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

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
地理网 来源|2017-03-15 发表|教学分类:说课稿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长江沿江地带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这是为学校教学设计比赛准备的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学生能够说明其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本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单的评价;初步培养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运用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及相关文字资料,描述本区内人口、城市和工业部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地区差异,进而了解长江沿江地带中心城市在区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培养学生因果推理的能力。

5.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江水污染、酸雨等生态问题的危害与治理保护,培养推理和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逐步树立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经济条件在我国相对好一些,富裕人口更多一些,为什么?

问题②我们经常在献爱心时候,听到这样的论调,“我就不捐,我有钱是靠我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他们穷,活该,为什么不勤劳一点?”对于这样的认识,你怎么看?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问题①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往往对于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问题②拥有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通过自己的勤劳富裕起来,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值得肯定,反正不偷不抢,不坑蒙拐骗,钱来得光明正大。但自己富裕了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只有社会和谐才会长久富裕。另外,要有感恩心理,感恩社会和谐,感恩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新课讲授】

承转:好的自然条件往往造就出好的社会经济条件,我们就来体会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的优越。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和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沿江位置:

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总结出①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②如何概括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地理位置特点;③为什么说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教师小结: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距长江100~200千米范围内。地跨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长江上游云贵川渝三省一市。长江沿江地带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通过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条件在我国处于相对发达的地位。

2、自然条件: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湖:

④自然资源:

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上海等三城市气温与降水量统计图表,思考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特点;②长江上、中、下游的地形差异对其各段水文特征有何影响;③针对长江流域各河段自然条件的差异,如何开发利用其水资源。

教师小结:

长江沿江地带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占到60%,远远高于我国平原占12%的比例。长江沿江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和热量充沛,从上海、武汉、重庆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可以看出,特别是在夏季,雨热同期。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长江沿江地带也是我国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煤、铁、天然气等矿产丰富,水能资源丰富,该地带水电站、火电站众多。上海一带能源矿产相对贫乏,为弥补这一不足,我国在这里建设了秦山一期、二期核电站工程。

承转: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有利的自然条件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和形成经济发展特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长江沿江地带1

教师画出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

画出长江干流略图;标出长江主要支流;标注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画出“五纵”铁路线;标注出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带的位置。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体会纽带作用。①读图说明为什么长江沿江地带具有纽带作用;②沿海地带与西部地区各自的经济发展优势是什么;③从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入手,具体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④纽带作用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体会辐射作用。①长江沿江地带社会经济发展情况;②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哪些方向辐射。③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教师总结长江沿江纽带和辐射作用,并介绍在世界上类似的沿河产业带。并且向学生介绍关于怎样增强长江沿江产业带的整体实力,发展交通运输的争论。

承转:“沿河一条线,带动一大片”,沿江地带的发展使这一地区成为我国城市最密集的沿江城市带。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0页的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学习活动。

①思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的干支流有何内在联系;②在图中圈出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地区;③举例说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作为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④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的密度差异;⑤阅读教材活动中上海辐射作用的相关内容,体会上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承转:沿江城市地带是我国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通过地图,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活动内容:

①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说明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②举办小型分组竞赛,让学生以汽车品牌为例,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汽车工业走廊的主要产品与生产基地。③通过读图,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钢铁工业走廊所在城市。

教师小结:工业生产需要原料、动力、劳动力、交通、市场等条件,各工业基地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且各工业基地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当然,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各地区间相互协作,取长补短也是十分必要的。

承转:工业发展等人类活动既生产出产品,也排放出工业“三废”,同时,人类活动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出现这些问题并不可怕,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引导学生探讨两方面的问题:

1、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

①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直接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③长江水土流失与洪涝灾害的原因。

2、污染和酸雨:

①长江干流地区水污染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②长江沿江地带及其附近地区三大酸雨区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③引导学生读图,认识酸雨及相关知识。

通过活动,再一次让学生认识对于这些环境问题的人类应该采取的对策。

教师小结:长江沿江地带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想办法加以解决。有问题不可怕,这些问题多数的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解决。

【教师总结】

这一节教材我们通过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自然条件,促使经济的迅速发展,孕育出密集的城市群,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发展中树立了资源观念、环境观念、人地协调观念,才能让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相关文章:

不要听信地震谣传

绿洲

日本的发家史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亚马孙河

WTO与我的生活

商品粮(豆)基地

我国的四端

望天树

个案研究—日本学校一节使用GIS的活动课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