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八年级-中国气候特征

八年级-中国气候特征
地理网 来源|2017-03-14 发表|教学分类:说课稿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中国气候特征:

①季风气候显著;

②气候复杂多样。(略)

在初一地理中,曾讲过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中国是东亚五国之一,中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显著。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与此有关的几个概念。什么是季风?季风是随着季节变化有规律改变风向的风。什么是风向?风向是风来的方向还是风去的风向?在不少同学心中还是不确定的。假如风是从东边吹来的,自然就是东风,从西边吹来,自然就是西风。所以,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不会乱流动,就好像水不会乱流动,它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空气也要向低处流,不过是从高压向低压流。这里又涉及到一个词——气压。气压对我们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来说,没有切身感受,我们就尽可能说得简单一点。我们知道,空气有重量,空气的这个重量对地表形成压力,这就形成了气压。严格地说,气压是单位面积上空气的重量。那么气压的大小取决于空气的轻重。那么,气温热空气更重还是冷空气更重呢?不少同学不知道。那我这样说,热空气中,空气膨胀,密度更小,对地表形成的压力就更小。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热气球,将空气烧热,空气就膨胀变轻了,热气球就飞上天了。所以,热空气更轻,热空气形成的气压就更小,反之,冷空气收缩,密度更大,对地表形成的压力就更大。简单地说,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现在,我们来看处在亚洲东部的我国,冬夏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夏季,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陆地和海洋都在升温,陆地和海洋谁升温快呢?我听到了两种意见,有的说陆地升温快,有的说海洋升温快。我打个比方,夏天我们在池塘边玩,池塘边的一堆沙代表陆地,池塘里的水代表海洋。你们印象中,夏天,都在升温的时候,沙升温快,还是水升温快?对了,意见比较统一,是沙升温快,水升温慢。当沙很热的时候,水还很凉,所以我们在炎热的时候都喜欢在水里去泡一泡来凉快凉快,而不会到地上打个滚来凉快。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夏天都在升温的时候,是陆地升温快,还是陆地升温快?对了,现在没有分歧了,是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成了高温,海洋相对来说是低温,陆地变成低压,海洋变成了高压,风就会从海洋吹向陆地。如果从太平洋吹来就是东南风,即东南季风,如果从印度洋吹来就是西南风,即西南季风。总体来讲,是从赤道附近的偏南方吹来。从赤道附近的低纬吹来,便温和,从海洋吹来,便湿润。这就是夏季风的特点,温和湿润。因为温和,所以给我国带来热量,因为湿润,所以给我国带来降水。

冬季的情况正好相反。我国冬季的陆地和海洋都在降温,陆地降温快,是低温,海洋降温慢,相对来说是高温。水是热容量最大的物质,也就是说,吸收或者放出相同的热量,它升温或降温的幅度都不大,而陆地则不同,吸收或者放出同样的热量,升温或降温的幅度都较大。由于陆地低温,对应高压,海洋高温,对应低压。风就从陆地吹向海洋,即从高纬的寒冷地区吹来,而且还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吹来。如果吹向太平洋,就是西北季风,如果吹向印度洋,就是东北季风。总体来讲,从高纬吹来,便寒冷,从内陆吹来,就干燥。这就是冬季风的特点,寒冷干燥。因为寒冷,所以给我国带来低温,因为干燥,所以冬季的我国降水偏少。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季风的形成,是因为陆地和海洋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造成的,我们称之为海陆热力差异不同造成的。而在亚洲东部,这个太平洋和亚欧大陆交接的地带是世界上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的地方,因为这个大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这个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所以亚洲东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方,中国便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现在我们再来说,什么是季风区。季风区只与夏季风有关,季风区是夏季影响明显的地区。我们从地图上看,这东边半壁江山,是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这西边半壁江山是不受夏季风影响,或者受夏季影响明显的地区。这之间的这条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条界线对于现在正在读高三,面临高考的同学们来说,也有许多同学记不住。前段时间有部电影叫《霍元甲》,有人从电影里想到了一个办法来记这条界线,编出了一句“大英雄霍元甲把岗”,就是霍元甲站岗的意思。这里边的“大英霍把岗”,就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山脉的第一个字的同音字。我们用这个“大阴贺巴冈”就比较容易记住这五条山脉。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因为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夏季风很难到达,基本不受夏季风影响,所以降水稀少。

夏季风和冬季风不仅仅只有在夏季和冬季才有,只是夏季风在夏季最强盛,冬季风在冬季最强盛。北上夏季风和南下冬季风相遇形成锋面,由于夏季风温度高,热空气更轻,冬季风温度低,冷空气更重。冷暖空气相遇的结果,热空气携带水汽抬升到冷空气之上,由于高度上升,温度自然降低,水汽就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在锋面附近形成一条范围较宽的雨带。这条雨带的降雨是我国主要的降雨类型。我们原来学过对流雨,比如热带雨林气候,还学过地形雨,比如迎风坡降水多。锋面雨是我们遇到的第三种雨,还有一种雨,也是我们经常从天气预报中听到的,叫台风雨。

现在,我们继续说锋面雨,锋面雨所到之处,雨季就来了。这个锋面雨,五月份登上我国大陆,彷徨在南岭以南,六月份推进到江淮一带,这时正是当地梅子成熟的时节,所以这雨又叫“梅雨”。七八月份,锋面雨推进到东北、华北地区,东北、华北进入雨季。而七八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雨带移出,是晴朗少云的时期,这种发生在伏天的干旱叫做“伏旱”。九月份,雨带南撤到长江以南,十月份,退出大陆,我国的雨季便结束了。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北方的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而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所以我国的雨季,从南到北逐渐缩短。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那么这个季风气候有哪些好处呢?首先,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明显,气温高,降水也多,这叫雨热同期。雨热同期使我国夏季东部广大地区农作物生长旺盛。另外,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当的地区,基本上都是沙漠,在南亚有印度沙漠,在西亚有阿拉伯沙漠,在北非有撒哈拉沙漠,在北美有希拉沙漠。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主要原因就是夏季风的功劳,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降水,使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印度的恒河平原物产丰富。

季风气候也有不少不足,这是事物的两面性。季风气候的不足,是冬季风强盛时,容易带来寒潮、沙尘暴等。夏季风来时,有干旱、洪水、台风等。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所拥有的五种气候有三种与季风气候有关,这就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八年级-中国气候特征】相关文章:

中国的机械工业

荒漠化的气候分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七年级地理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分析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试检测试题

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

天气图

大陆与岛的划分

地理八年级上学期气候基本特征知识点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