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说课稿-浅谈香港和澳门

说课稿-浅谈香港和澳门
地理网 来源|2017-03-15 发表|教学分类:说课稿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香港和澳门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曾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解放不一下把香港拿过来,几下就打下来了。

国际上的事情,许多不是那么容易的,伊拉克就是几下就把科威特打下来,导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连伊拉克政府都被推翻了,总统撒达姆躲到了山洞里,被逮出来的时候像叫花子一样,最后被处以绞刑。

建国初期那几年,台湾海峡局势紧张,国民党背后有美国支持它,后来连老大哥苏联都和我们翻脸了,两个超级大国都不站在我们一边,维持香港现状,避免公开冲突,有利于安定人心,保持与英国的对话关系,开辟一条与西方国家联系的国际通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中美、中苏、中日等关系趋于正常,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基本成熟。

从1979年起,英国不断派员前来中国,想摸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的底牌。港督麦里浩在这一年访华时,采取“侧面进攻”的方式,从商业事务的角度出发,要求中国领导人同意港英政府批出超越1997年6月的“新界”土地契约,中国政府拒绝了英方的建议。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因马尔维纳斯群岛发生战争。马尔维纳斯群岛从地缘关系来看,应该属于阿根廷领土,中国旗帜鲜明地支持阿根廷,要求他们为正义而战。可惜阿根廷不争气,打输了,让我们中国感到十分失望。这一仗不仅打出了英国的威风,使世界对英国刮目相看,也大大提高了撒切尔夫人在国内的威望和国际上的影响。带着胜利者的微笑,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踏上了中国的国土,身材高大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站到了“矮个子”邓小平面前,中英两国围绕香港前途的谈判正式开始了。

撒切尔夫人同邓小平会晤时,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提议如果中国同意,1997年后由英国继续管制香港,她愿意“考虑向议会提议以令中国满意的方式处理整个主权问题。”

邓小平坦率地指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1997年中国要收回香港,这是谈判的前提。从1842年英国占领香港至今,已经整整14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33年,到1997年就是48年。我们不是满清政府,不是李鸿章,如果到时还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待。

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举行的这场会谈,比预定的一个半小时多出了50分钟。撒切尔夫人走出来时,脸色凝重。忽然,她一脚踩空,跪倒在地上。幸好走在她身旁的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港督尤德等急忙上前把她扶起,但这件事立刻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强硬的撒切尔夫人碰上了对手。

但是,撒切尔夫人随后在香港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却继续坚持她的“三个条约有效论”,这遭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和理工学院两校学生的抗议。

1984年5月,中国政府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和1997年恢复行使主权后对香港将采取的一系列特殊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获得会议的批准。

1984年12月19日下午,是世人最为关注的一个时刻,中国总理和英国首相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邓小平出席了签署仪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协议,它正式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二、人多地狭:

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这向南流的就是珠江,珠江口东岸的就是东方之珠香港,珠江口西岸的也是一颗明珠,它也是离开母亲时间已经太久了的澳门。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香港1098平方千米居住了666.5万人,人口密度6070人/平方千米,澳门25.4平方千米,居住了43.8万人,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么高的人口密度。在世界的国家中,只有一个国家人口密度超过1万/平方千米,那就是欧洲地中海北岸小国摩纳哥,以博彩业为主,有点像澳门。世界上人口密度排第二的是新加坡,人口密度接近5000人/平方千米,是东南亚的工业、贸易、交通中心和旅游中心,这一点有点像香港。香港和新加坡同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模式有许多相似。我们把我国许多相应的人口密度提供出来,我国人口密度 135人/平方千米,四川省人口密度为190人/平方千米,成都市区的人口密度为890人/平方千米,北京市的人口密度700多人/平方千米,上海市的人口密度为2300多人/平方千米。

这么高的人口密度怎么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香港和澳门都是采用“上天下海”的办法,即“上天”为修建摩天大楼,“下海”为填海造地,当然这样会对海洋环境形成一定的影响,填海造地需要注意海洋环境的影响。

这么高密度的人口密度的人怎么活呀?可能有人会这样想,但实事是,不管香港,还是澳门他们都生活得很好,比我们大陆的许多地方不知好多少倍。这港澳的人是怎样发展经济的,是怎样生活得这样富足而优越的。

三、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港澳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地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港澳地区由于人多,主要是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澳门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

港澳发展的背后是强大祖国大陆,香港人吃的水,吃的蔬菜都需要从大陆进口,而香港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从大陆引进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利用大陆的能源和原料,甚至现在连厨房大部分都搬到了大陆去了,他们赚了大把大把的钱带回了香港,而大陆从中只得到了一些廉价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可以这样讲,他们吃了肉,我们只是喝了点汤。但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适当喝点汤是可以的,我们从中学了技术、学了管理,练好了内功。这就相当于想当老板,先学着当当伙计。

香港转口贸易发达,什么是转口贸易,就是从一个购进商品后,不在本地销售量,而直接卖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形式。这要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典型的投机倒把,从一地低价买入商品,再以高价卖出商品,自己从中基本上没有付出什么劳动,赚了中间的差价,这是犯罪,罪名为投机倒把罪。现在,观念不同了,这叫商业。香港就是从大陆购进商品,销往国外,或者从国外购进商品,销往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额增长很快,占香港转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很高,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2000年经香港转进口入大陆占整个香港进口的35%,转出口占到了61%。可以这样说,没有大陆,就没有香港的今天。当然,我们和香港之间有钱大家赚,实现“双赢”,这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你以后从商,与你亲戚朋友、父母兄弟、同学同事等做生意,只要大家都能赚钱,这就是“双赢”。你不要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地赚。如果他在你那里买东西买贵了,说明他比较傻,你不赚,别人会赚,与其让别人赚,不如你自己赚,对吧。当然,现在是要打击暴利的,注意掌握分寸。

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人员往来一直很频繁,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相信这样的情况会继续的持续下去。

【说课稿-浅谈香港和澳门】相关文章:

地理评课用语

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海和洋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特殊政策

天津简介

日本的火山和地震

孟加拉湾

高考

西电东送

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应掌握的几种方法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