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的自然环境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网 来源|2017-03-15 发表|教学分类:说课稿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和地势

1、我国的地形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西,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向南为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向东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甘肃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内陆高原盆地。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江南、闽浙、两广丘陵)等。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l.气温和温度带

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50℃。

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冬季盛行冬季风,北方邻近冬季风源地,气温下降幅度大。

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

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南北接受太阳光热差异。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2.降水和于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东部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两支,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

降水季节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海陆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风。位置,指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地形,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季风,指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

5.气候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气候的主要优点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季风气候区广大,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我国气候的主要缺点是:受季风强度的影响,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易产生水早灾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河流与湖泊

1.外流区和内流区

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不流入海洋,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外流河及水文特征: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

2.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十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

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就位于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工程,到2009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三峡大坝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5000吨提高到10000吨,使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3.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西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

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缓慢;青海省东部的甘肃段,峡谷多,水变浑,水量增大;青铜峡以东的宁蒙段,水流平稳,水量变少。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为中游,先后接纳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凌汛现象。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治黄之本,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

4.湖泊

我国湖泊众多,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的自然环境】相关文章:

四大地理区域的比较

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策略

浅议地理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中国部分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

南极自然环境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商业小区的构成

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

大陆与岛的划分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