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高中地理必修五《工业生产活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五《工业生产活动》教学设计
地理网 来源|2016-12-06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上一节好课,备课是关键,备课少不了好的教案。地理网特为老师们分享优秀教案,不妨一起来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工业的投入和产出要素。

2.了解工业的发展概况及不同阶段的特点。掌握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标志及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联系身边实际生活,进行一次工业生产活动的调查,简要绘出其生产联系图并作说明。

2.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分析判断我国工业发展的新趋向、新变化。

德育目标

1.从工业的发展史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并领会人类应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2.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实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渗透素质教育。

●教学重点

1.工业生产投入的主要因素。

2.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

1.工业的发展历程。

2.市场经济的完善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联系实际工业生产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工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及发展变化,把自己置身于工业生产活动的环境中,了解工业生产情况。

2.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归纳、总结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要素及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把工业的生产过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阶段。

●教具准备

当地工业企业的相关生产资料,新闻报刊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课件,采用投影仪灵活投影一些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前半部分内容——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农业生产活动,从中我们了解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人类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离不开农业这个最基本的生产部门。作为人类生产活动之一的农业生产,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与地理环境发生关系,如农业与土地、气候、水、地形、劳动力、政策、市场等因素有关,这样也就导致了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同,这也就是我们前几节所学的“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相对应的工业生产,同样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基础部门,在现代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从本节课开始,来逐步学习本单元的后半部分内容——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工业生产活动。

[新课教学]

5.5 工业生产活动(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及5.20、5.21两幅图,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工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生产部门?

(2)图5.20与图5.21的区别在哪里?

(3)工业生产过程与农业生产过程相比较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

(教师分析、归纳、讲解)

引言:

1.工业的概念(板书)

工业是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农产品及矿产品进行加工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和农业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大物质生产部门。一般地说,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工业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呢?

2.工业的生产过程(板书)

从图5.20和图5.21可以看出,一种原料能够制成多种产品,而一种产品又需要有多种原料才能制成。

工业生产同农业生产的过程不同。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像农业那样强,它一般不受季节和地带约束,所以,工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生产也比较稳定,可靠。简单地说,工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电能、燃料)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如钢铁、化肥、汽车的生产等。如果你是一家企业(工厂)的经营、决策者,那么要生产出合格产品来,需要投入哪些因素呢?

请同学们读图5.22。

一、工业的投入—产出(板书)

请同学们对比农业的投入—产出情况,分析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以天脊集团公司(原山西化肥厂)为例详细说明。

回顾农业生产活动,其投入的要素主要有自然要素(光热、水土和地形)和社会经济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科学技术等),同样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对这些要素的投入也不可少,只是投入要素的重点对象与农业的差别较大。下面我们以天脊集团这一企业为例,了解其投入要素:

1.投入要素(板书)

土地:要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供建厂定址,就地形而言,一般的工业企业要选在较平坦处,既方便工业生产的安排,又方便人们的生活及交通。天脊集团公司就选址在潞城东部的平川地带。占地350公顷。

劳动力:工业的生产活动,自然离不开工人,即劳动力,其中包括科技人员。天脊集团拥有职工人数8000人左右。(8000人)

水源:一般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源供应,这就要求有比较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作保证。天脊集团就靠潞城的华北第二大泉水——辛安泉水来满足工业生产与工人生活的需要。

资金:这是工业企业建厂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且要有一定流动资金以维持工业的正常运行,包括购买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天脊集团1983年建厂时,国家投资十几亿元人民币,于1987年建成投产,它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以煤为原料的大型现代化工厂,是亚洲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

能源:能源是工业的动力,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天脊集团的能源得益于附近的漳泽电厂的供给,此外,天脊集团内部还建有发电机组,以满足能源的供应。

原料:工业生产就是将原料加工、改造而制成新的产品的过程,没有原料,就成了无米之炊。天脊集团就是利用我省的煤炭资源而进行工业生产的。

零部件:作为工业机械的零部件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关键性的零部件,否则很容易引起工业的停产。天脊集团的主要设备是从德国引进的比较先进的设备,技术性能较高。

此外,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投入的要素还有技术、管理制度、政府政策等多种要素。

总之,与农业相比,工业除场地(土地)和水源外,对自然因素一般不要求更多的投入,这使得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并且除极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如甘蔗或甜菜制糖工业)外,绝大部分的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进行连续生产。现代工业生产手段日新月异,生产工艺不断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为此,工业企业要求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科技的投入,一方面研制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等,另一方面加强对工人的业务培训。

2.工业产出(板书)

工业产出指经工业过程所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如食品、服装、电视机、电冰箱等,另一部分是用来满足生产的需要,如钢铁、机械、化肥、农药等。上面所举天脊集团的产品就是用来满足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合成氨、高效氮磷复合肥等)。

