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泥石流的形成与危害》教学设计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泥石流的形成与危害》教学设计
地理网 来源|2020-07-31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泥石流》教学设计

一、 教材:中国地图出版社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泥石流的形成原因,了解泥石流的危害,以及进行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培养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造成的危害

难点: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四、教法学法

视频播放法,实验演示法,个别提问

五、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甘肃舟曲泥石流》。(约3分钟)

教师: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泥石流对舟曲危害 ,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样一种危害呢?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地质灾害之一—泥石流(幻灯片展示)

幻灯片---学习目标展示

教师:泥石流属于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我们高考试题中选做部分之一{自然灾害与防治}。那么泥石流作为自然灾害之一,它在近3年高考中出现频率是怎样的呢,下面请看幻灯片。近三年都有考到泥石流,所以可见泥石流知识的重要性。

幻灯片——本节课任务

教师:什么是泥石流呢?首先让我们看一个短视频,但是同学们要带着几个问题去:泥石流的概念,形式条件。

播放视频《什么是泥石流》。(约两分钟)。

教师:从视频当中我们可以知道,泥石流是一种夹杂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来总结泥石流的发生条件。

生回答略。

教师: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我们试试用实验的形式来演示。现在我们班分成三个大组,分别为地形地势组、物质条件组、水源条件组。每组都有各自的任务,实验结束后每组派5名同学上讲台来演示,2人一组进行对比演示,1人进行总结。

实验演示约5分钟,同学代表演板约3分钟。

第一组同学演示地形地势组时展示幻灯片,幻灯片有文字介绍实验。总结结论时教师也在幻灯片上展示结果。第二组和第三组都是如此。(温馨提示:必要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教师总结:综上实验我们可得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1)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

(2)丰富的疏松物质(多地震、植被破坏);

(3)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都是从自然角度去分析,人类活动会不会影响泥石流的发生呢?

生回答略。

教师:没错,人类活动会加剧它的发生,例如开矿、工程建设、废土堆放、植被破坏等,这些行为都产生一个共同结果——产生大量松散碎屑物质。现在我们还是用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演示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下面有请5位同学上来,来完成这个实验(4个同学每两人一组进行实验对比,1人进行总结)。相同的地形地势、相同的降水强度,A组演示的是植被覆盖率高的山谷,B组演示的是地表多松散碎屑物。演示结束后,1位同学进行总结。

教师:一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如果他有受灾体,则称为自然灾害。泥石流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伤害、请看视频《泥石流的特征》  约3分钟

师:从视频当中我们可看到泥石流具有突发性,链发性、危害性。给人类带来危害是惨重的。(图片展示、把“堰塞湖”的图片放大)

其中我们重点讲一下泥石流是怎样造成堰塞湖的,泥石流带来的泥沙石块在出口出堆积如果刚好有条河流经过堆积区,那么这些泥沙石块就成为堰塞体阻断河水流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堰塞体以上河段河水暴涨,形成堰塞湖。它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很有可能溃决引发更大的洪涝灾害,所以要及时想方设法爆破。

  承转:再弹出一个图片,同学们对比前后两幅图,看出什么不同了吗?

两侧等高线变少变稀疏了,堰塞体、堰塞湖…….

教师:中国的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呢?现在这里有两幅图片,中国的气候分布图和中国地形图。结合我们之前讲到的形成条件,来推测出中国泥石流的分布地区。(这个环节,可找个基础好点的同学上台演板)

幻灯片——找个泥石流多发区分布图。

承转:从图中同学们发现有几个特殊的地方不太理解(可学生举手)。

教师:西藏、新疆、东北山区怎么会有那么多泥石流分布?同学们的眼睛真犀利。

幻灯片展示——泥石流类型。

教师:从水源条件来看,最主要的来源是大气降水,特别是短时间的暴雨,但是很多地方还有其他水源:冰雪融水、地下水、冻融作用等。所以同学们要多一个心眼,在以后的做题中灵活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

泥石流具有突发性,链发性、危害性,那么我们如何很好地防避呢?例如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我们该如何防避它?(图片展示)往与泥石流前进方向相垂直的高处跑。这个是我们个人角度来说,最科学的逃生方式。

承转:现在有一幅等高线示意图,有四个方向,我们该往哪个方向逃生?

生回答略。

教师:总体来说,灾害的防避还是要做到预防为主。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我们从两个方面去概括它: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有植树造林、加强监测和预报、加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那么工程措施我们通过一个短视频来了解。

视频播放(约1分钟)

总结:我们可以从泥石流的结构组成入手(图片展示),在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各个部位分别采取措施。(分别有相应的文字展示)

承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泥石流的成因、危害、防治、相信大家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泥石流作为地质灾害的一种,那么其他地质灾害的发生成因是否有相似之处呢?现在我们来整理总结一下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一般从哪些角度去说明分析。

师:自然灾害与防治作为地理高考的一部分,分值10分,比重很大。而且从高考试题设问角度来看,灾害成因一般是少不了的。希望我们今天的学习为未来高考作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知识储备。

  同时,学习这块知识也为我们带来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

  结语:谢谢!

 

 

附件一:

 

《泥石流的发生条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目的:在本小节的教学中,要把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教学的重点.

2、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课堂所需的实验器材,课前学生了解课堂实验的基本要求。

二、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

数量

备注

地形模型

6

演示地形地势

矿泉水瓶

6

演示暴雨和细雨

泥沙

若干

松散物质

小勺

6个

用于挖泥沙

脸盆

6个

用于装流出的泥沙石块

草皮

一小块

演示植被覆盖率高

三、实验方法

1、本节课用了实验演示法来探讨泥石流发生的自然条件。把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大组,即地形地势组、松散物质组、水源组,从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实验演示。共有3个实验。每组成员派代表同学5个,4个同学分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演示,一个同学进行实验总结。

地形地势组:演示相同的降水和相同的松散物质条件下,不同的坡度、不同的地形起伏,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

松散物质组:演示相同的降水和相同的地形地势条件下,不同的松散物质,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

水源组:演示相同的地形地势和相同的松散物质条件下,不同的降水(暴雨和细雨),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

2、人为原因会加剧泥石流的发生,也是通过一个实验即实验四来演示的。实验演示:演示相同的地形地势和相同的降水下,不同的地表性质条件(松散物质的地表和植被覆盖率高的地表),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泥石流的发生。

四、实验结果

1、实验一---------地形地势组

相同的降水和相同的松散物质条件下,                          ,容易发生泥石流

 

    2、实验二------------松散物质组

相同的降水和相同的地形地势条件下,                           是泥石流发生的物质条件

 

    3、实验三-----------水源组

相同的地形地势和相同的松散物质条件下,                       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4、实验四-----------人类活动

在以上自然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人类活动                     加剧了泥石流的发生。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泥石流的形成与危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世界最环保城市模型亮相阿联酋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海南岛的海岸带生产力布局

地转偏向力

中东的海水淡化工业

欧洲的主要旅游景点

浦东的教育、卫生、社区服务

个案研究—日本学校一节使用GIS的活动课

最新地理方法与设计
热门地理方法与设计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方法与设计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