱歌,唱起歌来就像快乐的小鸟。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引入上他们喜爱的或熟悉的歌曲中的一句或几句歌词,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地理知识的学习变得鲜活生动,地理课堂趣味盎然。但是在地理课堂可以引用的歌词毕竟有限,引歌的时机把握还需反复推敲,这就要求我们地理老师要不断扩大自己对歌曲的涉猎视野,提高对歌曲的鉴赏水平,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更多更好的歌曲信息来丰富地理课堂。

【巧引歌词丰富地理课堂】相关文章:

复习区域地理的“十八字方针”

我对高中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

浅谈地理课程改革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地理课改

地理学习方法

图像系统运用于地理新教材

巧用教法 激活课堂

构建和谐的中学地理课堂对策研究

最新地理其他
热门地理其他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其他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