不同的工业,其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的差别。工业如果加大某一种因素的投入量,则会相对降低其他因素的投入量。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工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以及工业生产的性质不同,对工业生产投入的主要因素也不同。

补充材料:

工业的分类(按投入要素比划分)(板书)

根据各投入要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差别,可将工业进行如下的分类:资源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等。

具体判断某种工业属于哪一种发展类型,我们应看其最主要的投入要素,或者看其生产、分布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例如:在工业投入的各要素中,原料占最重要的地位,我们说这种工业是资源密集型工业。这类工业有:采掘工业(包括煤炭生产、开采石油、采伐林木等)、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工业等。

投入劳动力较多的属劳动密集型工业,如:纺织工业、服装业、收音机和电视机等的装配业等,其主要分布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投入资金较多的属资金密集型工业,如:钢铁工业、化工工业等。这类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对原材料的依赖仍很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不断提高。使这类工业的布局已变得灵活多了。所以,我们把这类工业归入资金密集型工业。通常它与资源密集型工业在一起,往往形成大规模的工业区。

投入科学技术因素较多的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如电子工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生物工程工业等。这类工业要求有高技术水平,因而多分布在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

对于以上四种工业类型的划分,严格来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界限,就多数工业部门而言,很难确定它们属于何种发展类型。例如纺织工业既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也有资源密集型的特点;钢铁工业既属于资金密集型,也兼有资源密集型的特点;瑞士的钟表工业,既有劳动密集型特点,也有技术密集型特点等。因此,对于一个工业部门来说,我们应掌握其主要的投入因素。此外,我们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资源、劳动力、经济、技术条件等,确定优先发展的工业类型。一般地,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多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可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科技发达地区可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根据以上内容,为方便同学们的学习与对比,我们可展示下面的表格。

投影展示:

比重大的投入因素

工业类型

分布

举例

原料

资源密集型工业

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并受资源分布的影响

采掘业、农产品加工

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工业

经济水平较低、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纺织、普通服装、电视机装配等

资金

资金密集型工业

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技术

技术密集型工业

科技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

电子工业、核工业

课堂练习:

下图为某城市及郊区地区图,A、B、C、D、E、F、G、H、I为供选择的位置,拟布局石油加工厂、服装厂、炼铜厂、水果罐头厂、乳制品厂、电视机制造厂,请做出正确选择。

高中地理必修五《工业生产活动》教学设计1

(1)石油加工厂应在________地;(2)服装厂应在________地;

(3)炼铜厂应在________地;

(4)水果罐头厂应在________地;

(5)乳制品厂应在________地; (6)电视机制造厂应在________地。

解析:利用前面所学知识,首先知道每一工业部门的投入要素,然后确定其合理位置,同时,在布局工厂时还要考虑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结合高一地理上册所学气候资源与工业布局的内容,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力争准确无误。

答案:(1)H (2)C (3)F (4)A (5)G (6)D

承转:我们学习了工业生产的概念、特点及投入与产出的要素,了解了工业生产的一些特点,那么,不同的工业生产它的发展过程如何呢?其分布状况是否和上述所提到的内容完全一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工业的发展。

二、工业的发展(板书)

请同学们详细阅读课文内容,根据投影问题的提示,重点了解相关内容,并对工业发展的三次技术革命列表对比,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

投影显示:

有关工业的发展,分析、思考以下内容:

1.工业分布的集中与分散;

2.工业部门的增多;

3.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4.工业生产对于原料、劳动力投入的变化;

5.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

学习阅读完课文后,对以上问题可进行讨论、提问,共同分析,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1.工业的分布(板书)

近代工业自从18世纪中期在英国起源以来,已经扩散到了世界各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是人类生产的一场变革,对社会带来了空前无比的变化。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巨大革新,机器代替了大量的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工业产品的产量,改变了生产面貌,而且给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甚至思想意识也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如今,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了工业化社会,有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也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推进自己的工业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工业分布一直存在着从少数地区扩散到多数地区,从少数国家扩散到多数国家直至全球的发展趋势。从现状看,世界工业仍然集中分布在少数国家的少数地区,如欧洲、北美、日本等少数国家在新技术革命以后,世界工业分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世界工业分布的突出特点仍然是集中。

2.工业的发展阶段(板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开采、利用的广度和加工的深度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和对原材料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工业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下面请同学们列表,对比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以至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表格见下)

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三次技术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始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电气化

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工业部门

棉纺织、钢铁等

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与飞机制造

微电子工业、激光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核工业等



3.工业生产对于原料、劳动力投入的要求(板书)

