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八年级-中国降水

八年级-中国降水
地理网 来源|2017-03-14 发表|教学分类:说课稿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中国降水

①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②干湿地区。

先看我们成都的年降水量,大约为1000毫米。降水量是用什么方法测出来的呢?我们可以用简易的雨量筒来测量,这个雨量筒就像圆柱形的量杯,口有多大底就有多大。当天上下雨的时候,我们把它摆在雨中,降水的深度就是降雨量,所以,降水量又叫做降水深度。我们成都的年降水深度,即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可能大家觉得一年累加起来才1000毫米,是不是降水量太少了。不少,可能大家在家里接屋檐水的时候,一会儿就把桶接满了,那是因为你接的水是一个很大面积的水汇集到一个很小的面积上面,肯定水的深度就很深了。我们用雨量筒去测降水量,24小时能接到50毫米就已经是暴雨了。

看我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从颜色上判断,东南沿海这边降水量较大,一般年降水量超过了1600毫米,最多的地方在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6557.8毫米,降水深度相当于两三层楼房那么高了。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年降水量为800毫米左右,该线以南的南方地区,降水在800毫米以上,该线往北、往西,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越往西北走,降水越少,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一般为50毫米以下。我国年降水量的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5.9毫米。

所以,我国的降水量分布规律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当然,并不是说越往西北,降水量越少。翻过天山山脉,降水量反而逐渐增多,这是因为天山北坡能够得到一些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降水量比位居亚欧大陆中心、四周被高山高原环抱的塔里木盆地要多一些。所以西北内陆是降水量最少的。

为什么会出现年降水量的这种分布规律呢?这是因为决定我国降水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距海远近,二是夏季风。要形成降水首先要有水汽,而空气中的水汽大约90%来自海洋水蒸发,只有大约10%来自于陆地水蒸发。所以,沿海地区水汽更加充足,降水量也自然更多。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所以从距海远近这个角度上讲,东部的降水应该多于西部。另一方面,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两支,一支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另一支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这两支来自低纬度的偏南风是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所以从夏季风这个角度讲南部的降水应该多于北部。这两个因素共同起作用,就形成了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托克逊成为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我们容易理解,这是个不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西北内陆地区,加之地势低洼,蒸发量大,夏季气温又是全国最高的,使之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火烧寮之所以成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因为它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这里面向大海,是来自太平洋夏季风的迎风坡,同时,来自亚欧大陆冬季风经东海到达这里也成了迎风坡,其它季节含有丰富水汽的海风也为这里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总体上说,在台湾东北部的这些地区年降水量都超过了2000毫米,如台北年降水量为2047米,且冬天降水也较多,有首歌叫《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说的就是冬季到台北可以看雨,说不定还会遇到漂亮的MM。

降水量的多少与当地的房屋建筑关系密切,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夏季高温,雨量充沛。在一些城市的街道两旁,多有宽敞的行人廊(俗称“骑楼”),使行人免受烈日的直接照射和遮挡雨水。我国东南丘陵地区,降水也较多。那里群山苍翠,流水潺潺。山村里房屋的屋顶又高又陡,便于雨水能迅速的降落到地面,以免房屋漏水,墙基多用卵石或砖块砌成,使水溅到上面也不会对墙脚造成什么影响。这些都是为适应多雨的气候考虑的。黄土高原地区,有的房屋利用黄土的直立性特点,在上面修窑洞,既节省建筑材料,又冬暖夏凉,但要注意窑洞上的排水。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中的房屋是用土坯砌成的,屋顶用粘土抹得平平实实,反映了那里降水稀少的气候特点。

根据各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情况,并注意参考降水量,把我国分为四个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湿润地区,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东北东部等地。这些地区降水量大,能够长又高又大又壮的乔木,天然植被为森林。这就好比,个子又高又大又胖的小伙子肯定生在富裕的家庭。那么湿润地区降水量多于蒸发量,这多余的水分哪里去了?或下渗到地下形成地形径流,或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这些径流最终流到了海洋。

半湿润地区,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等地,天然植被为森林草原。在我国的半湿润地区,农业生产和城市缺水严重。

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天然植被就只能长又矮又小的草了。

干旱地区,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天然植被主要为荒漠。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小了那么多,怎么办?这就好比极端贫困的家庭,按照正常的开支,一个月需要支出1000元,但收入只有300元,怎么办?只有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看着别人吃好的、穿好的,自己就只能克服一下,谁叫你收入那么少呢?只有省着花,一分钱当成两分钱用。

干湿地区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在生产上,湿润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而干旱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在生活上,湿润地区的人们皮肤滋润,水色也很好,可少用护肤品,而干旱地区的人们皮肤容易干燥、起皮,就需要多用护肤品。当然,干旱地区的人们也不是人人都能用护肤品。普通群众许多没有用护肤品的条件,就只有因陋就简,让皮肤长期暴露在干燥的空气里。你想葡萄都能够晾成葡萄干,暴露在干旱空气中的人们虽不至于成“干尸”,但皮肤为了适应环境,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厚,越来越结实,越来越抗蒸发,这自然比不上湿润地区人们的皮肤那么滋润了。但干燥地区的人们也有一些好处,比如,从来不会考虑说要把家里的衣物、棉被拿出来晾晒一下,就是洗衣服后,这水淋淋的衣服,第二天一早保证很干很干。而湿润地区的人们就必须在冬天阳光好的时候晒衣物、晒棉被,冬天洗衣服不容易干,干了好像也是润的。干旱地区的人们吃饼干,没吃完,随便放着,什么时候吃都是脆的,湿润地区的人们吃饼干,没吃完,很容易就受潮了。这里还要特别说一下位于四川盆地的人们喜欢吃麻辣食品,这是因为这里湿润,光照又少,且容易得风湿病。所以,人们用麻辣的食物来驱寒、排汗、防风湿等。四川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热了汗流浃背,不像干旱地区,再热没有流汗的感觉。所以俗话说: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四川人吃菜要是没有辣味,立即就觉得没有了味口。

作为我们湿润地区的四川盆地,人们总觉得自己这个地方气候很好,但外地人未必这样看。新疆人说:四川的气候好,就是太阳光照太少了。东北人说:四川夏季那么长的高温天气,让我怎么也受不了。山东人说:我们山东天高云淡、人们心胸开阔,四川人却心胸狭窄,当然也不能怪他们,你看他们的天才多高哟。我这个四川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八年级-中国降水】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人教版

中国城市化水平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试卷及答案

在新课改理论下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作业答案(参考)

2014年强化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之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

公路主骨架

降水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