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地理网 来源|2016-12-12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保证地理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地理课程实施的效果和水平。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广泛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养成学生对于地理科学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心脏工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使命。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教育资源共享的今天,新课改给地理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农村中学教具简陋,信息闭塞,地理教师凭借“粉笔、黑板、教科书”,必须尽快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更好的应对素质教育。如何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地理新课程实施有效性的基本条件,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地理课程实施的效果和水平。过去,由于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和价值认识不够,导致大量有教育意义的地理课程资源闲置与浪费,其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发挥。随着人们对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倍受关注和重视。现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地理课程资源的教学要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

当今中小学教育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我们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我们传统的教学,尊崇并奉行一个信条,那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在落实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得紧密,教学就越会有效。比如中国气候的特点之二“季风气候显着”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首先向学生讲清纬度位置,季风环流,地形地势等因素如何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然后列举我县也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冬暖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但季节不均。冬季和全国东部地区一样受北方大陆气团的影响,吹寒冷干燥的偏北风,雨量仅占全年的7.5%,入春由于东南风北上,春雨早发,三、四月雨量占全年的16.7%,五月随着锋面的移入进入雨季、降水增多,五、六月雨量占全年的30%,七八月锋面北移,县境内受到高气压控制出现连晴高温的伏旱天气,时有暴雨洪涝出现,降雨量占全年的21%,九、十月夏季风南撤,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带来持久的秋雨,雨量占全年的18.5%。由此可见,我县和我国东部地区一样深受季风进退、锋面移动的影响行成了上述气候特征。通过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又亲身经历了当地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感受深刻,即使学生理解了家乡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又对课程标准中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原因也加深了认识理解,同时还较好的阐明了我国雨带移动情况,再结合教材适当补充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这对完成气候方面的课程标准要求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增强教学的活力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旨在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开发地理课程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地理课程目标,为地理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素材、案例、条件和手段,更好地贯彻地理教育思想: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科深度。作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更应尽可能地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地理教学的资源,借助各种条件,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活力。①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等,也可指导学生制作地理模型。例如,在学习“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指导学生用农村有的橙子、橘子等制作小地球仪,既弥补了课堂教具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②教师可以结合热点新闻与教学内容整合提出探究性地理问题。例如,新闻报道了“新西兰遭遇暴风雪袭击”,我们却穿着T恤在上课,同样是6月,天气为什么截然相反?2004年底印尼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造成惨重损失,近来印尼地震、火山喷发不断发生,请结合所学过知识解释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并向印尼人民提出防震减灾的措施或建议。③运用乡土地理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如:在讲工农业生产布局及其影响因素的这部分内容时,可通过对我县位置、资源、交通、消费能力、经济技术等情况,例举讨论,提出在我县应发展布局一些什么工业?如建玻璃厂、家电厂、啤酒厂是否合理?由于学生对家乡的实际情况熟悉,思维积极,兴趣浓厚。④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服务教学。

三、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对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和教材以外的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它们是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如,新的地理教材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还担负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的教学材料,教师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教材的内涵,深刻领悟编者的意图,更好地用“教材教”。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每个学校的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教师可以利用旗帜的飘扬方向教学生认识风向;可以利用旗杆在一年中正午的影子长短来深刻领悟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变化规律;……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个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如:外星人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收集资料出黑板报或手抄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及收集资料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创造地理学习的环境,还可以让学生收集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如收集矿物岩石的标本,制作经纬网仪,编制地理课件。教师应注重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及时增添必要的地理教学图书、设备、模型、标本、多媒体教学软件等,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跟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而不能相脱节。要特别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书本知识学习中的作用,要重视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框架结构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的个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工业发展进程

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人文地理的教学中怎样利用好分组教学

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的思考

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和应用举例

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创新尝试

最新地理
热门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