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原料和劳动力对工业的投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生产所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矿产的品位要求越来越低,综合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对原料的利用率及加工深度不断提高。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纺织工业单纯依靠棉、毛、麻、丝等纯天然纤维,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工合成纤维的比重持续上升,现在约占50%,过去纺织工业以纺纱、织布为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纤维生产、印染、针织以及成衣等都得到迅速发展。还有钢铁工业每冶炼1吨钢所需的煤、铁矿石量一直在不断降低。(见下表)

 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   (单位:吨)

年份

1800

1900

1985

4

2

0.75

铁矿石

2

1.8

1.3



此外,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工业企业中所用原料的变化也较为普遍。例如:在木制家具加工厂,原先制作家具的各个部分,都采用的是上等的木材,而现在家具的某些部分,可采用“压缩板”代替,即把一些下脚料、剩余废料以及锯末之类加上乳胶等,经高压机器压缩而成。大大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像我们使用的课桌桌面、一般家用木制茶几、餐桌等,都是如此。还有我们家庭用的门、窗制造厂家,我们以前所用门窗也就是钢铁或木制的,而现在他们采用新的原料制作了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等,即节约了钢材,又拓宽了原料的种类与范围,使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在不断减弱,工业生产的选择越来越多,工业产品也越来越丰富。

此外,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少,但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逐渐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的生产不是以人多为事,单有人的数量并不见得能制造出高精尖的设备,并不见得会使用这些设备,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文化素质,增加科技投入。例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扩建的鞍钢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宝山钢铁企业(上海),规模与鞍钢差不多,起初需职工3万人,现在职工不足2万人。目前世界上已出现了无人化工厂,工厂机器的控制、操作、管理需要技术水平更高的人员。在我国,由于科技的发展,一些大型企业也纷纷建成了各自的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4.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板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作了新的调整,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把以前以计划经济为主的重点,及时调整为目前的以市场经济为主的重点,尤其是我国目前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业生产也得由原来的“计划生产”(以前工业所进行的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转变为“市场生产”,即由于受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工业生产逐渐向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发展。工厂要根据不同顾客在定单中要求的标准和数量来生产产品,而不是按一种标准生产大批量的产品卖给所有的顾客。

总之,随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简单地了解了一些工业的概况知识,要求掌握工业的投入—产出的主要因素,正确按照工业投入的比值大小,把不同的工业生产进行分类,并多举事例,加以理解和深化,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因素对工业的发展,是本节内容的又一重点,要求掌握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不同时期阶段的各个特点。现代工业的生产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我们应市场的需求来促进工业的生产。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包括( )

A.科技 B.资金

C.厂房设备 D.管理

答案:C

2.与美国钢铁工业布局为同一类型的是( )

A.鲁尔区钢铁工业 B.日本福山

C.意大利塔兰托 D.上海宝钢

答案:A

3.第一次技术革命形成的钢铁工业中心是( )

A.鲁尔区 B.伯明翰

C.鞍山 D.克里沃罗格

答案:B

4.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而发展中国家依然在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①传统工业萎缩 ②发达国家技术退化 ③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④发展中国家都进入工业化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5.按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钢铁工业属于( )

A.资金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

答案:A

二、填表题

1.将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的影响填入下表:

比较项目

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三次技术革命

出现时间

主要标志

工业部门

答案:(见上表)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五《工业生产活动》教学设计2

(1)从总体趋势看,香港工业中比重呈上升趋势的是________________,呈下降趋势的是________。

(2)图中所示反映了香港工业结构产生明显变化,变化的趋势是工业由______密集型向_____密集型转变。

(3)香港工业占其GDP(区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下降到1994年的9.20%,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填写下列正确选项代号)。

①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猛增

②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

③政府限制工业原料的出口

④工业生产持续衰退

答案:(1)电子电器 纺织和服装制造(2)劳动 知识(3)① ②

●板书设计

5.5 工业生产活动

引言:

1.工业的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运用动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的过程

2.工业的生产过程

一、工业的投入—产出

1.投入要素:

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技术、交通等等

2.工业产出:

(1)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食品、服装等

(2)满足生产需要:机械、化肥、农药等

二、工业的发展

1.工业的分布——集中与分散

2.工业发展的阶段

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三次技术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始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电气化

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出现的

工业部门

棉纺织、钢铁等

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与飞机制造

微电子工业、激光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等高科技工业

3.工业生产对原料、劳动力的要求

①对原材料的依赖性在不断减弱

②对劳动力的知识和技术的要求在逐渐增强

4.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更多地理优秀教案分享,请继续关注地理网【地理教学】栏目!

【高中地理必修五《工业生产活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关于高二地理教学体系安排的思考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

地理科学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GIS 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解读

高中地理联系实践进行教学探究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

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